精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推動房地產市場筑底回暖
——專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邵衛根
■得益于政策“暖風”,河源房地產市場正加速筑底回暖。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我市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未來的發展態勢是否明朗?市住建部門將如何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在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關于“推動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部署,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邵衛根進行了專訪。
記者:過去一年,全國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和壓力,河源也不斷優化完善稅收、信貸等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去年我市出臺了哪些穩樓市舉措,對市場影響如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邵衛根:過去一年,我市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工作主基調,始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進一步加強預售資金監管,積極申報和用好保交樓相關資金,妥善化解處置“問題樓盤”,持續推進“交房即發證”,積極探索“分區驗收”新舉措,同時協調相關部門調整購房首付比、降低房貸利率等,有效促進了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企穩。截至去年9月,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06.2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92%。截至去年10月,銷售面積230.9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6.67%,降幅收窄1.25個百分點。其中市區去年9月同比下降32.16%,到10月同比下降29.83%,降幅收窄2.33個百分點。去年9月30日,我市下調購房首付比,商品房銷售面積在10月份迎來拐點,全年總體呈現“先降后穩”的走勢。
第二是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企穩。截至去年10月份,全市商品房銷售均價為5553元/平方米,截至11月份為5613元/平方米,截至12月份為5646元/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銷售均價降幅持續收窄,從10月份下降13.60%到12月份下降11.75%,降幅收窄1.85個百分點。全年商品房銷售價格持續修復。
第三是二手房價格持續穩中有升。2022全年二手房交易均價316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38%。其中二手住房交易均價3263元/平方米,同比增長0.21%;單12月份二手房交易均價3603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0.11%。其中二手住房交易均價3730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4.55%。
總體而言,盡管受宏觀經濟環境及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去年我市商品房銷售出現了一定幅度下降,但隨著中央、地方房地產利好政策的出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社會經濟運行逐步恢復正常,以及住建部門相關工作的有效落實,河源房地產市場發生了積極向好的變化,銷售降幅不斷收窄,住房價格水平趨穩,市場信心得到有效提振。
記者:2022年12月底,中央重申房地產是支柱產業,接下來河源房地產發展趨勢如何?當前河源房地產市場還面臨哪些深層次問題?住建部門又會采取哪些措施促進住房消費,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邵衛根:去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以貫之,明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不變,支持剛需和改善性住房的決心不變,堅持打擊投機炒房行為立場不變的情況下,中央降準降息、“三箭”齊發、保交樓等政策“暖風”頻吹,這些都是房地產行業筑底回暖的強烈信號。
現在的房地產行業,無論是政策方面還是市場方面基本都已觸底,隨著經濟的穩定邁步提升,房地產行業在今年也迎來了筑底回暖的基本條件,成交量和房價都會有新的轉折。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7天假期,市區部分房地產項目共銷售商品房233套,比去年同期銷售量翻了一倍有余。而在這233套商品房中,有168套是首套即剛需住房,65套為第二套即改善性住房,這些現象都說明我市剛性住房需求旺盛,改善性住房購房需求也比較強烈,市民的增量購買力在持續釋放。綜合以上情況,可以預見我市房地產業未來一年將面臨一個“恢復期”“爬坡期”并逐步趨穩,進入平穩健康的發展軌道。
我們對河源房地產市場充滿信心,主要來源于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來源于我們淳樸勤勞的河源人民,來源于得天獨厚的自然區位條件。同時,我們也充分認識到河源房地產市場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主要是修復市場信心和需求需要時間,房地產業發展新路徑需要探索,新建住房品質仍需提升,樓盤逾期交付風險仍需防范等等。2023年房地產行業即將進入發展新周期,是筑底回暖的一年,但預期的改善,以及銷售的回穩,還需加大需求端的支持力度,對此我們將著力從加強金融支持、發揮住房公積金作用、實施購房契稅補貼、推動“交樓即發證”工作等方面入手,加強部門聯動,因城施策、精準施策,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記者:廣東新春第一會聚焦“高質量發展”,房地產行業成為討論的焦點之一。開局關乎全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河源將如何推動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以此促進經濟穩步增長、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助推河源高質量發展?
邵衛根:高質量發展是省、市工作的主題,是貫穿始終的中心工作。接下來,住建部門將立足新情況、新起點,主動擔當作為,進一步強化“三個落實”,切實推動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落實“房住不炒”,提活力、穩價格、穩預期。牢牢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持續優化調控政策,增強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以更大力度精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嚴控投機炒房,合理引導各類需求有序釋放,深挖消費潛力、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注重房地產市場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住宅產業發展相協調,努力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價格基本穩定,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居住需求。
二是落實城市主體責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強化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的監管,做好“保交樓”工作,進一步加大“問題樓盤”防范化解處置力度,用足用好政策工具,推動項目建設交付,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同時一視同仁地支持優質國企、民企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支持房企轉型發展,嚴防引發金融風險。
三是落實政策保障,夯實行業發展基礎。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出臺的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降低購房首付比例、動態利率調整機制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充分借鑒其他地市先進經驗做法,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激勵措施,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落實落細落地,促進我市房地產業企穩回暖。
(本報記者 梁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