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河源旅游

河源露營悄然興起 掀起戶外游玩新熱潮

2022-06-13 09:51:02 來源:河源日報

463c5107352daeeb9e046f42aeba4778_0613004_001_01_s.jpg

■市民在市區一商場選購露營裝備

424c995363bd7f6a7b0200539d6b7447_0613004_001_02_s.jpg

■試營業階段的鄉村行露營公園—河源·桂山森林營地,成為缺乏戶外經驗的市民露營的最佳選擇。

每逢節假日或周末,在河源的鄉村田野、公園草地,一頂頂帳篷和天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帳篷和天幕之下,折疊桌擺滿了各式水果和飲料,一旁的烤爐,正在炙烤的肉串發出“滋滋”的誘人聲響。大人坐在椅上品茶聊天,孩子們在草坪上嬉戲打鬧,一幅歲月靜好、閑適悠然的景象……近兩年來,游客出游的半徑縮小,路程短、時間短、體驗感強的“戶外露營”成為潮流。

河源擁有較好的山水生態,市區東江灣公園、客家文化公園以及各縣區風景秀美的郊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露營;強大的市場需求也催生專業營地落地河源,不少民宿、景區也抓住了這一契機,相繼布局露營業務。

■統籌/劉永菲

■文/本報記者 劉永菲 謝少娜 馮曉銘 

■圖/馮曉銘

河源露營處于起步階段,逐漸成假日休閑新方式

在節假日或周末,記者發現,市區的東江灣公園、客家文化公園,河源國家高新區的白鷺島公園等地成了熱門的露營地。市民帶著帳篷、地墊到對外開放的公園“安營扎寨”,三五好友圍坐相談,小孩嬉戲打鬧,一派熱鬧景象。東源縣澗頭鎮礤娥村舉溪郊游點、東源縣順天鎮牛生塘村到角小組郊游點、連平縣田源鎮肖屋村魚梁等風景優美、有山有水的郊外,也成為市民鐘愛的露營地。記者在“小紅書”APP上搜索“河源露營”,顯示有900多篇筆記,各式攻略目不暇接。這些熱門公園、郊外,通過社交網絡的傳播迅速出圈,成為“網紅”露營地。

“河源露營的市場需求很大。”市戶外運動協會會長葉玉萍明顯感覺到,這兩年,露營已經突破小圈層,從專業化形式走向了大眾化的休閑旅游。五一假期前后,葉玉萍每天都能接到10多個咨詢河源哪里適合露營的電話。“大家對專業營地的需求也很迫切,但河源缺少專業的露營基地。”葉玉萍表示,河源露營目前處于起步階段,市民大多只能自發式地找一塊有草坪、溪流的地方去露營。

從2017年開始露營的儲開盛,算得上是“資深玩家”。但當時的露營屬于較高難度的專業領域,代表了艱苦和探險。他們一行人到林子里徒步、登山,帶的是輕量化帳篷,輕便鍋具,去稍遠的地方還需要帶濾水器和水袋,到了合適的地方直接安營扎寨。這是更接近大自然的露營狀態,但也蘊含了危險。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無法遠足旅行,儲開盛開始帶著小孩去環境更為舒適的郊外露營。他稱這也是“搬家式”的精致露營,而精致露營對場地和裝備都有更高的要求。為此,他備齊了一套上萬元的裝備。每次出門,多人帳篷、天幕、充氣床墊、家用枕頭被子、斑馬桌、蛋卷桌、月亮椅,各種炊具爐具、保溫箱、戶外電源和投影儀塞滿一車,像一個“移動的家”。“家里能搬出來的東西,只要車裝得下我都會帶上。”儲開盛說。

“這個季節很適合露營,基本每周末我們都會出去,小孩邀請了幼兒園的同學一起出來露營。有四五個家庭都很喜歡露營。”儲開盛更多的是自己開車,約上幾個家庭一起去有溪流、草坪的地方,支起帳篷過一天一夜,大人煮飯聊天,孩子們躺進大自然的懷抱,抓魚摸蝦、肆意奔跑。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大人、小孩都找到了自己的社交場。“入夜后點一把篝火,大家可以盡興聊天,也可以對著篝火發呆2個小時。”在儲開盛看來,精致露營就是在這樣舒適輕松的環境中感受自然、放松身心,專注體驗親子互動和社交。

