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將綠美生態建設與信訪工作有機結合

打造“大樹頭+”基層治理品牌

2024-10-17 11:39:52 來源:河源日報

1565d869da32dea80802183f194d39e2_hyrbs1017005_001_01_s.jpg

■東源縣委黨校“微宣講”小分隊隊員在大樹下向黨員干部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葉振興 

今年以來,東源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綠美東源生態建設與信訪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結合現有大樹頭景觀,增設必要休憩設施,積極搭建群眾建言獻策、化解矛盾的溝通平臺,并建立完善“大樹頭接訪”“大樹頭議事”等工作機制,創新打造具有東源特色的“大樹頭+”基層治理品牌,形成綠美生態建設和基層治理相融合、相促進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保護管理好“大樹頭”

搭建綠色新空間

東源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每個鄉鎮都有古樹登記在冊,目前收錄在《廣東省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的古樹共計787株。大樹頭,承載著鄉愁記憶,匯聚著家長里短,更是村民和睦相處的美好見證。

東源以大力開展“添綠添美你我他·綠美東源靠大家”行動為抓手,在持續推進全縣古樹名木的資源調查和保護管理工作,建立“一樹一檔”“一樹一碼”,確保古樹名木得到有效保護的基礎上,活化利用大樹頭這一有效載體,結合實際、實事求是選取村口或者村委會旁的大樹頭,通過小投入完善樹下基礎設施,為村民搭建協商議事、化解矛盾、娛樂休閑的綠色空間,推動形成“大樹頭”聚人氣的濃厚氛圍。

創新活用好“大樹頭”

接訪群眾解難題

東源創新活用好“大樹頭”,堅持各鄉鎮、縣直各部門協調聯動,條塊結合、一體推進。由縣信訪局牽頭,確定開展活動的鎮村,收集該鎮村群眾涉及信訪、黨建、產業發展、生態建設、民生訴求、基層治理等方面訴求,安排有關負責人到現場議事,與群眾代表面對面交流,拉近干部與群眾的距離,打造了一個黨員、群眾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獻謀獻策的便捷新平臺。

東源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頭接訪下訪,帶動縣領導同志于每月1日和15日(如遇節假日則順延至下一個工作日),輪流在縣信訪局或信訪公園、大樹下接訪群眾、現場辦公、批轉案件,變“被動接訪”為“主動下訪”,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問題。比如,縣領導同志多次在信訪公園接訪下訪,與反映訴求的群眾圍著木頭桌子面對面溝通,以“拉家常”的方式引導群眾把情況問題說出來,并現場交辦有關職能部門限期抓好整改,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據悉,自今年3月份推行“大樹頭接訪”以來,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在“大樹頭”開展接訪23次,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問題72個,化解信訪積案80宗,有力推動矛盾糾紛在源頭化解。

主動利用好“大樹頭” 

收集民意聚民智

有事大家議、有事樹下談。大樹下開誠布公,大樹下凝聚了人心、達成了共識、議出了“老”村落的“新”未來,“大樹頭議事”已成為東源利用“大樹頭”這一有效載體,大膽探索自治、德治、法治有機融合的基層治理新模式,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在實施“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基層治理成效尤為重要。東源堅持“有事大家議、有事樹下談”的原則,深入開展“樹下議事會”活動,主動邀請村民與村干部們一起圍坐在大樹下,讓村民以輕松、簡單的方式暢談自己對村內事務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問題與需求,切實打通“對人民負責”與“監督民生事項落實”的雙向通道,增強了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榮譽感,讓群眾的“金點子”變成了“真行動”,拉近干部與群眾的距離。

燈塔鎮高車村推行“說事評理會”制度,由村黨組織書記牽頭,動員村民代表、老黨員、老干部等組成評理小組,今年以來在大榕樹下通過評理議事解決公共事項12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源“大樹頭議事”這一基層治理新模式,不但打通了“對人民負責”與“監督民生事項落實”的雙向通道,切實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而且在法治的前提下,突出以“德、理、情”來化解矛盾,用老百姓的“法”處理老百姓的“事”,更是有效提高了群眾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難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識,有力推進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形成推動鄉村發展的強大合力。

    上一篇:旅游總收益近5000萬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