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豉油餅里的美好
■朱宏球
小時候,我們叫廣式月餅為豉油餅。豉油餅是“筒餅”,每筒四個,餅皮用面粉做成,里面有餡,圓而厚實,用一張白色的紙將餅疊起卷成筒狀,封起兩端,外面再貼一張紅紙,上面印有餅的名稱,如“蓮蓉餅”“五仁餅”“叉燒餅”之類。豉油餅的表皮金黃光潤,連包裝紙都油亮透香,光是看著就讓人嘴饞。
還有一種作為回禮的餅叫“月光餅”。它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每張餅大而圓,顏色和形狀都像十五的月亮,清甜可口。
中秋節(jié)是餅節(jié),在我的家鄉(xiāng),親朋之間送餅是有講究的。通常是晚輩給長輩送豉油餅,以表孝敬之意,長輩則以“月光餅”作為回禮。有時長輩之間也互送豉油餅以表尊敬友愛。
小時候,我的父親在村里年齡大、輩分高、人緣好,在那個物質不豐富的年代,每年中秋節(jié)我家還能收到較多的豉油餅。
中秋節(jié)前的半個月,同村及鄰村的晚輩和親朋就陸陸續(xù)續(xù)提著一筒豉油餅來拜訪我的父親。父親在廚房外面的巷子里支起一張桌子,擺上茶水和花生等。大家就著廚房的燈光和月光圍著桌子坐下喝茶拉家常。他們談作物的生長和收成,談家畜的養(yǎng)殖和收益,談生產(chǎn)隊的往事,還談起父親的各種好……至今我還記得邱婆對父親說的話:“老侄,當年我兒上高中沒錢交學費,你二話不說借錢給我們,我兒考上大學你擎著竹柴火挨家挨戶幫忙借學費。今天我特地帶兒子來感謝你,囑咐他永世不要忘本。”“誰說不是呢,老哥哥連續(xù)七八年賒豬崽給我飼養(yǎng),我才能做幾間房子住,這份心意不敢忘啊。”森叔也附和著。蓉嬸真誠地說:“那些年,孩子爸外出務工,孩子小,很感謝老哥哥帶著家人來幫耕呀。”“直到現(xiàn)在,阿叔也保持為大家巡田地的習慣,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幫忙想辦法?!焙愀鐚Ω赣H朗聲稱贊。大家言語間充滿對父親的感激。父親總是很隨和地回應:“應該的,應該的?!笨腿俗邥r,父親還不忘吩咐母親拿“月光餅”和自種的茶葉作回禮。至今我才明白,那一筒筒豉油餅里藏著大家對父親的尊敬和愛戴。
有一年中秋節(jié),父親把我叫到跟前,拿起一筒豉油餅對我說:“去,把餅送給梅婆,然后請她到家里來吃晚飯?!泵菲攀枪鹿牙先?、五保戶,嘴巴很碎,經(jīng)常咳嗽亂吐痰,人們都說她有“癆病”,不與她來往。父親卻不嫌棄她,年年節(jié)節(jié)都請她來家里吃飯,即使她沒有來,也要親自把好飯好菜給她送過去。面對父親的差遣,我一百個不愿意。父親嚴肅地瞪了我一眼壓著嗓門說:“還不快去!”我不好推卻,只得硬著頭皮執(zhí)行。吃晚飯的時候,梅婆拎著一筒豉油餅來,她拆開包裝,笑瞇瞇地拿一個塞給我,而我卻滿臉嫌棄地跑開。她只好大聲地說:“哈,給你餅吃都不要?!”飯后,父親泡了一壺茶,當著大家的面把梅婆帶來的餅切成若干份,帶著梅婆、母親和姐姐們一起喝茶品餅。我不喜歡梅婆,也嫌棄她碰過的東西,遠遠地躲著。父親看了看我,沒有說話,若無其事地拉家常,大口大口地吃餅,感覺吃得很香。梅婆沒有把我那點小心思放在心上,那晚,她無拘無束地吃飯喝茶賞月,非常開心滿足。后來我才明白,父親借一筒豉油餅教我如何做人。
中秋節(jié)后,母親把剩下的一些豉油餅儲存在米缸里。姐姐告誡我說:“豉油餅是親戚朋友禮敬父親的,長者才可以吃,小孩子不能偷吃啊。”我只好眼巴巴地看著米缸流口水。那時步行上小學要40分鐘,我跟母親說:“中午不回家了。”母親怕我餓著便說:“那帶一盅飯去吧?!蔽胰鰦傻溃骸安灰?,不要,就不要!”接著,拉著母親的衣襟來到米缸旁。母親心領神會地笑著說:“那就帶一個豉油餅去吧?!蔽沂羌依锏睦乡郏毾碇改讣案缃銈兊膶檺?。那段時間,在父母的默許下,我借中午不回家的理由,天天揣著豉油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我至今還記得那又香又甜的五仁餅的味道,尤其記得那種餡中帶有冬瓜片的豉油餅,那瓜片看著像肥肉咬下去“嗞”的一聲,甜而不膩、清香爽口,那真是人間美味!
如今人們經(jīng)濟條件好、物質豐富,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月餅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然而,我再也沒有吃過小時候揣在書包里那種月餅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