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張翔,初次露營是和同事團建。今年4月,他和3名同事一起購買了1萬多元的裝備,到舉溪體驗過夜露營。在出發之前,他按照網上的攻略,準備了4頂帳篷、“電小二”戶外電源等裝備。“但到了現場就覺得準備不夠充分。”張翔告訴記者,他購買的“電小二”因功率太低,無法接入電磁爐煮飯,最后只好向附近的村民借了柴火煮飯;由于缺少地墊,睡得也不太舒服。雖然出現了小插曲,但這次露營對于張翔來說仍然是一次不錯的體驗。“我市戶外環境很好,大家可以從緊張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放松聊天、更好地溝通。”張翔說,回來后,他又添置了天幕、睡墊等裝備,為下一次露營做準備。

專業營地在河源萌芽 “拎包入住”式露營漸受歡迎

相比自帶全套裝備,塞滿一輛車的“搬家式”露營,“拎包入住”式露營更適合入門級玩家,也是大多數沒有裝備、缺乏戶外經驗的市民會選擇的露營方式。在露營之風的吹拂下,我市也開始誕生專業營地。

“這里的環境很舒適,不用自己買裝備、搭帳篷,是一次挺輕松的露營體驗。”近日,在桂山森林營地,市民周女士在帳篷前一邊燒烤一邊和記者分享她的首次露營體驗,“我朋友來過好多次,在她的推薦下,我也有了露營的想法,來了之后,小孩子很喜歡,算是來對了。”

還在試營業階段的鄉村行露營公園——河源·桂山森林營地(下稱桂山森林營地)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大塊的草坪被劃分為簡易帳篷區、輕奢區、咖啡區和綜合區,可以安放近200頂帳篷。這里配備了精致露營所需的天幕、帳篷、睡袋、炊具和食物,還有廁所、浴室等基礎設施,以及篝火晚會和露天KTV等娛樂項目。

天幕下,烤盤上正在炙烤的肉串發出“滋滋”的誘人聲響,朦朧昏黃的小燈串和草坪上正在播放的舒緩音樂,將氛圍烘托得恰到好處,讓山野里的營地生活呈現出了童話的質感。桂山森林營地負責人鐘志強介紹,只要周末和節假日天氣好,營地的生意還不錯。“疫情雖然阻礙了遠途旅行,但大家親近自然的旅游需求還是有的。”鐘志強說,營地最高峰的時候支起了170頂帳篷,接待340余人。

桂山森林營地建設于去年11月。“我們提供的主要是一種體驗感,提供住宿、餐飲、娛樂等全方位服務,可以滿足那些想要逃離城市生活,又沒有精力置辦裝備的人。”鐘志強表示,游客需要什么直接點單,不用自備任何露營裝備,不用自己搭帳篷,直接拎包入住,對于缺乏戶外經驗的市民非常友好,如果游客想自帶帳篷,這里也能出租營地。目前,來露營的市民大多是“拎包入住”式,僅兩成游客是自帶帳篷。

鐘志強表示,營地目前各方面還在完善中,團隊希望用專業化的營地服務來滿足大家想要舒適親近自然的需求。面對河源及粵港澳大灣區對露營的需求,鐘志強和團隊打造的東源縣澗頭鎮舉溪營地,也將于6月底開業運營。

露營成為景區、民宿“引流”新熱點

近兩年,我市不少景區、民宿也沖進了露營賽道,或在景區舉辦露營節,或在民宿戶外搭建帳篷,吸引更多想要體驗露營的游客。

今年“五一”假期,擁有大片草地的春沐源小鎮策劃了一場為期3天的“山谷露營節”,利用環境打造獨特的營地景觀,同時設置好音樂會,讓游客深度體驗精致露營的魅力。河源巴伐利亞莊園也通過舉辦星空露營帳篷節,為游客提供露營野餐、觀星看影等沉浸式的度假體驗。

