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龍川縣委員會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認真履職、擔當作為,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
建言資政凝聚共識 雙向發力共謀高質量發展
■2月19日,政協第十一屆龍川縣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
核心提示
2022年,政協龍川縣委員會把握好“獻策機構”“聚力機關”“協商平臺”角色定位,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提質增效,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主動融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團結帶領政協委員積極建言資政、履職為民,為推動幸福和諧美麗龍川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集智聚力獻良策,共謀高質量發展。對于今年的政協工作,2月19日召開的政協第十一屆龍川縣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了部署,提出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守正創新,團結奮斗,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共同唱響 “經濟大合唱”,著力助推龍川高質量發展,為不斷開創幸福和諧美麗龍川建設新局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龍川篇章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2022年工作亮點
加強政治建設 確保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
一年來,龍川縣政協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在縣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堅持重大工作、重要事項向縣委請示報告制度,及時主動向縣委報告縣政協黨組的年度工作情況,年度工作計劃經縣委確定后實施,始終堅持政協履職與黨委政府同頻共振,黨政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智慧和力量就凝聚到哪里。不斷探索 “兩個全覆蓋” 的實現形式,引導全體委員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凝聚全體委員的共同意志,確保政協工作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把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工作重心,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學習研討、帶頭講黨課、帶頭開展工作調研、帶頭到基層宣講,并通過召開專題培訓、理論研討、輔導報告、推送權威學習文章等多項舉措,確保對中共二十大精神學習在全縣政協系統實現全覆蓋。
踐行協商民主 積極建言資政
過去一年,龍川全縣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充分發揮凝聚智慧、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認真履職盡責,提出一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建議,推動辦成了一批人民群眾滿意的實事好事,助推龍川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立足發展,積極開展協商議政。2022年,龍川縣政協通過全體會議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道路交通建設、城市規劃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科教文體衛發展等人民群眾關注的民生短板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廣泛協商。對鄉村振興、問題樓盤涉穩化解、依法治縣等事關龍川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開展議政,提出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創新實施政協委員意見建議“直通車”制度,圍繞《關于推動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省直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重點老區蘇區工作方案》兩個文件,開展專題協商,并將協商議政成果整理成55條建議報縣委、縣政府決策參考。
圍繞中心開展協商調研。聚焦生態環保、鄉村振興、依法治縣、問題樓盤涉穩化解等方面的工作,政協第十一屆龍川縣委員會組織專題視察、專題調研,形成了相關調研視察報告提交縣委、縣政府,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促成了系列民生實事得到有效落實。
圍繞民生熱點開展民主監督。持續抓好民主監督員監督工作,推薦7名各界別委員擔任縣稅務局特邀監督員、 縣委政法委特邀執法監督員、 縣檢察院特邀檢察員等,促進了有關單位和部門改進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支持委員參與法律修訂、重大案件審理、部門公開、“龍川好人”評審等活動,推動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
圍繞提案辦理開展參政議政。龍川縣政協堅持把提案辦理和了解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縣黨政主要領導、政協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工作制度,推動8件重點提案辦理落實。引導委員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經濟社會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點、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深入基層、加強調研,精心撰寫提案。積極加強與縣督查室的聯系,通過“回頭看”抓好提案辦理承諾事項的落實工作。據統計,縣政協十一屆一次、二次會議期間共收到提案99件,經審查立案95件,立案辦復率達100%。通過提案辦理,推動了一些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
履職為民 持續推動民生改善
2022年,政協第十一屆龍川縣委員會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順應人民期盼,獻利民之策,出惠民之力,傾心增進民生福祉,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方面貢獻政協力量。
龍川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積極參與掛鎮聯系工作,助力龍川平安穩定發展。縣政協機關充分發揮南部發展組團指揮部辦公室的作用,助推南部發展組團項目謀劃推進等工作;積極履行駐鎮幫鎮扶村牽頭單位職責,助推紫市鎮鄉村振興工作實現良好開局。助力開展“7+2” 百日攻堅行動,發揮政協專門協商作用和政協委員的社會號召力,持續將攻堅行動引向社會、深入推進。助力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協助黨委政府強化常態化防控措施,積極參與穩產穩崗、保障供應等工作,委員所屬企業在穩崗中新增就業崗位200多個。
值得一提的是,龍川縣政協積極參與防汛救災及災后復產等工作。去年汛期期間,按照縣委統一部署,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下沉一線,吃住在鎮,督導掛鉤鎮開展防汛救災、群眾轉移安置及災后復產等工作;及時發出倡議書,動員政協委員及機關干部積極投身防汛救災工作,并號召政協委員、社會各界人士為防汛救災捐款捐物獻愛心。據縣相關部門統計,共計收到捐款300余萬元,捐贈物品價值400余萬元。
建強協商機構 提升協商實效
2022年,龍川縣政協積極弘揚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充分發揮人民政協“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積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廣泛聯系和動員各界群眾凝心聚力,聚合同心同德謀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拓展與各民主黨派人士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加強與在龍川的各民主黨派人士、工商聯、新階聯、知聯會、無黨派人士的經常性聯系溝通,增進團結聯誼,促進合作共事。重視辦理各民主黨派人士及無黨派人士提案,及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各民主黨派人士和無黨派人士圍繞鄉村振興、醫療衛生、經濟發展、交通路網改造升級等內容,提交提案32件。
