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高新區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打好生態牌——
精細化管理助力城市發展 “智慧大腦”讓城市插上綠色翅膀
■河源高新區大力投入資金建設完善環保配套,企業及園區配套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正常。圖為城南污水處理廠。
■深圳長江家具(河源)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圖為公司產品展廳。
■河源高新區近3年累計投入生態環保資金超3億元,堅定貫徹綠色發展思路。
核心提示
近3年河源高新區累計投入生態環保資金超3億元、累計完成綠化工程建設面積150萬平方米、“智慧大腦”讓城市插上綠色翅膀……近年來,河源高新區良好的生態優勢已然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如何把綠色生態優勢進一步充分發揮,并與綠色發展結合起來,將其轉化為市場優勢、產業優勢、競爭優勢,這是河源高新區“十四五”時期必須解答好的命題。
2021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更大力度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要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特別是提出要出臺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生態補償和產業引導的實施意見,這對河源加快建設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具有重要意義,對河源高新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取得新突破將起到“指揮棒”作用。
如何推動綠色發展,持續鞏固河源高新區的生態發展優勢?河源高新區各級各部門及企業家紛紛表示,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走好創新路、用好改革招、打好生態牌,推動河源高新區的高質量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打好綠色生態牌 精細化管理筑牢綠色屏障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日,記者在河源高新區看到,寬敞整潔的道路、整齊劃一的綠化帶、流光溢彩的夜景,讓人感受到詩畫般的意境。公園、綠地、街巷精致亮麗,無不展示出生態之美。
近年來,河源高新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夯實體制機制,圍繞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化環衛、綠化、交通、照明秩序,凝心聚力描繪綠色發展“生態藍圖”。
“智慧大腦”引領綠色發展。河源高新區于2020年5月啟動建設高新區智慧園區城市管理系統。項目以城市綜合管理及環境監測管理為核心,通過信息化設備的串聯,構建以高新區智慧大腦為“龍頭”的一屏可視全局的信息化平臺,實現對城市市政設施、城市事件、城市治安、城市交通、城市環保等領域的綜合管理。
垃圾分類答好綠色“考卷”。按照上級部署,河源高新區積極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已成立河源高新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并出臺了《高新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并積極與擁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操經驗的第三方公司對接,探討研究符合高新區城市垃圾分類實際情況的具體方案。
美化亮化點亮城市“眼睛”。去年以來,河源高新區進一步提升夜景景觀層次,積極解決重大民生關切,通盤解決區內道路有路無燈、有燈不亮、亮度不夠等問題。一是啟動高新區濱江大道北段亮化工程,項目已進入全面驗收階段。二是完善路燈照明,興業大道、科技大道、濱江中路路段照明設施已改造完成,實現路燈亮化100%,保證群眾夜間出行安全。三是倡議興業大道兩側各企事業單位積極投入到城市基礎建設和城市氛圍營造的工作中,大力開展本單位的燈光亮化工程,以實際行動為高新區城市發展添一把力、亮一分光,為河源高新區打造產業新城、科技新城、幸福心城作出積極貢獻。
提升“河源綠”品質 全力保衛藍天碧水凈土
生態興,則文明興。打贏環境保衛戰是貫徹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關于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對此,河源高新區有關部門加大檢查力度,指導并督促重點企業整治,交出環境保衛戰的高分答卷。
切實打好藍天保衛戰。根據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要求,河源高新區多措并舉,持續提升環境質量:一是進一步加大轄區內涉廢氣排放企業的檢查,督促企業加強廢氣處理設施的管理及維護,確保廢氣處理設施正常運行。二是指導并督促重點監管企業落實“一企一策”整治要求。目前均已通過核實評估,完成工作任務。三是做好重點監管企業的日常檢查、管理。督促企業按規范做好治理設施運行臺賬記錄、完成自行監測、信息公開、危廢管理。
全力打好碧水保優戰。一是企業及園區配套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正常,在線監控設施按要求聯網,且數據上傳正常,未出現事故性排放和停運情況。二是高水平治理高埔小河。進一步委托專業的第三方排查雨水管網污水滲漏、錯接問題。三是完善管網。一方面,完善高埔片區污水管網。另一方面,結合市政道路施工計劃,有序推進主干道管網的檢測。四是加大園區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五是建立園區地下管網探測和管理系統,并順利通過了專家驗收,進一步保障園區生態環境。
堅決打好凈土防御戰。一是督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落實土壤監測。二是通過聯系相關企業(包括已停產企業)、查閱檔案等方式,對土壤方面重點行業企業的地塊情況、污染物排放情況、周圍環境情況、地下土層及水流情況等信息進行了核實、確認。三是對危險廢物產生及經營單位的危險廢物產生、轉移、貯存和利用處置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規范,并督促按時申報,防范環境污染。四是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環境管理整治。五是加強醫療廢物監管。督促9家企業落實固廢平臺注冊及貯存規范化工作。