愜意美好、閑適自然的露營美學,與“小而美”的民宿發展不謀而合。坐落于東源縣義合鎮的竹里館民宿,面朝東江,背枕將軍帽山,擁有寬闊的沙灘。憑借靈敏嗅覺,民宿負責人羅俊超在2019年就開始引入露營業務,在沙灘上設置帳篷,通過與市戶外運動協會合作,主要承接團體露營。節假日,竹里館民宿會增加露營宣傳,以增加民宿特色,吸引游客。“增加了露營項目后,從宣傳效果上來看是不錯的,游客可以體驗的項目更多元化。”羅俊超說,沙灘露營和燒烤給來住宿的游客以獨特的體驗,沙灘露營也成了民宿一項特色項目。

據悉,梨花屋舍、萬綠民宿·古哥田園、云上仙湖民宿、迴嚮民宿等,均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基礎配套,布局了露營業務。羅俊超告訴記者,目前河源民宿布局的露營,更多停留在場景設置以及客戶體驗增值上,由于場地空間和設備有限,真正商業化、專業化運營露營的民宿還是極少數。

我市民宿大多分布在風景優美的鄉村,擁有“山水田林湖”。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鄉村民宿有現成的場地可供露營,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民宿+露營”或許可以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

露營潮流引爆戶外經濟

戶外裝備商成交額同比增長近3倍

市民對露營展現出的空前熱情,直接帶動了露營裝備的大熱。在“五一”假期前兩天,迪卡儂河源店就迎來了大批量采購露營裝備的顧客。快開帳篷、地墊、蛋卷桌等熱門產品銷售一空。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旬—4月中旬,迪卡儂河源店戶外露營裝備的成交額同比增長287%。

20至40歲為消費主力

市民對露營裝備的需求在近兩年開始增長。之前,迪卡儂河源店露營區的展示只有一面貨架。今年開始,迪卡儂河源店在店內最顯眼的位置,設置了一個U型區,支起了三頂不同樣式的帳篷以及折疊桌椅作為展示。“以前大家對于露營沒有什么興趣,最多就買一個59.9元的野餐墊,而如今,大家開始購買帳篷和折疊家具,這是之前沒有的現象。”迪卡儂河源店店長趙翊婷告訴記者,這兩年,她明顯感覺到河源市場對露營裝備的需求逐漸增加,大家對露營裝備的要求也更高了。

“沒想到顧客購買裝備的熱情突然高漲。” 趙翊婷說,五一假期前,店里戶外露營裝備的銷售量開始激增,庫存已無法滿足顧客需求,很多顧客開始批量采購,大部分為家庭出游和團體出游。其中,20至40歲的顧客是主要購買力。

“遇到不少初次采購就花費六七千元的顧客,可能受疫情影響太久,大家不太關注價格,更在意產品的舒適度和體驗感。” 趙翊婷說,店里的一款200多元的折疊椅,因舒適度高成為露營愛好者的“新寵”。

近八成顧客

購買公園露營裝備

趙翊婷介紹,露營方式分為白天露營和過夜露營,裝備也分為兩大類,白天露營需要配備遮陽棚、地墊、折疊桌、一次性燒烤架,入門級的露營愛好者購買露營裝備花費在 800元左右;過夜露營對裝備的要求和個人的戶外運動知識儲備更高,需要配備過夜帳篷、防潮墊、睡袋、露營燈、便攜煤氣爐、鍋具等,價格在2000元、甚至萬元以上。趙翊婷表示,河源的露營還處于入門狀態,大家更多選擇在公園、郊區看風景,因此近八成顧客購買白天露營裝備。

