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以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促鄉村全面振興

4個省級產業園成為5萬多農戶的“錢袋子”

2022-07-14 10:28:52 來源:河源日報

ce07d3c3f4b127bf44e0a2eb5fc1d59e_0714006_001_01_s.jpg

■3月27日,在位于柳城鎮下壩村的無人智慧農場,無人駕駛插秧機來回作業,整齊劃一將秧苗插在田里。據悉,今年2月,河源首個無人智慧農場在下壩村智慧農業示范園建立。 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本報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與支撐。近年來,東源縣堅持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抓住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機遇,突出北部燈塔盆地區域帶動,以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著力打造“雙區”重要的 “果盤子”“米袋子”“茶罐子”,成功創建了板栗、茶葉、藍莓、絲苗米4個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成為全縣5萬多農戶增收致富的“錢袋子”。

無人智慧農場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2月,河源首個無人智慧農場在東源縣柳城鎮下壩村智慧農業示范園建立。智慧農場由東源縣政府牽頭,東源縣國資委下屬農業托管公司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及其團隊合作共建,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一個面積達500畝、廣東最大的水稻無人農場。

無人智慧農場是東源縣依托現代高科技建設省級絲苗米產業園,促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大舉措。

據悉,東源縣絲苗米產業園以國家航天育種中心、華南農業大學等為依托,建成了羅錫文院士專家工作站、農業農村部功能食品重點開放實驗室等平臺,培育了廣東兆華等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育種企業;自主研發并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的絲苗米品種達18個。目前,已在全縣建立起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絲苗米加工轉化率達85%。

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聯農帶農,是建設東源縣絲苗米產業園的重要目標任務。東源縣絲苗米產業園以絲苗米為主導產業,范圍覆蓋仙塘、順天、船塘、上莞、柳城5個鎮,規劃總面積達666.78平方公里,位于全縣絲苗米核心產區,種植面積約14.72萬畝,產量達6.5萬噸,園內絲苗米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4.5億元,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達3.6億元、9.7億元和1.2億元,成功打造“中國馳名商標”“粵字號”等農業名牌商標與特色名牌產品。

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成果豐碩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充分發揮農業多種功能,增進經濟社會效益和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選擇與路徑,也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與支撐。

東源堅持以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領千家萬戶積極參與現代農業經營,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筑牢現代農業產業提質增效之基。

據介紹,省級板栗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任務基本完成,成功帶動1.8萬農戶參與板栗種植,帶動農戶戶均增收1.05萬元。省級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科技支撐、亮牌行動、品牌建設、茶葉改造和茶園擴種等項目順利實施。省級藍莓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高效推進,完成1.3萬畝擴種任務,建成了一個年出圃優質藍莓種苗200萬株的育苗基地和一個千畝藍莓種植示范點;成立了藍莓研究中心和組培實驗室,聘請了國內知名專家提供技術指導。“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更加充盈,種植面積分別達38.3萬畝、9.5萬畝和35萬畝。

經過持續發力,東源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取得累累碩果:成功摘取了板栗、茶葉、藍莓、絲苗米4個“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牌子,位居全市縣區榜首;建立起一批以板栗、茶葉、藍莓、絲苗米等為主導產品的現代特色農業基地,建設了一批以茶葉、板栗、水果為特色產品的農業龍頭企業(共140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24家)、家庭農場(共296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5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縣級以上共166家,其中國家級14家、省級50家),輻射帶動5萬多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經營,逐步形成了產業化規劃、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成功打造了“望郎回”板栗、“仙湖”有機茶、“石坪頂”綠茶等一批名牌特色農產品。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