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高新區

河源國家高新區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

厚植沃土興產業 奮楫揚帆譜新篇

2025-03-20 10:20:17 來源:河源日報

d3ee7bcea360a8755d49170a794c14cb_hyrbs0320004_001_01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白鷺島公園里花團錦簇,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

78aeaf9b70291c7369e69432c9a5d922_hyrbs0320004_001_02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兩館一中心”,成了市民休閑“充電”的好去處。

bb9bfe0dabb37e2f5f26e0426be8ed9d_hyrbs0320004_001_03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推動園區產業聚鏈成群,全力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

核心提示

全面實施簽約動工和聯合驗收專班流程化改革,創新“一會三專班”“拿地即開工”“驗收即試產”機制;依托全省“一網通辦”平臺和登記注冊系統,打造“零成本起跑”新生態;啟用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小程序,主動收集企業訴求,實現了問題“園內收集、快速解決、閉環管理”;大力推進高企培育工作,出臺人才服務管理辦法……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潤物細無聲。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持續為營商環境加碼賦能,圍繞助力企業發展,深化政務增值服務改革,在項目建設提速、創新生態構建等領域靶向突破,打造定制化、套餐式、模塊化服務“組合拳”,厚植園區產業發展沃土,多項指標領跑粵北地區,實現以高質量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高效循環發展新模式。

2024年,河源國家高新區推動電子信息、水飲料及食品、機械與模具三大主導產業聚鏈成群,園區榮獲2023年度火炬統計工作先進單位、省五星級服務園區,入選首批廣東省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市、區、鎮);在2023年度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獲優秀等次,居粵北地區首位;成功創建省級食品飲料及水經濟特色產業園區。

強力推動主導產業鏈式發展

今年2月27日,廣東芯友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區共建產業園舉行開業儀式。該公司主營產品為基于面板級封裝的電子元器件、模塊、模組產品等,其在半導體先進封裝細分賽道的Fan out PLP方向,已積累十余年的技術沉淀與行業經驗。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是高新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推動產業建設“大會戰”的生動實踐。

2024年,河源國家高新區三大主導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401.2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新賽道加速起勢,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正式投入運營,華勤技術項目一期竣工投產、二期加快建設,美晨通訊等骨干企業穩產增效,推動西可通信拓展無人機等新業務,卓翼科技等產品業務向高端化、智能化延伸,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協同共進;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取得重大突破,中儲糧項目開工建設,白象食品項目主體建設已完工,農夫山泉三期、華潤怡寶、紫泉飲料等項目竣工投產,水經濟產業園配套設施持續完善,食品深加工園區、預制菜集聚區加快建設,榮獲2項省級試點;機械與模具產業穩中提質,喬豐科技、愛康保利管道、金三維模具等項目順利投產,龍記金屬、華益盛等骨干企業穩產增產,模具加工中心、配套中心與交易市場等產業功能配套平臺加快建設。

以龍頭企業帶動重點產業鏈發展,大力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讓優質項目“卡位入鏈”。當前,高新區正強化產業集群的基礎配套和承載能力,促進產業配套化、集群化、鏈條化、生態化發展,串企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完善政策體系激活發展活力

去年12月,《河源國家高新區人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園區認定的持卡人可在政務服務、商事登記、稅務服務、人才入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服務、創新創業服務、“候鳥”交通補貼、住宿服務、醫療衛生服務、休閑娛樂服務等11項內容中享受相關政策待遇,持續提升園區人才服務水平。

這一政策的出臺,不僅是為當前園區人才謀福利,更是將引才“磁場效應”持續釋放,推動實現四方人才與園區高質量發展“雙向奔赴”。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先后印發高新區“人才飛地”建設管理辦法、高新區人才服務管理辦法,推動“河源國家高新區(華南理工大學)人才飛地”“人才聯絡站”順利完成掛牌,加快培養和聚集產業技術創新高端人才,全市制造業人才集聚地加快打造。2024年新增省市各類科研平臺9家,積極落實科研助理崗位394個,完成預期目標的197%,獲工信部通報表揚。

同樣,河源國家高新區的招商方式也在創新推進,如在全市率先實行“基金引領,招商落地”資本招商新模式,積極對接“高研值、高技術”的創新型及專精特新項目,通過基金股權投資方式,完成對千農科技等項目戰略性投資共745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約2億元,預計帶動項目落地投資超過20億元。