綠色生活氛圍濃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環境就是民生。近年來,河源高新區大力營造綠色生活氛圍,提倡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提升園區生態環境美化綠化,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新城。
大力開展生產固體廢物循環處置利用。根據固體廢物收集遵循集中運輸的原則,河源高新區設置了垃圾中轉/壓縮站4座,并在商業街、城市干道及一般道路兩側及路口設置廢物箱,在居民生活區內按服務半徑70米設垃圾箱(筒)。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站污泥進入河源市垃圾填埋場進行無害化和綜合利用處置。
提升園區生態環境。去年以來,河源高新區環境衛生、園林綠化、道路市政維修、交通秩序、集貿市場、戶外廣告、燈光亮化等整治工作持續推進,工作成效顯著。累計完成綠化工程建設面積90萬平方米,園區公交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道路清掃一律采用濕法機掃、高壓水槍清洗。園區正在開展中央商務區整體開發建設,環境衛生、綠化全面實施公開招標外包服務,區容區貌得到進一步提升。
加快推進配套設施建設。河源高新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管理”的原則進行建設,園區核心區域的道路、供水、供電、供氣、排水排污等市政建設統一規劃、一步到位,全部實現“七通一平”,建成了“三縱十五橫”道路交通路網;學校、醫院、文化、娛樂、休閑、商業、金融、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持續推出園內免費公交、市區直達公交等便民舉措。
接下來,河源高新區將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綠色發展競爭力為主線,在綠色發展規劃、綠色體系認證進一步實施的基礎上,通過發展綠色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營造綠色生活,推廣綠色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凸顯綠色生態特質,深入貫徹實施各項綠色發展舉措,將河源高新區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綠色發展示范區,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延伸的牽引區,和引領河源發展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綠色新城。
■亮點篇
綠色生態作底色 綠色發展賦動能
長江家具廠 捧回國字號“金招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切入點在于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壯大綠色產業規模。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第五批綠色制造名單進行了公布。全國入選綠色工廠公示名單的企業共有719家,其中廣東省企業共計20家,深圳長江家具(河源)有限公司成功入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據介紹,綠色工廠是工信部為貫徹落實國家《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加快推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打造綠色制造先進典型,引領相關領域工業綠色轉型,通過定期自主申報、第三方評審、省市經信局推薦、國家工信部專家論證及復核、公示等多個環節確定的。綠色工廠的評選旨在通過政府引導和公眾監督,發揮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把綠色制造體系打造成為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示范標桿,參與國際競爭的領軍力量。
綠色環保是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長江家具一直專注于環保生產,作為中國零釋放甲醛家具領導者,率先引進了環保標準新材料,在家具行業第一個提出并運用“環保工藝”制造家具。
長江家具自建污水處理廠,污水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才能排放;在長江家具的生產車間安裝有世界最先進的中央吸塵系統,極大限度地吸附粉塵;工業園區還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從自身做起。
深圳長江家具(河源)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長江家具將不斷堅持研究最新環保工藝、生產技術與材料。深圳長江家具(河源)有限公司將以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的榮譽稱號為起點,繼續加大環保投入,不斷引領行業發展,為河源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經濟發展應該是建立在優質的生態環境之上,而生態環境的建設又是一個跨越經濟、政治、社會、生態各個領域的多維系統結構,不僅涉及技術和產業結構調整,而且涉及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河源高新區將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標準、更快的步伐、更強的措施,通過發展綠色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營造綠色生活、推廣綠色理念、創新制度機制,培育壯大綠色產業“艦隊”,將河源高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示范區,以更好地全域全面“融深”“融灣”。
■文/雷宇爍 陳明明 李懷志 圖/鄧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