購買一套實用、精致的露營裝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少人使用了一兩次后就閑置在家。葉玉萍表示,如今露營裝備更新換代快,為避免造成浪費和不必要的支出,建議市民理性消費,購買自己需要且實用的裝備。對于入門級的露營愛好者,葉玉萍建議可以先著手準備“五件套”,即帳篷、天幕、折疊桌、折疊椅和茶具等剛性商品,如果同行有3—5人,也可以一起“拼購”,每人購買不同的裝備以提高利用率。

戶外露營 安全需牢記

自然賜予寧靜,也會帶來風雨。去年國慶假期,3名深圳車主駕車到源城區埔前鎮羅塘村東江邊露營,第二天早上醒來,河水上漲淹沒車輛,所幸露營人員及時撤離到安全的地方。今年“五一”假期,40多名來河源萬綠湖露營的外地游客也經歷了相似的狀況,假期首日雨勢很大,雨水直接沒過了營地草坪,道路泥濘導致30輛車被困在泥潭中,所幸全部車輛被成功救出。

當前我市正值汛期,強降雨、臺風、強對流等極端天氣頻發,野外露營的風險增大。葉玉萍建議,露營前應查看當天和近幾日的天氣預報,并了解露營地的防疫及防火要求,首次露營最好結伴同行。草地、河灘是露營人的首選。葉玉萍提醒,雖然在河灘草坪上安營扎寨,臥聽流水潺潺十分浪漫,但這卻是非常危險的,突發山洪、水漲時,容易被水淹沒甚至沖走。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山崖下、凸起的高地上扎營都是不可取的,要盡量在堅硬、平坦的地面上搭帳篷,為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應在帳篷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帳篷的入口應設置在背風向,同時也能兼顧用火安全,睡前要檢查所有火苗是否熄滅了。

度過美好假期,還需要時刻牢記與文明同行。“露營地盡量避免用工具挖土鏟草,要徹底清理生活垃圾。”葉玉萍表示,目前,我市露營尚處于行業發展初期,設施配套尚未齊全,更需要每一位市民愛護大自然,做到無痕露營。

市文廣旅體局

有序引導 促進露營市場健康發展

在疫情和需求的雙重作用下,近年來,露營新玩法強勢“破圈”。然而,隨著露營的日漸火爆,生態環境、人身安全、場地安全保障等問題也隨之而來。有業內人士提出,目前露營行業門檻較低,入局者眾多,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露營行業的發展亟須規范。那么,在其他城市一路“狂奔”的露營,在河源又有著怎樣的發展空間?河源又將如何進行引導規范?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露營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旅游方式,且具備長期發展的條件和空間。”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李遠飛說,對于突然出現的“露營熱”,是消費習慣帶來的“一陣風”,還是會長期發展下去,他更傾向于后者。他說,首先,在歐美等國家,露營已經成為與家庭聚會、看電影、逛商場一樣的休閑活動,而在國內,這種新的旅游方式在近幾年也悄然興起,只是去年以來,在疫情的作用下,才感覺突然火爆起來。其次,露營不僅是一種旅行行為,也是一種社交行為,如今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傳統的跟團出游,更向往的是三五好友一起親近大自然、自由自在的出游,因此,露營是具有生命力的。而我市山好、水好、風景好,是適合發展露營的,每個縣區都有適合露營的地方,且數量不在少數。目前,河源已有“景區+露營”“民宿+露營”“企業+村集體”等露營發展模式。

李遠飛認為,目前,露營在我市處于萌芽階段,雖然具備發展條件和空間,但暫時還沒有相關配套措施和政策對露營行業的發展進行鼓勵、引導和規范管理。隨著露營的日漸火熱,亂丟垃圾破壞環境、生態保護不到位、營地交通擁堵等問題也時有發生。為此,如何進一步規范管理露營是文廣旅體部門及相關部門要共同研究的問題。接下來,市文廣旅體局將聯合有關部門,關注露營旅游方式的發展和變化,進一步加強與相關企業的交流探討,傾聽市場的聲音,針對我市的實際,參照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研究出一條適合我市露營發展的新路子,促進相關配套措施和政策的出臺,規范管理,不斷豐富露營的內涵和形式,提升露營產品的服務質量和體驗感,引導我市露營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