此外,河源國家高新區還從招商機制、數改、技改等方面下功夫,持續完善園區政策體系,及時將新注冊企業納入服務范疇,宣傳惠企政策,展現高新區筑巢引鳳的決心,給予企業發展信心。

多措并舉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如何?”“周邊配套設施怎樣優化?”“企業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在河源國家高新區召開的“周一會商督辦會”上,與會人員聚焦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難題,精準發力,迅速協調各方資源,為企業排憂解難。

“一會三專班”項目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是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招,該機制作為核心樞紐,發揮著強大的指揮調度功能。“大中小閉環+網格化服務”機制將高新區劃分為多個精細網格,以“黨建+網格化”的方式為企業提供黨建指導、政策解讀、業務輔導等服務,充分連接黨心民意,確保企業及時了解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協助企業辦理行政審批手續,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密切關注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通過精細化的服務模式,企業服務實現了系統化全覆蓋,眾多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得到及時響應和解決,大大提升了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同時,河源國家高新區積極推動傳統的“單體評估評價”轉變為“整體評估評價”工作,由政府出資開展整體評估,針對節能審查、水土保持、氣象及雷電等審批業務開展的區域評估工作,通過統一前置評估,有效避免了企業重復評估,直接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尤其為企業提供了實質性減負支持,節省了時間和經濟成本。“拿地即開工”政策為入駐高新區企業“早開工、快建設、速投產”帶來顯著利好,形成了簽約一批、動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良好局面。據統計,捷美瑞、玖鑫、新九州、紫泉飲料、愛途箱包、白象食品等項目在建設期的平均成本節約超過50%,工程效率提升一倍,項目提前6個月驗收達產,充分釋放出了政策的實施效能。

要素保障全力助企“輕裝上陣”

今年大年初六,河源國家高新區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華勤項目二期)就已復工,園區內車輛穿梭,機器轟鳴聲不斷,施工隊伍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建設。

當前,河源國家高新區正加快標準廠房建設步伐,按照現代化、智能化的標準設計建設,配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以滿足不同企業的生產需求。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第一階段已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華勤項目二期定制化廠房建設加快推進,模具加工中心首期4.5萬平方米的廠房主體建設已全部完成。高新區還積極推動出臺工業廠房開發經營、分割銷售管理、工業物業產權分割及分割轉讓不動產登記工作等政策,為工業物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堅持“周調度、月督查”機制推進跨江融合發展,會同江東新區及市直有關部門主動作為、緊密配合、高效落實,首期1、2、3、4號地塊征拆工作基本完成,積極推進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高新區將資金投入高成長性的經營性項目,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放大資本金效應,帶動銀行投資用于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模具加工中心項目。

為解決企業用工問題,河源國家高新區通過健全深河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運行機制、定期舉辦校企合作座談會、積極推動成立政校企合作辦班等方式,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搭建起企業與院校之間的人才對接橋梁,并針對企業用工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合作策略,確保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據統計,2024年,成功推動成立政校企合作辦班9個,協助企業招聘員工超7000人,推動河源中高職院校學生在高新區企業實習實訓和就業超2000人,推動25家企業融資11.59億元,推動企業申報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超8億元。

增進民生福祉彰顯“高新溫度”

綠樹繁花、芳草茵茵、江水漣漪、白鷺翩飛……春日里的河源國家高新區百花齊放,為園區增添一份別樣活力。

去年,河源國家高新區“兩館一中心”正式對外開放,成了不少市民新的“打卡點”。該圖書館實現了藏、借、閱一體化的全開放服務模式,讓園區職工、群眾在“家門口”就可感受“詩與遠方”,享受“書式”生活。

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縱十路建成通車、成立廣師大河源教育集團、推動市人民醫院高新區門診部開展24小時急診診療服務,舉辦2024年河美共贏籃球聯賽高新區大區賽暨興業惠民嘉年華系列活動……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按照產業所需、科學有序、適度超前的原則,構建宜業宜居生活環境,確保開發建設到哪里,配套設施就覆蓋到哪里,持續改善民生,推進體育健身與實體產業、美食文化、工業旅游等深度融合,讓園區企業員工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不斷提升。

■組稿:本報記者 王亞嬌 特約記者 李曉 聶燕民 張立 通訊員 劉夢莎 謝彥 ■攝影:本報記者 鄧宇權

    上一篇:全力做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