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聚焦九大工作重點 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

——2025年東源縣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25-02-28 10:50:58 來源:河源日報

8656e385481fcda73c47c479ea962069_hyrbs0228003_001_01_s.jpg

■在東源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現場指導市民在網上申辦事項。目前,該中心政務服務AI智能問答助手已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實現從“窗口排隊”到“指尖辦事”,從“手動查詢”到“AI秒回”。

47b150e0e7685eb823bd161e327dd76e_hyrbs0228003_001_02_s.jpg

■作為今年東源縣產業建設“大會戰”主戰場與主陣地的河源東源產業園區,目前已有一大批龍頭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規模集聚效應。

核心提示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東源發展進程中極具挑戰、極為難忘,又極其出彩的一年。這一年,東源全縣上下接續奮斗、砥礪前行,工作亮點紛呈,成績可圈可點,并成功摘取了一批省字號、國字號牌匾,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交出了一份極具含金量的“東源2024答卷”,譜寫了中國式現代化東源實踐的嶄新篇章。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布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東源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工作目標和工作思路,為實現目標任務,報告提出要做好9方面重點工作。

工作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

今年東源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進出口總額增長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工作思路

堅持穩中求進 打好“七個大戰”

工作措施

今年東源縣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圍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8”具體安排,按照縣委“1177”具體安排,打好“七個大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扎實推進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建設,當好河源綠色崛起主力軍,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東源實踐。

抓手1:聚焦興業強縣富民 擘畫“百千萬工程”“實景圖”

今年要錨定“創先”定位,緊緊圍繞“三年初見成效”目標,打好興業強縣富民“整體戰”,開展“1+2+5”攻堅行動,推動城鄉融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提升縣城綜合集聚力。抓好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持續完善縣城內聯外暢的交通路網,持續深化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整治行動,全方位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提升鎮村風貌吸引力。推動船塘鎮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建設,優化提升順天鎮典型鎮,扎實推進義合鎮、燈塔鎮、康禾鎮、柳城鎮4個鎮和40個村第二批典型鎮、典型村建設,持續推進“東江畫廊”“詩畫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帶連線成片建設,常態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三大革命”。

提升農業新質生產力。保障糧食安全,堅持產業興農,推動板栗、絲苗米、茶葉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擴容提質,力爭帶動年產值分別超3.4億元、5.88億元和12億元。開展庭院經濟試點工作,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深化拓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抓手2:聚焦制造業當家 全力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

今年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定不移實施“五大提升行動”,推動當家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提升招商引資實效。全面落實大招商優服務工作機制,積極引進一批有實力的產業龍頭和骨干企業,力爭全年引進超億元工業項目16個以上、其中超5億元工業項目2個以上。

強化項目服務保障。全面落實項目全周期服務機制,推動15個項目開工建設和15個項目竣工投產,新簽約項目開工率達到50%以上,確保工業投資完成52億元以上。

壯大主導產業集群。做強先進材料產業,推動先進材料產業園創建省特色產業園,力爭打造百億元產業集群;做優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確保全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產值超17億元;做大電子信息產業,確保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超15億元;大力發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確保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產值超19億元。

培育發展新型業態。加快“人工智能+”“數據要素×”賦能,規劃打造以數字創意等為核心的縣數字經濟產業園;探索布局低空經濟,打造特色低空產業;謀劃發展環城郊野經濟帶,推動產城融合。

抓手3:聚焦投資消費 全力激發擴大內需“原動力”

今年要用足用好用活“兩重”“兩新”等政策,打好投資消費“協同戰”,形成投資和消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擴大有效投資。推進31個省、市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完成年度投資45億元以上;做實項目前期工作,緊盯國家、省政策導向和投資趨勢,謀劃儲備一批體量大、牽引作用強的優質項目。

提振消費活力。推動萬達廣場申報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加快華豐世紀國貿中心等項目建設,力爭培育限上商貿企業10家以上。

壯大市場主體。力爭入選全國質量強縣培育庫,力爭全年新增市場主體2800戶、全國“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30戶、“個轉企”10家。

抓手4:聚焦改革創新 全力凝聚振興發展“正能量”

今年要圍繞思想再解放、觀念再更新,堅決打好改革創新賦能“突圍戰”,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切實凝聚起推動發展的磅礴力量。

