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激蕩七目嶂
——中共后東特委堅持在紫五龍河邊開展革命斗爭
■黃村鎮(zhèn)文秀塘中共后東特委會議舊址
①1941年春 文秀塘
許多人或許并不知道,在黃村的大山深處藏著一個小地方,名叫“莫斯科”,這是中共后東特委機關的常駐地。其實,這地方就是文秀塘。
文秀塘屬藍溪鄉(xiāng)管轄,現(xiàn)在是黃村鎮(zhèn)永新村轄下的一個自然村落。“莫斯科”是后東特委給文秀塘取的代號,這也難怪,因為這是后東黨組織的秘密,只有各地黨組織負責人或者政治交通員才知道,即使是普通的黨員,也未必清楚。
文秀塘居于七目嶂與白云嶂之間。這里周圍都是重重疊疊的山巒,大都高聳入云,擠擠挨挨的難以攀爬。群山環(huán)繞的文秀塘,與其說是一面塘,倒不如說是一個山窩。文秀塘狀如一口鐵鍋,只在鍋底有一小塊的平地,不過十來平方米,居住在塘里的人家,分散在“鍋”沿的四周,房屋的背后,直通山上的密林?!板仭毖氐囊贿?,兩峰之間有一個分水坳,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將文秀塘與外界連接起來。通過分水坳中的小道,可以前往龍川、五華、紫金及整個黃村地區(qū)。
梁威林率特委機關進駐文秀塘的時候,中共后東特委正式成立不過才幾個月。
后東特委成立之前,東江地區(qū)的黨組織由以尹林平為書記的東江特委領導,但早在1940年8月之前,因為國民黨頑固派反共加劇和東江抗日游擊戰(zhàn)爭形勢的需要,中共廣東省委就已經(jīng)決定,在東江地區(qū)分設中共東江前方特別委員會和中共東江后方特別委員會。當年8月,中共東江前方特別委員會成立,尹林平調任特委書記。不過,那時候東江特委仍然存在,只是特委的工作差不多已告停頓。當1940年12月粵北省委在韶關成立時,省委才正式撤銷東江特委,決定成立中共后東特委,調梁威林任特委書記。
梁威林直到1941年2月才從韶關來到龍川老隆。隨后的一天,梁威林召集原東江特委委員等10多人,在老隆水貝村黃氏大宗祠對面的合面屋中開會,正式成立了中共后東特委,梁威林任書記,張直心任組織部長,饒璜湘任宣傳部長,李漢興任青運部長,陳婉璁任婦委主任,鐘俊賢任組織干事。后東特委管轄的黨組織,包括龍川、紫金、和平、河源、五華5個縣委以及連平、新豐兩個工委,特委轄下黨員,共1100多人。
后東特委的機關駐地,便選在了黃氏大宗祠。
特委書記梁威林的公開身份是商人,他是個經(jīng)歷豐富、見多識廣的地下工作者。在任后東特委書記前,他是中共西江特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時年剛剛30歲的梁威林,是廣西博白人,1935年1月前往日本留學,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37年4月,梁威林回國,根據(jù)組織安排,先后在上海、南京、廣州等地從事抗日救亡和黨的工作。
梁威林決定將特委機關遷往七目嶂上的文秀塘,是經(jīng)過充分考慮的。
就在后東特委成立的前一個月,皖南事變就已發(fā)生,國民黨頑固派又一次掀起了反共高潮,革命形勢極為嚴峻。水貝村所在的老隆,雖不是縣城所在地,但卻水陸交匯,各色人員雜處,特委機關駐留于此,風險極大。
而文秀塘所在的黃村地區(qū),坐落在東江中上游,西控東江,東靠連綿起伏的東、韓江分水嶺,數(shù)十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環(huán)繞著黃村,向北、向南、向西延展,構成河源、龍川、五華、紫金4縣的接合部。這里不僅地勢險要,而且易守難攻,回旋余地大,是一個理想的開展游擊戰(zhàn)爭、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的地方。
