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舉行民法典輔導講座
○本報訊 記者 鄧燕琴 通訊員 周吳偉 8月17日,河源高新區舉行了民法典輔導講座,黨工委書記孫鋒等各班子成員、各級調研員參加了活動。律師謝蘭軍從民法典的前言、宗旨、基本內容、時代特色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謝蘭軍是北京市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創所高級合伙人、黨支部書記,廣東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律師協會法律共同體委員會委員,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和“權利憲章”,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系統地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實施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為推動河源高新區干部職工更好地深入學習民法典,進一步增強法律觀念和法治意識,帶頭遵守和維護民法典,黨工委特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輔導講座。
謝蘭軍律師從民法典的主要內容、重大意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深刻闡述和系統輔導。整個報告緊扣主題、脈絡清晰、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理論性、思想性、針對性、操作性都很強,是一個非常精彩的專題輔導報告,對河源高新區干部職工準確把握民法典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進一步學習、宣傳和貫徹好實施民法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