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自然的“云旅游”最動人
近日,針對“云旅游”存在的主要問題,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發布一項調查顯示,65.3%的受訪者希望“云旅游”避免過度使用美化濾鏡,保持真實自然,62.3%的受訪者認為應加強技術支持,豐富視覺體驗。有84.4%的受訪者“云旅游”后想在疫情后來一場實地旅行。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云旅游”成為可能,“云旅游”讓公眾足不出戶即可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
“云旅游”方興未艾,成為旅游市場極具活力的新鮮血液和新生力量,在為這股清流叫好的同時,一些潛隱其中的問題和短板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值得警惕的“虛假意味”日漸凸顯。
此次調查中,超六成受訪者希望“云旅游”避免過度美化渲染、保持真實自然,其中“過度美化”“不真實”確實已經成為影響“云旅游”體驗和公眾游賞感受的關鍵問題。
一些景區在推出“云旅游”時過度追求美化效果,通過各種濾鏡、美顏、視角設計等進行過度包裝;一些游覽項目在后期制作時用上了現代化手段,結果是“云旅游”產品和項目個個美輪美奐,但“匠氣”過濃,美化痕跡過于明顯。這種觀感不僅會損害風景名勝區和旅游項目的影響力和真實度,更會影響公眾的感受和接受程度,最終恐怕難免因過度包裝而讓公眾失去信任和游玩意愿。
“云旅游”實際上是通過信息技術,最大程度地幫助公眾消除距離隔閡和不能親臨現場游覽的難題,讓美好的風景名勝以及風俗文化等通過網絡無障礙地呈現在觀眾眼前,達到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
但是,再先進的技術手段也只是為了滿足人們遠距離欣賞美、感受美,并通過觀感體驗美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真實自然必然是最基礎的要求和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同時,“云旅游”主要是將原本的美好呈現給階段性無法身臨其境參與觀感的對象,而不是通過包裝設計推出再創性質的“文藝作品”和“影視大片”。
況且,這種距離隔閡最終會隨著疫情消弭而完全化解。倘若他日這種美好能通過現實旅行得到滿足,那么“包裝式美顏”和“過濾化創作”的作品,將與游客親身體驗真實的自然風貌、人文景觀形成巨大反差。無疑,這對于一個地方的旅游形象是不利的。
“云旅游”的本質意義和存在價值就是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解決人們無法近距離接觸景觀風貌、人文底蘊等問題的折中之策。純真自然才是其最動人的面孔,任何“作假”“人設景觀”的做法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來源:《中國旅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