更為重要的是,黃村地區(qū)的藍能康三鄉(xiāng),經(jīng)過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的組織和發(fā)動,群眾基礎非常好,黨的組織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河源縣委設在那里,藍溪設有區(qū)委,能溪也設有區(qū)委,崇伊中學里還有一個特別支部。藍能康三鄉(xiāng)連成一片,且與龍川南部、五華西部、紫金北部的一大片地區(qū)相呼應,特委機關留駐于此,不僅可以得到廣大群眾的掩護,也能使特委堅持正常工作。
梁威林率特委機關進駐文秀塘后,把特委機關設在了黃中強的家里,還以他祖父教書的身份,暗中掩護特委開展各種活動。黃中強時任河源縣委宣傳部長。
②1941年冬 石灰壩
1941年冬的一天,歐陽裕接到后東特委通過交通員送來的通知,要求他趕往五華縣大田鎮(zhèn)的石灰壩,參加干部培訓班的學習。大田鎮(zhèn)在山的另一邊。按通知要求,歐陽裕立即從能溪的儒步出發(fā),向大山另一邊的大田趕去。
那時候,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仍然余波未息,大多數(shù)黨員都處于隱蔽之中。歐陽裕是儒步的第一個黨員,那時他隱蔽在儒步,以教書為掩護,擔任中共能溪區(qū)委書記。歐陽裕趕到石灰壩的時候,那里已經(jīng)聚集了30多人,都是紫五龍河邊中共區(qū)委以上的干部。
培訓班的公開名稱是英語補習班,但這是中共后東特委在形勢異常險惡的情況下舉辦的重要干部學習班。學習班的班主任,是特委組織干事鐘俊賢。
歐陽裕在那里學習了一個多月,學習的內容主要是黨的歷史、劉少奇的《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以及皖南事變后的斗爭形勢。給他們上課的,主要是從文秀塘趕來的特委書記梁威林、從龍川水貝村趕來的特委宣傳部長饒璜湘。課堂上,梁威林要求學習人員,在當前的斗爭形勢下,要提高警惕性,適應復雜形勢,不斷鞏固組織,不讓組織遭受破壞和損失。
學習期間,歐陽裕還參加了一次實戰(zhàn)演習。這1個多月的學習,歐陽裕收獲很大,他對新形勢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對即將到來的殘酷斗爭形勢也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開展干部培訓,是后東特委的一項主要工作。成立后不久,后東特委就在不同的地點舉辦干部培訓班。6月,特委指導龍川縣委在龍母永和育英小學舉辦了區(qū)級干部學習班。7月,特委在五華、龍川、河源三縣邊境地區(qū)南客寮舉辦各縣區(qū)委以上干部和青運干部學習班。學習班由饒璜湘主持并主講,時間長達10天,學習內容十分豐富,不僅講目前的形勢和任務、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還講青年運動方向、學校青運工作等。8月,特委又指導河源縣委在黃村板倉舉辦黨支部書記訓練班。除此外,特委還先后在文秀塘、龍川黎咀、龍川登云等地舉辦學習班,梁威林、饒璜湘等分別給學員上課,講解馬克思主義理論、黨在國統(tǒng)區(qū)的工作方針,傳授黨的組織紀律、保密工作要求,教育干部保持革命氣節(jié),先后參加學習的縣委、區(qū)委干部以及青運干部多達100多人。