持續深化重點改革。最大限度盤活國有資產,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制,有序推進縣鎮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進一步激發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就近好辦”政務服務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新模式,加強企業服務專區建設,推動228項高頻涉企事項全部入駐。

持續強化要素保障。推進“鎮事縣辦”“鎮事直辦”工作機制,穩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力爭全年盤活閑置土地超200畝。

持續推進科技創新。持續推進“國家創新型縣”建設,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力爭全年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75家以上,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以上。

抓手5:聚焦“軟”“硬”聯通 全力塑造“融灣”“融深”“新優勢”

今年要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交流合作“心聯通”,打好“軟”“硬”聯通“升級戰”,進一步拓寬高質量發展空間。

完善交通設施。配合做好長深高速擴建項目(東源段)建設,加快推進國省道項目建設,全面建成綠美環縣路,優化公路網絡體系,推進農村公路新改建、危橋改造和美麗農村路建設。

深化合作共建。加強與廣東工業大學、廣東開放大學等合作,力爭轉化科技成果5項以上;深化與鹽田區的對口幫扶協作,力爭鹽田東源共建產業園生活用紙加工項目6月建成投入使用;發揮河源東源(鹽田)科技創新中心作用,助力企業補鏈、強鏈、延鏈。

擴大外貿外資。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積極發展進口商品零售、跨境電商等業態,組織企業參加海內外展會,鼓勵和支持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產,提高利用外資水平。

抓手6:聚焦綠美生態建設 全力當好綠色崛起“主力軍”

今年要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為牽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讓綠色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

深化綠美東源生態建設。力爭年內完成林分優化提升7萬畝、新造林撫育5.84萬畝、森林撫育提升6.56萬畝,有序推進3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加快九里湖示范點“兩徑”和智慧林業系統建設,推動康禾示范點申報省級自然教育基地。

深化污染防治攻堅。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抓好大氣污染源綜合整治,縱深推進河(湖)長制,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和集中式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穩定在100%。

深化綠色低碳發展。重點推動林下種養、林下采集加工等傳統產業發展,力爭年內完成油茶新造林2.9萬畝、撫育提升1.6萬畝,培育林業龍頭企業1家。

抓手7:聚焦文化引領 全力提升樂游東源“知名度”

今年要持之以恒鑄文化之魂、強文化之基、興文化之業,推動農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讓更多人看見東源新景象、新時尚、新面貌。

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正能量產生大流量,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豐富高質量文化供給。推動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質增效達標率達80%,推動“上莞鎮新輪村追龍”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打造環萬綠湖生態圈。錨定省委、省政府賦予的打造世界級“湖泊+”高質量旅游景區目標,推動內湖、環湖、濱湖聯合發展;啟動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推動萬綠湖06號星艦基地落地。

推動農文體旅融合發展。積極打造東源縣農文體旅融合發展先行示范樣板,推動南園古村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促進露營旅游、旅游演藝等新業態健康發展,推動鄉村酒店、民宿產業向特色化、精品化和集群化發展。

抓手8: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答好群眾福祉“滿意卷”

今年要以“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的為民情懷,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主動戰”,努力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奮力推動民生事業走進群眾心里、做到群眾心坎。

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持續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各項措施,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力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500人以上。

多方位提升教育質量。力爭“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2025年順利通過省督導驗收,新建縣一幼分園、新增學位360個,啟動籌建義務教育學校2所,完成縣一小綜合樓、縣實驗中學實驗樓等建設。

多舉措建設健康東源。推動縣第三人民醫院形成服務能力、縣婦幼保健院達到二級甲等服務能力水平,5家鄉鎮衛生院、47家村衛生站達到國家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標準,打造一批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學科。

多層次健全社保體系。確保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完成10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實現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全覆蓋,力爭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60%以上。

抓手9:聚焦安全穩定 全力筑牢平安建設“防火墻”

今年要統籌發展和安全,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打好安全穩定“保衛戰”,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東源。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落實和完善地方債務監管和風險防范化解長效機制,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加快推動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守牢安全生產底線。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健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理保障體系,健全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和責任倒查機制,持續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信訪問題源頭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健全“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加快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及升級改造,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葉曉華 修碩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楊堅

■稿件統籌: 李成東

    上一篇:東源舉行2025年首場無償獻血活動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