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創新舉措不斷提升黨建和組織工作質量水平
強基固本增動力 黨建引領促發展
■在上莞鎮新民村“黨員示范崗”,身穿志愿者服裝的黨員向過往群眾進行交通勸導,并向群眾派發交通安全、森林防火等宣傳單。李成東 攝
■2021年4月11日,半江鎮半江村黨總支在市區舉行流動黨員學習會。在東源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半江鎮黨委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新思路與新路徑,成功探索出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五不”法。
■在戰“疫”一線值守的黨員干部。在戰“疫”期間,東源縣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最前沿飄揚、讓黨徽在第一線閃光。
■順天鎮滑灘村文化廣場內設置的黨建文化長廊,公開黨員身份,接受群眾監督。
■梨園村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和藍莓種植示范基地。梨園這個軟弱渙散村經過大刀闊斧整頓后,在2020年度績效考核中被縣委組織部評為“優秀”等次,成功由后進變先進。 黃贊福 攝
核心提示
東源縣被市委推送為全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示范縣,船塘鎮老圍村、義合鎮下屯村成功入選全國組織振興試點,創新推行的干部“直聯”工作被列入省委辦公廳《每日匯報》要目刊登,并被評為全市首屆基層黨建示范品牌,今年全縣有2名黨員、1個基層黨總支入圍全省“兩優一先”推薦名單……近年來,東源縣黨建和組織工作亮點紛呈、成績可圈可點。
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近年來,東源縣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組織路線和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抓基層強基礎、抓班子強隊伍、抓保障強落實、抓規范促提升、抓品牌促帶動,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
“三抓三強”:匯聚團結奮進強大合力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建的統領,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東源縣委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三抓三強”全面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設。
抓理論武裝,增強責任擔當。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理論研討和業務培訓23期、培訓3500人次,組織線上講座19期;編印了《躬行》《旗幟》《淬火》《閃耀》等特色教材,優化設計3條紅色革命教育精品路線;開發了一批精品微黨課,其中《錘煉初心使命》精品黨課入圍中組部黨員教育平臺資源庫;利用“云”上黨支部舉辦“黨史知識競賽”“向黨說說心里話”“我為黨旗添彩、我為黨徽增耀”等系列活動;連片打造新港、康禾和順天3個鄉鎮示范黨校,構建完善多形式、廣覆蓋的黨性教育“先鋒陣地”,確保黨內教育融入日常、嚴在經常。
抓政治建設,強攻堅克難之力。嚴格執行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把干部述職、考察考核、談心談話等作為檢驗領導班子履職盡責的試金石,組織開展2輪鄉鎮領導班子分析調研活動,準確了解鄉鎮領導班子的運行情況和干部的思想動態。高質量完成省委巡視組反饋的黃村鎮基層組織嚴重弱化和選人用人突出問題整改工作,成功摘除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涉黑涉惡問題掛牌整治的“帽子”,攻堅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
抓制度機制,強恪盡職守之能。堅持把建立長效機制作為提升工作水平的有力抓手,持續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建立干部直接聯系服務四組團、農村黨組織討論決定重要工作、在職黨員雙報到等機制,完善嚴格落實責任、發揮黨員領導干部表率作用、加強考核評價和監督檢查等制度,有效引導干部恪盡職守,擔當作為。
“三抓三推”:激發基層黨建強大動力
東源縣委始終圍繞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兩個核心,樹牢嚴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完善組織體系建設,以高質量黨建推動縣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抓全域提升,推進組織體系健全夯實堡壘。全域全面實施“六大工程”(固本強基、達標創優、頭雁、黨員先鋒、基礎保障和黨建引擎),優化升格120個黨組織(其中升格機關黨委10個),增設780個黨小組,理順組織架構、規范組織設置。全力推進模范機關創建工作和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兩新”組織基層黨組織示范點創建工作,提升全領域黨建工作水平。高質量完成286個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實現“一強一降一升”結構目標,換屆經驗在全市推廣。今年,東源縣有2名黨員、1個基層黨總支入圍全省“兩優一先”推薦名單。
抓黨建引領,推進大局中心工作相融共進。堅持抓重點、謀大局,推動黨建引領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掃黑除惡等重點工作,促進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相融共進。探索推行“黨建+景區(園區)+貧困戶”模式,建立組團式、造血式、互助式幫扶機制,支持鼓勵63名黨員帶頭創業致富,選派280多名干部駐村指導、聯戶攻堅,3180名黨員干部直接聯系貧困戶8910人,實現建檔立卡相對貧困戶、相對貧困村全面退出的目標。在重點項目設立臨時黨支部,發揮黨員突擊攻堅作用,高效推進項目征地拆遷和建設工作,項目建設取得逆勢上揚的好成績。
抓典型示范,推進三年行動計劃有序銜接。制定出臺《東源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提出了8個方面主要任務、38項重點工作、77項工作舉措。深入實施“抓鎮促村,全域提升”三級示范創建活動,首批14個黨建示范村、5個黨建示范鎮黨建工作成效顯著。持續抓好48個黨建示范點、14個黨建示范項目建設,全力做好船塘鎮老圍村、義合鎮下屯村全國組織振興試點工作,上莞鎮新民村全市紅色村倍增計劃和順天鎮組織振興示范點工程穩步推進。