在此期間,特委書記梁威林還主持了后東地區(qū)黨組織的整頓和黨員審查工作。1940年下半年,河西船塘黨組織發(fā)展很快,在發(fā)展黨員方面,出現(xiàn)急于求成的現(xiàn)象,不經(jīng)過嚴格審查和考察,只幾個月的時間,黨員人數(shù)就從100多人增至200多人。后東特委知道情況后,由梁威林和河源縣委組織部長張華基主持,對船塘區(qū)黨組織進行全面整頓和嚴格審查,并根據(jù)審查情況,對合格的黨員實行重新登記,需要繼續(xù)考察的,則改為候補黨員。經(jīng)過這次整頓,船塘區(qū)黨員的人數(shù)減少到100多人,中共船塘區(qū)委被撤銷,再次改建為船塘中心支部。隨后,其它一些縣、區(qū)的黨組織也進行了整頓。經(jīng)整頓,后東地區(qū)黨員人數(shù)從1100人減少到800人。雖然黨員人數(shù)有所減少,但黨組織卻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但是,后東地區(qū)的斗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1941年12月,按照南方工委9月發(fā)出的“隱蔽精干”的指示,后東特委取消了各級黨組織的委員制,全部改為特派員制。后東特委特派員由梁威林擔任,副特派員由饒璜湘擔任。特派員制度實施后,特派員與黨員保持單線聯(lián)系,黨員與黨員之間不再進行聯(lián)系。
③1942年6月 老隆
心急火燎的曾源趕到龍川老隆時,已是6月上旬。
曾源原任和平縣委書記,那時他按組織安排,正在當時的省政府所在地韶關復學讀書?;洷笔∥麄鞑块L黃康找到他,指示他要想盡一切辦法,用最快的時間火速趕到老隆,找中共后東特委。
然而,那時的韶關已是一片白色恐怖,想要離開非常不易,交通要道、車站碼頭,早就被國民黨的特務便衣控制,他們四處盤查行人,追捕共產(chǎn)黨人。好在曾源十分機智,他想到和平老鄉(xiāng)大壩人陳榮中在韶關經(jīng)營汽車隊,肯定能幫助自己。曾源對陳榮中說,我有急事,必須趕到老隆去。陳榮中并沒多問,而是急速派出自己最好的汽車送曾源走,他拿出了自己的西裝、皮鞋,把曾源扮成大商賈,親自護送曾源離開韶關。
曾源給后東特委帶來了壞消息:粵北省委被破壞了。1942年5月26日,中共南方工委組織部長郭潛被捕,隨即叛變,于27日帶領國民黨特務抓捕了粵北省委書記李大林、組織部長饒衛(wèi)華。粵北省委宣傳部長黃康讓后東特委馬上轉移隱蔽。
中共后東特委雖然把機關遷到了黃村文秀塘,但并不是所有的特委領導人都常駐文秀塘。特委安排副特派員饒璜湘常駐龍川,利用在水貝黃家祠堂開設的“星光染織廠”作掩護,就近與各縣委聯(lián)絡。得知粵北省委被破壞的消息,老隆馬不停蹄地將消息傳回文秀塘。
特派員梁威林感到形勢已萬分危急,對后東特委來說,尤其如此。這是因為省委組織部長饒衛(wèi)華被捕前,剛從老隆帶去了后東特委所有黨組織情況的秘密材料,如果這些材料落入國民黨特務手中,東江后方的黨組織將會遭到極大破壞,許多共產(chǎn)黨員或將被捕甚至犧牲,后果不堪設想。形勢所迫,梁威林只能當機立斷,在沒有取得上級組織指示的情況下,果斷作出決定:后東特委機關全體人員立即離開原工作地區(qū),到各地分散隱蔽。
兩個月后,中共南方局的指示傳達到后東特委。特委再次決定:一、調整黨組織機構,黨組織機關全部轉移;二、已暴露身份的黨員、干部一部分撤往惠東寶抗日游擊區(qū),一部分調往外地工作;三、利用各種公開、合法的職業(yè)分散隱蔽,實行勤學勤業(yè)勤交友的隱蔽方針;四、開辦經(jīng)營企業(yè),自力更生,自籌經(jīng)費保障生活供給;五、停止黨組織生活,各級黨組織與黨員聯(lián)系一律改為單線聯(lián)系。
