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卓海英
我喜歡看山,喜歡途中的風景,我更喜歡在山頂迎風而立,極目遠眺。但我又害怕登山,原因是常常因體力不支而中途返程。
令人欣喜的是,春節期間,我登上了兩座高山,仙女靈石和雪山嶂。
今年大年初一下午,陽光甚好,我們一家驅車前往仙女靈石,豈料在山腰時竟塞車了。丈夫知道我身體不好,于是就說:“你待在車里,等順暢的時候再開車上去,我帶小孩走山路。”可我卻不服氣,也要一起探探那山路。于是泊好車,我們就從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往上攀登。
山路上掉了一地長得像花生米般的果子,丈夫說:“這叫椎子,可以將外面的那層殼剝了之后生吃,不過炒熟之后味道更好,又香又甜,這可是正宗的野生堅果啊。”剝掉外殼,再去掉一層薄薄的褐色果衣,米白的椎子仁就露出來。一口咬下去,爽脆粉糯,慢慢咀嚼,有一股帶點澀味的甘甜,再細細回味,口齒間又有一絲淡淡的清香,這意外收獲是給我們走山路的饋贈吧!
走走停停,本是20多分鐘的路程,我竟花了一個多小時。我自我安慰,生活無需太匆忙,沿途的美好值得慢慢欣賞。
穿過一道石門,山路變得更陡峭,不過在比較險要的地方都裝上了護欄。我們先后來到獅子巖、一線天、豬仔洞。過豬仔洞前,身形發福的丈夫還擔心不能鉆過去,我笑他:“你已長成大肥豬,早已不是小豬仔,可能真的有點困難。”但丈夫卻輕松穿過,我又調侃道:“豬的身形確實比人要肥碩得多?!?/p>
登上山頂,天色已晚,游人紛紛下山,我們卻沉醉于落日余暉。我知道,那些生命中的絢爛美好,往往并非一開始就擁有。每一程山高路遠,都將渲染出生命的繁華與多彩。
年初二,幾撥親戚來訪,午飯后,有人提議登雪山嶂,大家紛紛響應。一說起雪山嶂,我便興奮異常。因為在去年冬,我曾隨同文聯的采風團一起攀登雪山嶂,但由于自己體力不支,未能登頂,還常常引以為憾呢!
這次,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登頂。他們很快就來到了山腰寺廟,丈夫陪我走在最后。當我們到達廟前時,他們正商量著下山了,說天色已晚,山上風大,路不好走等一大堆困難。丈夫覺得有理,也同意返回,我雖不情愿,但得照顧多數人的情緒,心想這次又是遺憾了。不料,我的小寶帶來了轉機,他已跑到最前頭,大聲招呼著我們快點上去,聽到大家說要下山,他堅決不同意,任我們怎么哄也不改變主意,一直嚷著:“都還沒到山頂呢!”于是,我們商議折中處理,想下山的就先下山,想上山的則繼續攀登。這次沒有團隊的壓力,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攀登。不知過了多久,終于到達山頂。
山頂的景象與來時截然不同。山下林木蔥蘢,花草葳蕤,山頂則只有幾株矮小干枯的植物;山中間也會不時刮大風,吹得樹葉發出嗚嗚的聲音,但山頂的風猶如發瘋的野獸,在肆意地怒吼、撕扯,迎風而立,強大的氣流讓人呼吸困難。山的兩邊也是完全不同的風光,上山的這一邊是一片蒼翠從山腳一直綿延到山頂,山路兩邊野草茂密、樹木挺拔、落葉層疊。而山的另一邊則是植被稀疏,巉巖凸出,凌空出勢。
天色暗淡,游人皆已下山,少了人語的喧囂,山頂的風聲愈發響亮。環望四周,煙嵐氤氳,云海茫茫,一片迷蒙。我不禁想起了雪中登泰山的姚鼐。讓走出人群的喧鬧、遠離官場的蕪雜的他,在泰山頂實現了精神突圍,觀日之壯觀,享天地之自在?;蛟S,雪山嶂的風也可以滌蕩復雜,抵達純粹。
周邊多山,是山城的特色。在這工作已十余年,平日卻極少登山。今年的春節卻在兩天內連攀兩座高峰,不但看到了不一樣的風光,而且增添了獨特的體驗。我想,每一座山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山上有歲月的裝飾,可洗滌心靈,豐盈精神。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要出發,定有不一樣的收獲。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