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帶”出美麗“風景線”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2-10-12 15:56:21 來源:河源日報

574c18d5320f78756d9f18dfe5b78ae1_1012018_001_01_s.jpg

■今年5月啟動建設的“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碧道慢行系統及東江壹號驛站已成為河源“網紅”打卡點。 楊堅 攝

0fb981833a13b8acf59c0ac2939afd7e_1012018_001_02_s.jpg

■東源縣順天鎮金史村推行數字“智理”引領鄉村治理新風尚,實現鄉村“內涵”與“顏值”雙提升。 黃贊福 攝

57b71e989f04949ea6c5de7cbd9ab948_1012018_001_03_s.jpg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 楊堅 攝

核心提示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十八大以來,東源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堅持黨建引領,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立足實際,咬定目標,苦干實干、齊心協力,匯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亮點紛呈。

近幾年來,東源以連續3次代表市參加省《鄉村振興大擂臺》比賽為契機,以賽促干、以賽爭優,集中資源力量,全力推進“詩畫田園”和“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帶”出美麗“風景線”,繪就了鄉村振興新畫卷。

成效篇 成功摘取一批國省字號金牌

近幾年來,東源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壓實縣、鎮、村三級黨政班子工作責任,強化縣委書記“一線總指揮”職責,精心組織,科學規劃,抓重點、突難點、補短板、強基礎,統籌推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持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鄉村振興工作質效更顯、成色更足。

經過接續發力,2020年以來,東源鄉鎮、村成功摘取了一批國省字號金牌:順天鎮成為全市唯一一個入列“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鄉鎮、在2021年第三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評選中唯一獲得“美麗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獎的鄉鎮,并榮獲廣東省第二屆鄉村振興大擂臺“十強鎮”稱號;上莞、順天、船塘3鎮分別榮獲全國“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上莞鎮仙湖村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澗頭鎮大往村、雙江鎮橋頭村分別獲評“全國文明村鎮”;船塘鎮被納入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點;新港鎮獲評“省級文明村鎮”;船塘鎮小水村等29個村入選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義合鎮、新港鎮、康禾鎮、漳溪畬族鄉、新回龍鎮、船塘鎮、上莞鎮分別獲評“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康禾鎮仙坑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廣東省文化旅游特色村”“廣東省鄉村振興比賽優秀村”;義合鎮下屯村獲評“2019中國最美鄉村”“廣東粵菜師傅名村”;新港鎮雙田畬族村和漳溪畬族鄉下藍畬族村入選“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船塘鎮老圍村、義合鎮下屯村獲評“省級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并被中組部列為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鄉村試點村。

亮點篇 “一帶三區多節點”新畫卷“顯山露水”

有草坪、帳篷,能吹著江風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可以徒步、騎行、垂釣、野餐;江風、竹影、漁歌、白鷺……一幅幅詩情畫意、賞心悅目的南國特有的客家風情畫卷徐徐展開。

位于東源縣城木京水電站東側江畔的“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碧道慢行系統及東江壹號驛站在今年中秋節建成開放后,就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優美的風光吸引了眾多市民攜家人邀好友前來休閑、觀光、健身,成了河源的“網紅”打卡點。

東源今年在升級建設“詩畫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基礎上,實施“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年”行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示范鎮村建設,示范引領推動全縣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規劃建設“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是其中一個自選動作與亮點項目。

“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西南起自仙塘鎮,往東北延伸至柳城鎮,全長75公里,覆蓋沿東江5個鎮(仙塘、義合、黃田、藍口、柳城)39個村莊。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一期工程,沿線覆蓋仙塘、義合兩鎮18個村,全長約23公里,精品段13公里。根據規劃,“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分為三大片區,分別是以多彩東江文化體驗為主題的“歸鄉東江”、以溫泉康養度假為特色的“云養東江”、以生態農業示范發展為重點的“稻夢東江”,其擘畫的是一幅風情萬種、多姿多彩的“一帶三區多節點”新畫卷。

今年5月,“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啟動一期工程建設。為高效推進“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東源以參加省第三屆《鄉村振興大擂臺》為契機,實行“一盤棋”統籌,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常務副組長的縣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工作專班,統攬全局、協調各方。

在推進示范帶建設中,東源堅持“六大原則”(堅持規劃先行,突出統籌推進;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分類施策;堅持主題鮮明,突出鄉土特色;堅持政府引導,突出農民主體;堅持綠色發展,突出“三產”融合;堅持建管并重,突出健全機制)、抓好“五項工作”(完善土地要素保障,護航項目落位;多渠道統籌調度資金,保障項目落地;強化招商運營,盤活帶內商業資源;建立長效管護機制,鞏固提升示范風貌樣板;加強宣傳引導,充分激發多元活力)、壓實“四個責任”(壓實工作專班工作責任、職能部門工作責任、鄉鎮工作責任和村“兩委”工作責任),整合全縣資源,統籌各方力量,采用“設計、施工和運營一體化(EPCO)”模式,確保了示范帶(一期)建設順利高效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

目前,碧道慢行系統、東江壹號驛站、審計公園等一批項目已相繼建成投入使用,“一帶三區多節點”發展藍圖已從紙上“落地”。

創新篇 推行數字“智理” 鄉村內涵顏值雙提升

8月17日,河源首家鄉村俱樂部——“和順之家”在順天鎮金史村鄉村正式投入運營。

“和順之家”是一家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的大型露天鄉村俱樂部,建有籃球場、表演舞臺、親水休閑步道、健身廣場、鄉村治理文化公園、“婦女兒童”之家、“第二課堂”創作區、“兒童天地”創作區、“有愛金史”拍照區、“圍爐夜話”暢聊區等;主體建筑由集裝箱搭建而成,設有村民議事中心、積分管理中心與商家運營中心和“和順直播間”與觀景平臺。

3月,東源在金史村開始嘗試積分制管理模式,探索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數字“智理”模式的新舉措,將各類村務和村民日常行為習慣進行常態化積分量化評比,引導村民主動配合村務開展工作來換取積分,村民可在議事中心、積分管理中心了解積分規則、管理及監督情況,并到商家運營中心兌換相應獎勵物品。

通過推行數字“智理”,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激活“大治理”,“小積分”已成為助推文明鄉風建設的“大能量”,金史村鄉村振興迸發出了無限生機與活力:家家戶戶房前屋后打掃得干干凈凈,大大小小的庭院收拾得整整齊齊,形狀各異的“小菜園”“小花園”點綴其間,令人心曠神怡……在“清潔家庭”評選活動的引領下,愛衛生講文明、守望相助觀念猶如春風一般吹進了村民的心里。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東源以推行數字“智理”為契機,全力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村莊干凈整潔提升行動,全面提升村莊宜居水平,實現村容村貌“大變身”,村村皆美、美美與共,推動鄉村“內涵”與“顏值”相得益彰、相互提升,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繪就了一幅幅“宜居、宜業、宜游,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東源畫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攀升。

截至目前,東源縣已成功打造“四小園”示范鎮1個,284個村(居)全部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推進1157個村民小組啟動“四小園”建設。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