按照這一決定,特委將已經(jīng)暴露身份的黃中強、丘國章、張華基、黃義中、程世湖等70多名黨員、干部安排到惠東寶抗日游擊根據(jù)地工作,或者調到外地工作;安排鄒建、歐陽源、歐陽誠、張余元、程佩舟、歐陽裕等到學校當教師,或以其它職業(yè)隱蔽身份;安排河源縣委特派員江尚堯到愛國人士建立的和平工業(yè)合作社聯(lián)社,擔任聯(lián)社指導員。
特委非常重視自籌經(jīng)費保障生活供給。副特派員饒璜湘在龍川開辦了樟樹油廠,張惠民、張林、張榮華等人被安排到廠里當工人;特派員梁威林前往紫金古竹隱蔽,他花了20元在水東買下了一塊土地,辦了一個小型農(nóng)場。一些暴露了身份的黨員,便以親戚或者雇工的身份,被安排在農(nóng)場里開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1944年秋,梁威林還特地將已到東江縱隊司令部工作的張惠民調到水東,擔任農(nóng)場場長,負責地下交通情報站工作。農(nóng)場為特委籌集了相當一部分活動經(jīng)費。
④1945年2月 文秀塘
黃中強從五華回到文秀塘自己家的時候,是1945年1月上旬。
自1942年6月從河源撤往惠東寶抗日游擊根據(jù)地起,黃中強一直在東江縱隊工作,已經(jīng)有差不多兩年的時間沒有回來過。
這次奉命回到后東地區(qū),他懷有重要的使命。
前一年8月開始,根據(jù)粵北省委遭破壞后成立的廣東省臨委的指示,中共后東特委舉辦了整風學習班。學習班設在大鵬半島的西貢,參加學習的是后東特委委員和各縣負責人。學習班由梁威林、饒璜湘主持,鐘俊賢擔任班主任。辦班的目的,是要整頓學風、黨風、文風,改造工作、改造學習,團結干部、團結全黨。學習班還認真學習了廣東省臨委關于全面開展廣東敵后抗日武裝斗爭和全面恢復黨組織活動的指示精神。從8月到年底,整風學習時間長達4個多月。
黃中強全程參加了這次的整風學習。和他一起參加的,還有劉春權、黃華明、劉奇、鄧基、黃韜、鄭重文、程光、鐘應時、梁泗源、陳寬等22人。學習一結束,受特委委派,黃中強先期離開,前往龍川、五華傳達整風班精神和省臨委的指示。任務完成后,黃中強便急忙趕回了文秀塘。
黃中強的另一重大使命,是在黃村地區(qū)組建抗日武裝。黃中強回黃村后,立即就去找了程光。同樣參加了整風學習的程光已先于黃中強回到黃村,按照特委的指示,在向有關人員傳達了整風班精神和省臨委的指示后,便著手組建武裝隊伍。程光先去找程世湖,通過程世湖又串聯(lián)了丘石金、戴華、李展等4人。與此同時,程光、程世湖通過關系,各自找來了一支駁殼槍。就這樣,黃村地區(qū)的第一個武裝小組便建立了起來,程光任武裝小組組長。黃中強找到程光的時候,武裝小組已經(jīng)開始進行武裝活動了。
黃中強和程光對武裝建設進行了研究,決定進一步動員、發(fā)動黨員和進步青年參加武裝隊伍,把小組擴建為武裝工作隊。隨后,李作新、黃平、丘啟文、張榮華、張林等30余人也參加了進來,于是正式成立武工隊,并立即打出了旗號。
1945年2月,梁威林、鐘俊賢、鄭群相繼回到了文秀塘。
2月16日,特委在文秀塘召開了梁威林、鐘俊賢、鄭群、黃中強、卓揚等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決定:一、立即恢復黨組織的活動;二、立即組織后東地區(qū)的抗日武裝。會議還決定,特委仍然實行特派員制,梁威林為特派員,鐘俊賢為組織干事,鄭群為武裝干事,黃中強為宣傳干事,卓揚為秘書。