“三抓三用”:釋放干部隊伍強大活力
東源縣以縣鄉(鎮)換屆為契機,健全完善干部選任機制,推動干部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效應最優化,全面營造實干擔當的良好氛圍。
抓基層導向,用崇尚實干的標準選拔干部。建立健全領導班子動態調整機制,調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先后提拔重用、交流輪崗一批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疫情防控中擔當作為的優秀年輕干部,調整后40歲以下鄉鎮黨政正職占比達31%,同比增長85.7%;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鄉鎮黨政正職占比23.8%,同比增長100%。統籌考慮鄉鎮女干部、年輕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和黨外干部培養交流,提拔一批年輕優秀的女干部,解決了2個鄉鎮黨政班子中無女干部的結構性問題。
抓教育培養,用借智充智的方法鍛煉干部。全面加強公務員源頭建設,科學設置公務員招考職位,完成174名公務員招錄工作,定向招錄54名“雙一流”選調生,制定印發《2020年東源縣選調生基層鍛煉考核方案》,聯合用人單位、所在鄉鎮組成考察組,對14名選調生進行考核。大力實施年輕干部“一線育苗工程”,選派10名優秀干部組成招商小分隊到深圳等發達地區招商引商,選派68名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關鍵崗位鍛煉。
抓監督管理,用嚴格規范的要求管理干部。堅持嚴管與厚愛、約束與激勵相結合,建立健全全方位選人用人監督體系。嚴格落實“凡提必核”制度,做好任前事項報告工作,配合縣紀委監委對新任職的21名領導干部發出黨風廉政建設提醒函。結合縣鄉(鎮)換屆工作,縣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部長采取“一對一”形式分別與32名縣四套班子成員、21名鄉鎮黨委書記、34名縣直機關黨委(黨組)書記開展談心談話。綜合運用政治、物質和精神激勵手段,率先完成5批810人次職級晉升,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以及人員轉隸工作,建立縣直(鄉鎮)機關績效考核和容錯糾錯機制。
“三抓三建”:形成人才服務強大引力
東源縣突出人才引進、培養和服務三大重點,全力實施“人才振興工程”,以更大的作為厚植人才優勢、激發人才活力。
抓招才引智,建人才發展平臺。制定出臺《東源縣助力鄉村振興人才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截至目前,累計開展13次人才專項培訓班,實施各類人才引進計劃8項,舉辦選育人才活動15場,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發展平臺25個,引進重點工業產業、衛生教育、現代農業等方面的急需緊缺人才近100人,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4個,各類人才平臺數量、引才效能持續提升,不斷形成人才匯聚的“虹吸效應”。
抓人才發展,建人才培養平臺。堅持把培育本土人才放在建強人才隊伍的關鍵位置,建立了東源——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縣鄉村振興干部培訓學院、新材料研究中心、縣藍莓研究中心、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示范基地。創新培養方式,構建“人才+產業”“人才+項目”“人才+團隊”的培養開發模式。截至目前,累計培育本土企業經營管理人才350人、專業技術人才600人、高技能人才1300人、農村實用人才3800人,不斷形成人才輩出的“倍增效應”。
抓聚才用才,建人才使用平臺。圍繞全縣“四個組團”建設,創新出臺了高層次人才新政和獎勵兌現配套政策,設立每年2000萬元的人才建設專項資金,大力推進新材料產業園、硅基新材料產業園、縣工業園區三期、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縣人才驛站、縣現代農業特色人才驛站等一批重點人才留用平臺建設,大力改善聚才用才的工作環境和政策環境,構建人才工作、生活“一站式”服務綠色通道,提供項目申報、資金扶持、子女教育、醫療保障、家屬就業等便捷服務,不斷形成人才吸附的“海潮效應”。
“三抓三促”:挖掘組工干部強大潛力
東源縣委組織部全面實施組工干部“業務提升工程”,堅持“三抓三促”不斷提升組工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抓黨性錘煉,促素養提升。圍繞開展率先創建模范機關活動,建立“日學半小時、月讀一本書、年底一考學”和每周工作例會制度,強化意識形態管理,健全完善信息發布“三審核”機制;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年度組織工作各環節全過程,大力開展“七個紅色初心”活動,組織開展理論學習、專題研討、專題黨課輔導等,引導組工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抓專業錘煉,促能力過硬。修訂出臺5項規范性文件,完善了15項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每周工作清單”制度;全面推行“組工講堂”活動,創新推行組織人事干部任前考試上崗制度;加大調研工作、信息報送力度,兩年來共有83篇組織工作文章被中央、省、市媒體采用,其中《“三生紅艷”暖貧困冰寒》被《中國組織人事報》采用,榮獲該報“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征文二等獎。
抓作風錘煉,促擔當作為。全面落實縣委組織部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做實做細日常監督,嚴格執行為基層減負23條措施,務實高效精簡辦文辦會辦事,規范報賬、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等規章制度,全面健全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廣泛宣傳“十嚴禁”“八不準”換屆紀律,引導廣大組工干部爭做“守正型、工匠型、廉潔型”干部。
■組稿:本報記者 田清秀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邱勁澤
■攝影(除署名外):本報記者 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