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精神激勵干群前行
龍川縣貝嶺鎮上盤村災后重建展新貌
■上盤小學后山已建起護坡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記者 曾俊霖
12月的龍川縣貝嶺鎮上盤村安靜祥和,但在去年6月,我市接連遭受“6·10”“6·12”特大洪澇災害,多個鎮村不同程度受災,上盤村是其中的受災村之一。如今,在抗洪精神激勵下,實現災后重建,上盤小學學生安全上課,村道平坦,鄉村美化了,村民過得舒心。
學校后山山體加固
不再擔心滑坡危險
近日下午,記者走進上盤小學。遠處望去,學校后山的山體已被綠色網布覆蓋,幾名工人正在安裝護欄。在校長袁新煌的引路下來到教學樓后方,透過綠色網布可以看到,擋土墻、排水管等設施一應俱全,教學樓原來的木窗已更換成鋁合金窗戶。袁新煌說,學校后山崩塌工程已完工,不用再擔心山體滑坡了。
受去年特大自然災害影響,龍川縣共162所學校出現不同程度的山體滑坡、圍墻坍塌、教學設備受損等災情。上盤小學是龍川縣受災最嚴重的學校之一,該學校有3個教室墻壁被沖塌,教育教學設備嚴重受損。
“去年6月13日中午,學校后山就開始崩塌了。”袁新煌說,學校有60名學生,幸虧當天中午已經放學,學生們都回家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災情發生后,學校停課3天。“當時后山還沒排險,教學樓還不能使用,只好把學生安置在廚房、戶外停車棚、村文化站復課?!痹禄驼f。
隨后,學校開始排險,清理土方,在去年秋季開學前,保證部分教室正常使用。袁新煌說,從去年7月12日開始,就天天在學校值班,配合施工單位監督清理土方工程,督促施工單位在去年秋季開學前完成工程,確保學生正常開課。
去年秋季開學當天,上盤小學如期順利開學。學生們在熟悉的校園中,與伙伴們迎來新學年。學生劉銳說,學校后山崩塌了,我們在校外復課,都擔心新學年不能順利開學。后來,學校如期開學,我和同學們又能在校園里一起學習了。
學生復課了,學校的建設還在進行。去年11月,上盤小學教學樓修復完工,12月,教學樓教室全部投入使用。今年1月,后山崩塌工程治理項目動工,目前已完工。
抗洪精神刻在石上
點綴鄉村銘記歷史
學生復課了,為了讓學生和當地群眾銘記那段歷史,上盤村、米貝村等新修建的村道、橋梁上,擺放著一些刻有河源抗洪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石頭。這些石頭“扮靚”了鄉村,也記錄了洪水肆虐時那段觸目驚心的歷史,激勵著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銘記歷史,銳意進取,積極投身建設鄉村。
這些石頭取材于上盤鎮大家門自然村受災點,當地政府經過考慮,就地取材挑選50塊大石頭打磨刻字,形成了鄉村景觀。村民李成青說,看到選用這些石頭刻字,群眾看了心里歡喜,也能聯想到受災的嚴重性,想到國家對受災人民的關懷。
龍川縣貝嶺鎮黨委書記鄒偉周說,我們用這種方式,弘揚貝嶺在戰勝“6·10”“6·12”特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在抗洪搶險救災過程中,用初心和生命凝結的新時代河源抗洪精神,激勵全體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人民群眾永遠銘記黨恩,永遠跟黨走,積極投身災后重建和鄉村振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