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高新區提升規劃建設水平
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市
○本報訊 記者 鄧燕琴 近日,河源高新區召開規劃建設工作會議,傳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關于全市城市規劃的講話精神。河源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孫鋒要求,高新區有關部門要增強做好規劃建設工作的使命感,提升園區規劃水平,引領河源高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會議指出,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靈魂在于脈絡的搭建。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三江六岸”生態城市功能廊道,既有生態功能,又有城市功能,形成城市發展的動力源泉,推動河源沿江發展、跨江發展、擁江發展。河源高新區的規劃建設要充分體現自身獨特的優勢,把自然風貌、歷史文化、現代化建設融入到規劃中,一張規劃藍圖繪到底,看準方向加快干。
孫鋒提出,當前,河源高新區的規劃戰略發展目標是打造3.0版本園區,在規劃前期就必須明確定位,要高水平推進產城融合,特別是以興業大道為軸線,一邊是產業發展區,一邊是城市活動區,既有項目落戶,又有城市配套。在深入推進園區“二次創業”發展的關鍵節點,河源高新區的當務之急是補齊城市短板,推動產城協同發展,實現“兩條腿”協調走路。打造3.0版本園區,一方面要在產業上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促進生活、生態、創新等多業態融合,納入城市規劃。
孫鋒指出,河源高新區走產城融合發展之路,必須注重產、城、人的結合,對標深圳高新區、廣州開發區、東莞松山湖、蘇州新加坡工業園等先進標桿,不斷改善園區環境,建設環境優美的花園城市,吸引優質企業和頂尖人才流入,營造人口聚集的生活氛圍,全面塑造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產業新城、現代都市。
目標是引領,規劃是方向。孫鋒指出,規劃的重要性在于能夠引領城市戰略高度和區域影響力,引領城市建設品質和吸附力,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人口聚集、人才匯集,引領作用貫穿于經濟社會的各方面。
經過18年的艱苦創業,河源高新區實現了鳳凰涅槃,走到了展翅高飛的關鍵節點,在產業規模、科技創新、人才聚集、政務服務環境等方面處于全市領先地位。未來,河源高新區打造城市新形象,要立足長遠,找對標、趕先進、借外力,看準方向加快干,建設河源的“南山區”,打造產城融合的示范區,盤活閑置低效空間,促進城市經濟滾動升級。
河源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鄒元濤、鄧彬斌,高新區國土規劃建設局、環保和城管局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