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中央活力區項目動工
打造高新區標志性戰略區域和融灣城市窗口
○本報訊 記者 鄧燕琴 通訊員 聶燕民 白榮杰 日前,河源高新區產業配套和城建類項目——中央活力區基礎設施工程(景觀綠化)以及科技大道升級改造工程動工。
這是河源高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體現高新區發展硬實力和環境軟實力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中央活力區的建設也是萬眾期待。
河源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孫鋒,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大榮,以及其他在家班子成員,各部門副科級以上干部參加啟動儀式。
中央活力區與科技大道是河源高新區發展核心,這里將匯聚經濟、金融、科技、商務、文體、購物等高端產業要素,成為高新區標志性戰略區域、河源都市經濟重要載體及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窗口。項目建成后,園區內部的交通“毛細血管”將進一步打通,道路通達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園區中心區商業氣息將進一步濃郁,園區發展環境將煥然一新,該項目必將為園區帶來更加完善的基礎配套,為企業和員工創造更加便利、優質的生產生活條件,更加有力地推動高新區提質增效,帶動園區產城融合發展,提升園區城市功能品質,增強園區發展活力。
中央活力區基礎設施工程(景觀綠化)項目總投資約5.46億元,計劃2021年4月完工。項目位于高新區中央活力區,總用地面積為149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濱水景觀綠化空間以及中心商業區景觀空間,擬建一條環形景觀水系,水系長約3000米,寬15米—150米,上下游與東江相接?;盍^周邊道路綠化工程共涉及11條道路,道路總長約6540米;活力區沿江堤岸景觀工程岸線長約1480米,景觀面積約29.74公頃。
科技大道工程項目總投資2.33億元,計劃2021年12月完工。項目位于高新區,包括科技大道升級改造及高埔河升級改造工程,其中科技大道改造道路長2454米,建設內容包括道路路面提升、橋涵、排水(雨污水)提升、照明、交通設施、道路景觀綠化等;高埔河升級改造河長3000米,寬26.5米,升級改造內容包括河道的清淤、截污、補水及生態修復等。
據了解,兩個項目的總承包中標單位是中建八局。中建八局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作為中國建筑的“排頭兵”企業,被譽為“南征北戰的鐵軍,重點建設的先鋒”。近年來,中建八局承包建設了北京APEC、杭州G20、廈門金磚、青島上合、敦煌絲路文博會、東盟10+3等國家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場館。中建八局南方公司總經理劉熀明表示,中建八局將在全體參建單位的精誠合作下,發揮管理和技術優勢,促進項目高效快速推進,完美履約,鑄就精品,打造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標桿工程,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劉大榮表示,中建八局要嚴把安全生產關、加快項目建設、狠抓工程質量,展現央企的責任與擔當,確保項目如期竣工,把項目建成粵東西北地區一流項目,助力高新區加快打造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延伸的牽引區和引領河源發展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
今年以來,河源高新區緊緊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重大機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常委會高新區提效破局專題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開展“二次創業”,推動園區加快提效破局、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十大城市建設工程,推進“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規劃建設,加快完善園區城市要素、提升城市功能。
特別是按照市委關于推動高新區加快產城融合、推動提效破局的要求,河源高新區明確了基礎設施三年建設計劃,重點聚焦三大方面:一是推動建成區路網改造提升、新建、補斷三年全覆蓋,完成主干道(濱江大道、興業大道、科技大道等)、支路(7條)以及次干路(13條)改造提升。二是著力提升園區城市品質,加快完善濱江公園北、中、南三段,完成中央活力區以及東洲壩半島建設。三是全力補齊民生發展短板,推動大塘小學重建,高新區實驗學校宿舍工程、市人民醫院深河門診部建設;啟動新建一所一貫制學校,完成體育綜合體、圖書綜合體建設;謀劃特色專科醫院、濱江小學建設等。
今年,河源高新區與央企國企大型民企合作,EPC方式工程招標掛網項目7個,含子項目22個,總投資約70億元,今年動工項目18個。目前,濱江大道北段、濱江公園北段、興業大道南段、模具城道路改造提升、模具城臨時公園等已完工或接近收尾階段。屆時,河源高新區城市面貌將發生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