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國家高新區召開項目落地、項目建設和企業服務督辦會商會
當好園區企業“服務員”
○本報訊 記者 鄧燕琴 特約記者 聶燕民 通訊員 黃瑩 近日,河源國家高新區召開每周一次的項目落地、項目建設和企業服務督辦會商會,對在產企業遇到的問題和提出的訴求,進行個案研究、逐項解決、每周推進,當好園區企業的“服務員”,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園區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河源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駱世文,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志中參加會議。
會議聽取了有關部門對新落戶未動工、在建工業項目、投產工業企業的問題收集和解決情況匯報。金宣發科技項目是廣東金宣發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在河源購地增資擴產、打造生產基地的重要項目,該公司反映項目用地內有村道。會議上,公共工程中心提出了“新建濱江大道南段和高新大道連接并取代原有村道”的解決措施,同時明確施工和完工時間。
會議要求,各部門要全力以赴掃除項目落戶建設的“攔路虎”,變“事后整改”為“提前介入”,主動對接、積極協調、真正解決問題,助力新落戶項目加快動工、在建項目加快投產。
會議指出,良好營商環境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是軟實力和硬環境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肥沃土壤。“要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家的事來辦,要把看似平常的事當成重要的事來辦。”駱世文強調,河源國家高新區各部門要站在企業的角度,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增強主人翁精神,實現從“政府思維”向“企業視角”、從“被動”向“主動”的轉變,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優質服務;要主動過問、尋找解決辦法、換位思考,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嚴作風,推動解決企業問題,推動項目盡快建成達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河源國家高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主動上門聽企業訴求,真心實意幫企業解憂,讓每家企業感受到河源國家高新區服務的溫度和熱度。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開展網格化管理,班子成員、調研員、各部門負責人,深入企業、車間、工地開展走訪調研,了解企業、員工遇到的困難,聽取訴求建議,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設立企業服務辦公室,對投產企業的涉企事項,如求助類、咨詢類、建言獻策類等,進行造表登記、分類辦理,對每個事項的具體內容、企業訴求、收集時間、涉及網格、職能部門、辦理情況、辦理進度進行明確。對于通過網格、商會、協會等各種渠道收集匯總的涉企事項,河源國家高新區大力實行服務企業服務閉環管理工作機制,集中高效化解了一批問題,對短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分層分類、集中研判、限時辦理。
據介紹,企業服務閉環管理工作分為小閉環模式、中閉環模式、大閉環模式,確保事事有反響、件件有著落。小閉環模式即為各網格收集的涉企事項,由各網格主動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調解決,解決后將事項及辦理結果報企業服務辦公室登記備案;各網格不能解決的涉企事項,由網格報企業服務辦公室負責協調處理。中閉環模式即為部門層面無法解決的涉企事項,由承辦部門報對應的分管領導協調解決;對于責任不明確或跨部門的涉企事項,由企業服務辦公室報分管領導研究明確承辦單位。大閉環模式即為涉及重大決策的涉企事項,報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研究解決。
舉例來說,在小閉環模式中,微藍智能科技(河源)有限公司提出1000萬元的融資需求,河源國家高新區財政局在了解企業即將獲得科技企業認證的情況后,告知企業可以積極申請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并協助企業提前準備申報材料。廣東昌茂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因企業擴大產能,增加企業用工人員,需要河源國家高新區協助解決員工子女教育問題。河源國家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幫助該企業解決相關員工子女教育入學問題,告知相應的辦理流程和需提交的申請資料,確保跟蹤服務直至企業員工子女順利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