為了擴大武裝,也為了避開國民黨聞風而來的“進剿”,會后不久,特委決定兵分兩路,分別開往紫金古竹、中心壩地區(qū)。梁威林、鄭群帶領10余人進駐古竹的蓼坑,活動于古竹、泥金一帶;鐘俊賢、黃中強帶領20余人,前進到紫金中心壩,與當?shù)亟M建起來的溫敬堯部隊會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在中心壩活動的部隊發(fā)展到70余人,分別建立了飛龍大隊和紫五抗日武裝工作大隊。為提升部隊作戰(zhàn)能力,東江縱隊司令部專門派張華基、魏剛到中心壩指導部隊建設。在古竹活動的部隊發(fā)展到30余人,建立了紫河人民抗日自衛(wèi)大隊,東江縱隊也從前線派出張修等軍事骨干來加強部隊力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月中旬,梁威林、鄭群指揮紫河人民抗日自衛(wèi)大隊在秀南村與日軍作戰(zhàn),殲敵一個班,打死日軍5人,傷敵7人,繳獲機槍2挺、沖鋒槍4支、步槍7支、手榴彈40余枚。
1945年6月,為了能集中力量打擊敵人,后東特委將飛龍大隊、紫五抗日武裝工作大隊、紫河人民抗日自衛(wèi)大隊全部集結到古竹蓼坑,統(tǒng)一整編為東江人民抗日武裝自衛(wèi)總隊,鄭群任總隊長,梁威林任政委??傟犗略O4個支隊,程光支隊在黃村地區(qū)活動,溫敬堯支隊在中心壩地區(qū)活動,陳果支隊在紫金活動,張惠民支隊隨總隊部在紫河邊活動。
⑤1946年2月 寧山
歐陽誠接到黃中強寫給他的一封信,展信閱讀后,才知道是通知他次日到文秀塘去接受工作任務。那一天是1946年的2月4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三。
歐陽誠的家在葉潭儒步。自1942年6月按特委要求分散隱蔽后,歐陽誠一直在儒步小學,以教書為業(yè),擔任能溪中心支部委員。
歐陽誠從儒步繞道走山路,步行兩個多小時,才到達文秀塘黃中強家。那時,后東特委已決定正式恢復委員制,特委由梁威林、鐘俊賢、黃中強、鄭群、卓揚組成。梁威林任書記、鐘俊賢任組織部長、黃中強任宣傳部長、鄭群任武裝部長、卓揚任青年部長。黃中強告訴歐陽誠,特委準備在寧山辦一個青年訓練班,他的任務就是回家去,盡可能多地動員進步青年參加訓練班的學習。
歐陽誠是歐陽源的侄子,因為歐陽源參加革命,歐陽誠的祖父被國民黨抓去后慘死在牢里,所以歐陽誠很早就參加了革命,還在崇伊中學讀書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那時他還只有15歲。歐陽誠愉快地接受了任務。經(jīng)過兩天活動,他動員了劉英才、黃佛燊、黃培祥、歐陽道等人。
青年訓練班辦班的地點選在寧山的龍?zhí)丁?月7日,歐陽誠帶著他動員的人,趁著夜色的掩護,繞山路趕到龍?zhí)秷蟮健?/p>
后東特委之所以選在這個時候在寧山辦訓練班,最重要的原因是,這時候的寧山已被建設成了較為鞏固的游擊根據(jù)地。1945月12下旬,后東特委特派員梁威林率領東江人民抗日武裝自衛(wèi)總隊在紫金中心壩與盧偉良、李征率領的東江縱隊東進指揮部先遣部隊勝利會師。隨后,兩部合兵一處,從中心壩向黃村開進。12月27日,部隊向黃村進擊并順利占領黃村圩鎮(zhèn)。29日,東進指揮部與后東特委召開聯(lián)席會議。為了開辟新的活動區(qū)域,會議決定,成立臨時聯(lián)合指揮部,統(tǒng)一軍事指揮。聯(lián)合指揮部由梁威林任政委、盧偉良任指揮員、黃中強任副指揮員、李征任政治部主任。在此期間,部隊先是攻打了寨灣大地主劉仲文,接著又在半徑伏擊了來犯的國民黨駐藍口的張兆偉部以及藍口聯(lián)防隊,均獲大勝。為了對付敵人規(guī)模更大的反撲,部隊遂轉移到文秀塘休整。
