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老隆鎮以消費幫扶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巧用一條線 串起數根針
米粉、香絲苗、山茶油、黑木耳……走進龍川縣老隆鎮消費幫扶服務中心,各式各樣的農副產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自去年7月入駐以來,深圳駐龍川縣老隆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以咬定“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三大目標,因地制宜,成立了老隆鎮消費幫扶服務中心,將老隆鎮乃至龍川縣的特色產品進行整合,以消費幫扶推動產業發展,用一條消費幫扶線串起鄉村振興數根針。
穩定市場帶動特色產業
“龍川的農產品品類很多,但品牌化經營不強,老隆鎮消費幫扶服務中心將著重對龍川特色農副產品統一品牌、提高質量、宣傳推廣三個環節發力,提升當地特色農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工作隊隊長馬江林說,切實提高龍川縣農副產品在縣外市場的占有率,增加村民收入。
工作隊將龍川縣相關鄉村振興農副產品,納入幫扶中心統一運營,將符合條件的農副產品,納入龍川縣消費幫扶產品目錄庫。廣東金三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老隆鎮消費幫扶服務中心運營主體。“我們主要是通過商超和電商平臺進行產品銷售,去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該公司負責人陳昱宇說。
創新發展模式,引得產業活水來。馬江林表示,工作隊緊抓產業項目不放松,聯合鎮政府與省農科院動物科學研究所農村科技特派員丁迪云專家團隊簽訂3年科技幫扶協議,以科技助力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專業技術優勢,將閑置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增加村集體和農民經濟收入。
目前,該專家團隊多次到老隆鎮調研,對老隆鎮氣候、土壤、地理環境等要素的全方位分析、論證,擬打造蓮南村草養鵝項目和聯亨村香水檸檬種植項目。
“養鵝投資少、周期短、風險低、效益高,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馬江林說,工作隊通過市場調研發現,每年省內肉鵝缺口1500萬─2000萬只,國內商品鵝缺口至少有2.4億只,鵝肉產品市場前景廣闊。若每只獅頭鵝售價225—300元,平均每只獅頭鵝純利潤達75—150元,如果屠宰分割(鵝肝、鵝掌、獅頭)銷售則利潤更高。
香水檸檬是一年四季開花結果不斷的水果,具有生津解暑、開胃醒脾、調味去腥等多方面功效,備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我們計劃在聯亨村先行試點種植,接下來將視收益情況適時推廣種植。”馬江林說。
多措并舉推動鄉村振興
“幫扶中心創新‘政府+公司+農戶’合作新模式,由鎮政府和工作隊廣泛開展‘買產品、獻愛心、促振興’消費幫扶活動,積極搭建消費幫扶采購平臺,建立長期定向采購合作機制。”馬江林說,幫扶中心每年將拿出年營銷總額的1%幫助老隆鎮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困難戶等增加經濟收入,還將收購老隆鎮農戶及合作社生產的初級農產品約300萬元。
記者在老隆鎮板塘村看到,挖土機、吊車等設備正在板塘河邊作業,一片機器的轟隆聲。
“工作隊與鎮政府正謀劃實施沿江風貌帶建設,將沿著老隆鎮板塘河的江邊村、板塘村、浮石村三個村連片建設,打造老隆鎮農旅融合鄉村示范點。”龍川縣老隆鎮黨委副書記鄧小琴說,目前沿江風貌帶已經建好約1公里,計劃五一假期前建設完成。
鄧小琴表示,工作隊進駐以來,為全鎮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先進理念,希望大家緊密配合、親密合作,共同推進老隆鎮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本報記者 王亞嬌 通訊員 歐陽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