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城東街道:
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 奮力打造城市發展龍頭
■城東街道東環學府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位于城東街道轄區的碧桂園學校校園風景
■建設中的河紫花園小區項目
■城東街道高樓林立,城市配套完善。
■城東街道代表著江東新區的“門面”,是展現江東新區顏值和氣質的重要窗口。
核心提示
城東街道位于江東新區西北部,毗鄰市中心城區,東南接臨江鎮,西至東江東岸,北靠東源縣仙塘鎮,是江東新區城市建設和功能拓展的主戰場和展現新區顏值氣質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城東街道緊扣市委、市政府賦予江東新區“作為河源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的主戰場、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戰略定位,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充分利用好“一主兩副四節點”城市空間發展格局中心城區的地理優勢,圍繞江東新區“三點三帶四組團”發展布局,加快與粵港澳大灣區在城市功能、產業布局、交通設施等方面的深度對接,全力推進土地房屋征收、城市規劃建設、社會民生事業等各項工作,奮力打造江東新區城市發展龍頭。
堅持以黨建為統領
全面筑牢基層基礎
推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關鍵在黨員干部。城東街道始終堅持把黨員干部隊伍自身建設作為班子建設的重中之重。
城東街道堅持以理論上的清醒保證政治上的堅定,嚴格落實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制度,真正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講政治擺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并貫穿始終,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決策部署。
城東街道著重強化班子成員聯系村(居)責任,扎實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十九屆五中全會等專題培訓,推動黨的理論扎根基層、深入人心。堅持從嚴管理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扎實推進“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健全理論學習、機關管理、應急值班等制度,嚴格按照制度管人管事,干部隊伍作風明顯好轉。
在凝聚隊伍人心方面,全面落實干部各項政策性待遇,在工資調標、住房公積金和社保醫保等事關干部切身利益方面堅持全程公開、公正、透明,主動接受監督。積極開展談心談話,建立了經常性談心談話制度,班子成員之間、班子成員與干部職工之間經常性溝通思想、交換意見、征求建議,有效增進了隊伍間團結協作,增強了全局觀念和團隊意識。
城東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文梁表示,將堅持“把抓黨建作為最大政績”這一理念,切實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扎實做好城東街道黨建工作,著力推動城東街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守護人民生命安全
筑牢防汛安全防線
為切實做好“龍舟水”防汛工作,5月31日,城東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及河紫路社區干部職工聞“汛”而動,對河義路學校背后及水上新村危房居住的人員進行避險轉移。
當天,街道干部與社區干部實地指導居住危房的群眾轉移到社區,并通過與居民積極溝通,掌握具體情況后,將受威脅人群4戶10人均安置到酒店。
防汛期間,城東街道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落實防汛期間24小時輪班值守制度,加大對居民住房、道路、低洼地等易受洪區域的隱患排查力度,嚴防房屋坍塌、道路沖毀及其次生災害的發生。
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背后,是城東街道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的真實寫照。
發揮黨員帶頭作用
引領經濟和社會發展
城東街道將黨建工作融入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城鎮化、人民日常生活等項目中去,強化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城東街道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凝聚疫情防控工作強大合力,建成4個中網格、29個小網格、163個小小網格,對轄區內的群眾進行全覆蓋的排查,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加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輿論引導和防控宣傳,全面細致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確保村(居)排查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確保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確保企業復工復產安全有序。
在推進城市開發建設方面,城東街道圍繞江東新區開發建設大局,以攻城拔寨的勇氣,攻堅克難,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破解了多年來制約城市起步區建設發展的瓶頸,推動起步區征拆工作取得新突破。截至上個月,城東街道共征土地約328.7萬平方米,房屋3382棟、建筑面積54.8萬平方米,遷墳1697座,為新區項目建設提供用地保障。其中,麻竹窩片區更是僅用59天時間完成了59萬平方米用地,以及鳳凰灣西側路、江東十一路、江東十路、規劃三路、規劃四路、規劃五路、規劃六路等12條道路的征收。城東街道創造的“江東速度”有力地支撐了新區城市發展速度。
高速發展的城東街道是江東新區都市經濟發展的“龍頭”,是展現新區顏值和氣質的重要窗口。短短4年時間,城東街道作為新區城市起步區承載地,已建成東江東路北段、八條市政道路、建設大道延伸路、碧桂園學校、職院南路等15個重點項目;建設大道、新河紫路、中駿大型綜合體等22個重點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
在民生事業方面,城東街道不斷完善服務保障。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完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4個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積極參加市、新區級道德模范和新鄉賢評選,充分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集中做好低保、五保、臨時救助、大病救助等工作,居民生活保障得到提升。嚴格落實安置政策,保障退伍軍人權益。計劃生育、婦女兒童、工會、共青團、殘疾人、衛生事業得到持續加強。
城東街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把城市起步區最核心、最好的地段拿出來,用來安置勝利村、和平村、河紫路社區的老百姓,同時安置房也隨著新區城市發展帶來了經濟效益方面的顯著增值。2020年,勝利村實現年人均分紅800多元,按計劃目標,該村將努力在3年內實現年人均分紅達到8000元。
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今年3月12日,城東街道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新區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精神,對城東街道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行全面動員部署。
今年4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提升黨員理念、激發黨員干部活力、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城東街道機關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前往江東新區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館參觀學習。
循著百年黨史的軌跡,黨員干部逐一參觀了“序篇、光輝歷程、東江波濤、飲水思源、發展蝶變、感恩奮進”六大板塊的展覽, 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宏大背景、歷史卷軸;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所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偉大功績。當瀏覽到江東新區紅色革命遺址和東江流域的革命事跡時,黨員干部更是備受感動與鼓舞。
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集體黨課。讓黨員干部既深入學習了黨史,又進一步錘煉了黨性,也激勵大家以更高昂的工作熱情、更積極的創新精神、更敬業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工作中,為城東建設發展添磚加瓦。
堅持以廉潔為底線
全面深化從嚴治黨
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城東街道堅持以加強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為抓手,建立黨員干部教育、監督和廉潔自律工作的長效機制,著力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為推進街道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提供了政治保證。
查擺糾改“四風”問題入手,城東街道堅持鏡頭不換、力度不減,堅決整治文山會海以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堅決整治“三公”經費開支過大,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整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在不折不扣落實中央規定的同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實際確定專項整治“自選動作”,有什么問題就整治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做到現實問題和歷史遺留問題一起解決,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一起解決,進一步提升了干部隊伍的服務形象。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氛圍,城東街道牢固樹立清正廉潔的思想作風,堅持帶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和道德防線,自覺執行《黨章》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等黨規黨紀,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防止跑冒滴漏,守住底線邊界。堅持把干部監督貫穿于干部培養教育、日常管理等各個環節,對新任職的、試用期滿的、不擔當不作為的三種干部進行談話,對領導干部特別是思想和行為上有滑坡的干部進行提醒談話,及時教育引導,切實筑牢領導干部勤政廉政的思想基礎。
■組稿/本報記者 張平 特約記者 俞俊翔 通訊員 鄒紅香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