敵人規(guī)模更大的反撲緊跟而至。1946年1月10日早晨,國民黨63軍教導團、藍口聯(lián)防隊集結500余人的兵力,兵分三路向文秀塘、寧山進犯。第一路從葉潭雙頭至鐘鼓嶺進犯文秀塘;第二路從黃村鐵崗到橫坑進攻寧山;第三路從鄔洞沿艷陽崗進擊寧山。敵人氣勢洶洶,但還是遭到了我軍的迎頭痛擊。聯(lián)合指揮部指揮部隊預設陣地,分兵制敵,打退了敵人進攻并重創(chuàng)敵軍,斃傷俘敵140多人,繳機槍三挺、步槍40余支、彈藥一大批。
取得寧山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后,東進指揮部的部隊開往五華開辟新區(qū),而東江人民抗日武裝自衛(wèi)總隊則駐守在寧山根據(jù)地。正是在敵人暫時不會進攻寧山的時候,中共后東特委才決定,舉辦訓練班,培養(yǎng)后備軍。
歐陽誠他們到達龍?zhí)稌r,已有30余人來到寧山。這些人中,有從龍川來的,有從五華來的,還有從紫金來的。歐陽誠報到當天,學習班就開班了。主持訓練班的是梁威林,給學員們上課的是鐘俊賢、黃中強、劉興。學習內容包括《論聯(lián)合政府》《雙十協(xié)定》以及黨的三大作風。
訓練班原計劃學習半個月,但學習了7天后便提前結束了。2月14日,地下聯(lián)絡總站丘啟文傳來情報,黃村之敵第二日將來“進剿”。于是,凌晨3點,梁威林、鐘俊賢便帶著一個班的兵力,掩護學員們翻山越嶺,夜行2個多小時,轉移到了南客寮。15日天黑時,劉興召集學習人員講話,宣布學習班結束。
歐陽誠認為,學習班時間雖短,但收獲很大。通過學習,歐陽誠明確了國內國際形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時局和斗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訓練班結束后,后東特委撤出了寧山,機關駐地遷到五華大田石灰壩的虎井村。
⑥1947年3月 儒步
1947年3月,后東特派員鐘俊賢在儒步參加了九連工委的第一次擴大會議,不過,這時候他的身份已不再是后東特委的領導,而是九連工委的成員。
此前,按中央要求,后東特委成員鄭群、黃中強隨東縱北撤去了山東,梁威林、卓揚被派往了南洋,特委便只留下了鐘俊賢一人在后東地區(qū)。特委再次實行特派員制,黨組織停止活動,黨員又一次分散隱蔽,改為單線聯(lián)系。直到1946年底,后東特委隱蔽在本地的武裝才開始重新活動。
此前1個月,中共廣東區(qū)委在香港委托嚴尚民主持后東地區(qū)黨的干部培訓班的同時,即已決定撤銷后東特委和九連臨工委,成立九連工委,由嚴尚民、魏南金、鐘俊賢、吳毅組成,嚴尚民任書記。鐘俊賢沒有參加學習班。1947年1月中旬,他在接受了廣東區(qū)委關于恢復武裝斗爭的指示后,便從香港回到后東地區(qū),去聯(lián)系活動在河東、河西的王彪、周立群等人的部隊了。
鐘俊賢以工委成員身份參加九連工委的第一次擴大會議,意味著中共后東特委在苦苦堅持紫五龍河邊6年后,正式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備注:撰寫此稿時參考了《中國共產(chǎn)黨河源縣地方史》《河源黨史資料匯編》《東源黨史資料匯編》《儒步豐碑》等書的相關文章。
■河源日報社 東源縣委宣傳部 聯(lián)合出品
■策劃:李成東 李遠來 朱映真 歐志科 張小龍
■撰稿:羅仁忠
■攝影: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