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賦能城鄉融合發展
——廣東工業大學助力東源高質量發展紀實
■本報記者 曾敏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陳振敏
糯米酒酒糟實現綜合化處理、茶旅“藝”彰茶葉品牌設計、數字化技術支撐高密度養殖、完成1鎮10村典型鎮村規劃設計……這是廣東工業大學(下稱廣工大)與東源開展結對共建,推動雙向奔赴、合作共贏的發展成效。
去年8月,廣東全面啟動“雙百行動”,號召全省高校奔赴鄉村一線。為加快推進“雙百行動”,打造令人向往的大美鄉村,廣工大派出師生團隊超1000人次奔赴東源,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縣、鎮、村規劃建設方案,因地制宜尋求發展路徑。截至目前,2024年“雙百行動”結對任務完成率超過85%。
量身定制結對方案
讓更多鄉村受益
數十年后,各類鎮村發展的前路是什么?在廣工大師生團隊看來,擁有獨特生態資源或歷史文化資源的特色保護型村莊,或許才是最終“留下”的村莊。
8月16日,在“雙百行動”校地融合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康禾鎮村容村貌改造規劃首次“亮相”:規劃當中的河畔露營地將被打造成集休閑、觀光和體驗于一體的特色空間,青瓦白墻的農舍將進行微改造,成為講述鄉村故事的絕佳載體。
規劃建設“能講故事”的特色保護型村莊,正是廣工大師生開展“雙百行動”典型鎮村村容村貌規劃設計的初心。然而,目前特色保護型村莊普遍存在同質化現象,“小青磚小青瓦、圍墻種花”,千篇一律。“基礎性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規劃設計才能抓住鄉村的個性。”廣工大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有關負責人說,學院團隊聚焦東源的實際需求,深入推進縣城的整體城市設計、17個鎮區的建設規劃、10個典型村的建設規劃,以及4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實現了服務覆蓋東源全域。
為了早日做好東源城鄉規劃工作,碰撞更多思想火花,8月16日,廣工大與東源合作再升級,成立廣工城鄉融合發展研究院東源分院,著力推動東源縣城鄉融合發展實現新突破。
東源城鄉規劃工作結出累累碩果后,廣工大還將目光放在企業深化合作共建上,分別與太二農業、河源富馬等企業簽訂結對協議,以期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聯動校友企業家
煥發更多活力
如何進一步激發攜手共進的強大合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快出成果?
這一次,廣工大拿出了十足誠意,邀請100多名校友企業家相聚東源,參與廣東工業大學校友企業家聯盟2024“百千萬工程”產業共建大會。會上,廣工大校友企業家聯盟與東源簽訂產業共建助力“百千萬工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工大校友企業家與仙塘鎮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引導校友企業家們積極投身東源產業發展、文化建設、鄉村治理等事業。
廣工大投之以桃,東源報之以李。該縣將進一步加強要素保障、優化服務,廣邀校友企業家們前來東源投資興業,謀求發展。“去年以來,我們引進超億元優質項目30個,投資額達79.4億元,產業布局已進一步優化。”東源縣有關負責人說,東源還入選省第一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項目、省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和縣鎮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發展機遇無限,相信廣工大校友企業家投資東源不會失望。
時節蓄能積勢,大地孕育生機。在“雙百行動”這場“雙向奔赴”的行動下,廣工大結對東源成效初顯。下一步,廣工大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結合東源需求,在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培訓、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建,全力推動“雙百行動”工作落地見效,助力東源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