拓展與界別群眾和社會各界的聯系聯誼。樹牢聯系服務群眾理念,鼓勵委員就近就地做好群眾工作,切實當好黨的政策宣傳員、思想政治引領者、界別群眾貼心人。建立與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溝通聯絡機制,把更多的人團結在黨的周圍。加強與港澳地區委員聯系交往,走訪在龍的港澳企業,助力排憂解難。組織部分少數民族委員參加政協各項活動,強化學習交流,促進民族和睦。加強與兄弟政協單位、外地委員、各地龍川商會的聯誼溝通,聽取委員和社會各界對龍川發展的意見建議,推介龍川優質營商環境,促進龍川與外界的交流。拓展與縣黨政部門和鄉鎮政協組織的協同聯動,探索建立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聯系指導鄉鎮政協工作制度,不斷提高政協履職效能。
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政協工作質效。著力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把學習政協政策理論、政協章程和業務知識作為履職的“必修課”“常修課”,持續 “充電賦能”,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調查研究、聯系群眾、合作共事 “四種能力”,提升履職水平。強化對鄉鎮政協工作指導,有效增強政協工作的整體效能。深化模范機關創建,提升了縣政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水平,為政協履職提供高質量保障。
2023年工作部署
筑思想之基 答好人民政協與黨同頻共振的政治答卷
全面貫徹黨的創新理論。2023年,龍川縣政協持續把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持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全體委員在學習中深刻認識政協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
牢牢把握黨的主張。堅定不移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緊跟龍川縣委部署,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各領域,做到觀察問題站穩政治立場、謀劃工作把握政治大局、推動履職追求政治效果,確保政協方向始終正確。
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新時代政協黨的建設,更加突出和發揮好政協黨組在政協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人民政協始終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確保人民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砥礪前行。
強議政之能 答好人民政協實現一線作為的發展答卷
按照“高起點謀劃工作、高質量調查研究、高水平建言獻策”的要求,靈活運用常委會會議協商、提案協商、界別協商、專題協商等形式,緊扣龍川“4+1”主導產業發展布局、挖掘消費潛力、綠美龍川生態建設及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強縣促鎮帶村、打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龍川樣板、共同富裕等重點課題開展工作,組織開展專題協商議政活動,努力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龍川實踐和龍川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提出更多有分量、可操作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 “三個重要”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圍繞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龍川篇章一起來想、一起來干,積極走訪并發動各地龍川商會、企業家委員參與家鄉建設,匯聚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著力助力龍川高質量發展。
彰為民之情 答好人民政協參與基層治理的民生答卷
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助推實現更高水平“民生七有”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運用專題調研、專題視察、提案督辦、政協委員意見建議“直通車” 等多種形式問計于民、求智于民,為龍川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促進共同富裕方面謀良策、 獻良方。
發揮人民群眾和黨委政府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號召及組織委員積極參與縣委書記、縣長“面對面” 解決群眾 “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為黨委政府高效解決相關問題提供精準建議;積極推薦、大力支持政協委員參與各類監督活動,推動工作部署轉化為實際成效,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惠及人民;進一步落實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掛鎮聯系和政協機關履行南部發展組團指揮部辦公室及駐鎮幫鎮扶村牽頭單位職責等工作,在助推龍川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政協作為。
堅持人民政協始終與人民同行。廣泛發動政協委員和各參加單位關注和重視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積極參與扶危幫困、捐資助學、志愿服務等社會公益活動,深入基層傾聽呼聲、反映訴求、紓困解難,努力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政協就在身邊。
聚人心之力
答好人民政協畫好最大同心圓的思想答卷
深化與各民主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 健全縣政協領導與各民主黨派人士、 工商聯、 新階聯、知聯會和無黨派人士聯系制度,拓寬與人民團體的交流渠道,為他們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搭建平臺。
持續發揮界別作用,完善健全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機制,健全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機制,發揮其在新產業、新業態中的積極作用,把黨的號召更好地轉化為各界人士的共識和行動,為龍川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貢獻力量。
在講好龍川故事中傳播龍川好聲音。通過 “走出去、請進來”積極走訪外地政協委員及各地龍川商會,宣傳龍川當前工作重點,推介龍川優質營商環境,更大程度地統一思想匯集力量。充分發揮港澳委員 “雙重積極作用”,為港澳人士在龍川創新創業創造條件,全力找出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最強正能量。
固履職之本
答好人民政協適應時代要求的形象答卷
加強制度化建設。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制度,積極探索強化政協委員責任擔當制度、專門委員會工作制度,不斷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水平。加強委員隊伍建設,持續打造一支 “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高素質政協委員隊伍。加強對鄉鎮政協聯絡工委的指導,更好發揮鄉鎮聯絡工委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化解基層矛盾中的作用等方面進行更多有益探索。
加強政協 “學習型、服務型、奮進型、廉潔型”機關建設。持續增強學習意識,讀好“政治書”“業務書”“紀律書”,堅持在政治上跟黨走,工作上創一流,廉潔上做清流,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機關干部隊伍;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強化效能意識,發揚工匠精神,高效辦文辦會辦事,推動政協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優秀提案(8件)
1.《關于建立龍川一中教育集團的提案》
提案者:吳志榮委員
2.《關于開展龍川縣兩渡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的提案》
提案者:盧松茂委員
3.《關于本土企業強強聯合 提速龍川經濟的提案》
提案者:縣工商聯界別
4.《關于對我縣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增效提升的提案》
提案者:縣政協經濟委員會
5.《關于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增強招商引資競爭力的提案》
提案者:曾海珍委員
6.《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縣知識產權工作的提案》
提案者:陳建委員
7.《關于改造鎮中路 解決學校門口路難行的提案》
提案者:古洪峰委員
8.《關于加快推進邊遠農村道路生命防護工程建設的提案》
提案者:吳小英委員
■組稿:本報記者 陳小玲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黃璐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制圖: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