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龍川縣

龍川縣加快構建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挺起工業脊梁 奏響發展強音

2023-12-25 17:35:00 來源:河源日報

fdaccc699f850fdff918253e36e27c52_hyrbs1225006_001_01_s.jpg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a6e49e9ebabe27b4e749ec9488359f3b_hyrbs1225006_001_02_s.jpg

■廣東邁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1200噸中國最大拉蒙機設備,實現了大型蒙皮拉形裝備國產化,解決航空蒙皮裝備“卡脖子”技術問題。

ec624c849c749d9c88f1388d9c67555a_hyrbs1225006_001_03_s.jpg

■蓬勃發展的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

核心提示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財富之源、就業之本、發展之基。深冬的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工廠車間飛速運轉的流水線、建設工地上的轟鳴聲,匯聚成發展的“戰鼓”,響徹龍川大地;簡化開辦企業手續、減少收費事項;用網絡“跑路”代替企業“跑腿”,厚植營商環境沃土,為龍川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挺起工業“硬脊梁”,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今,放眼龍川,日新月異的工業園、落地生根的重大項目、技術先進的生產設備……龍川大地處處涌動著蓬勃的朝氣,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培養產業龍頭 建設百億產業集群

12月16日,走進廣東邁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邁諾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捆捆碩大的密閉鋼索,工人們熟練有序地拿著工具對不銹鋼進行切割、折疊、成型、組裝。

龍川堅持制造業當家,做活縣域經濟。今年以來,該縣統籌縣級財政資金1600多萬元,支持獎勵制造業企業做強做大。在該縣強產業“二十條措施”支持下,邁諾公司已成為龍川首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我們不斷投入設備和工藝研發,吸收科技人才,累計申請專利200余項。”邁諾公司運營總監胡任憑說,為給產品量身打造生產基地,第三期工業廠房建設將投資約3億元,將有力地提高產能產量,持續做實做優做強。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邁諾公司通過產學研創新,承接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大直徑高強耐候索應用技術與示范”項目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高強輕質合金鈑金成形關鍵裝備研制與應用”。其中,全國行業最大的無模多點成型機及1200噸中國最大拉蒙機設備成功研制,將服務于中國大飛機C919、高鐵、建筑、輪船等外表皮,實現了大型蒙皮拉形裝備國產化,解決航空蒙皮裝備“卡脖子”技術問題。

為助力企業扎根龍川、深耕龍川,龍川獨創將政務服務功能前置到生產最前線,在工業園區設立獨立的招商服務中心和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紓困解難。落戶于此的邁諾公司就在這良好的營商環境下茁壯成長,從超高層大跨度金屬幕墻到密閉結構鋼索、橋梁鋼索,從數字化金屬多點成型裝備、飛機及高鐵蒙皮拉蒙裝備、碳纖維部品部件的研發生產到新能源業務板塊,邁諾公司不斷地突破傳統邊界,在創新中發展。

“我們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更新設備、提供高品質產品、更好地服務市場,預計明年銷售18億元,同比增長100%,為本地新增稅收和促進就業,以強勁的發展勢頭為龍川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胡任憑說。

在位于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廣東瑞邦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東瑞邦)生產車間,多臺生產設備正在有序地生產。據介紹,該公司專注不干膠印刷機、電腦式商標印刷機等研發生產,1月—9月,企業工業產值為1620.3萬元。目前,該公司正在與全球最大的軟件和伺服提供商——德國力士樂公司合作開發數碼模切機及搬運機器人,其中數碼模切機產品技術指標全球領先。

歲末,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內的河源市聯懋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建設項目建設進入尾聲。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正式投產,是一家集電解液及其相關材料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一期現有設備經改造后年產能已達到1萬噸,1月—7月總產值1.1億元,同比增長91.56%。二期項目計劃在縣產業轉移園建設總投資2億元、占地約30畝,聯懋科技園正式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年納稅3億元。

廣東邁諾、廣東瑞邦等企業的飛速發展,是龍川加快“4+1”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1月—10月,龍川縣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25.77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目前,龍川縣“4+1”主導產業中現代輕工紡織、建筑工業、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已分別形成10億元、20億元、50億元的梯度發展格局。

在“4+1”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大布局”中,龍川縣電子信息產業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已初具規模,產業定位明確。1月—10月,龍川縣電子信息產業產值50多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產值的45.25%,一批先導性、引領性、拉動性強,并能帶動產業結構調整的大項目、好項目不斷落戶龍川。

推動企業技改 賦能企業“智造”

12月15日,走入中建電力建設服務(廣東)有限公司(下稱中建電力)的企業技術中心,15名技術人員正在忙碌著。

該企業負責人王康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在龍川有關部門的推動和支持下,中建電力建立了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為企業創新發展插上了翅膀。據介紹,中建電力的主導產品為綠色建筑鋼結構產品。中建電力建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后,進一步加大科研力度,致力推動環保鋼結構產品的技術創新,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8項。

同樣,廣東名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名格光電)也是一家高科技企業,擁有一批研發偏光片的高端技術人才。名格光電負責人彭金華說,名格光電將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開發車載偏光片等創新產品。

在龍川,像中建電力、名格光電這樣聚力技術創新的企業還有很多。今年以來,龍川縣采取多項措施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推動4家企業成功申報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推動全縣10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其中4家完成5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完成技改投資7.17億元,同比增長299%。

今年以來,龍川縣共推薦17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其中15家企業通過省科技廳專家網評,預計今年底全縣高新技術企業將達48家。同時,龍川縣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全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雙向奔赴 首創“反向飛地”概念

說起龍川縣的經濟發展,值得濃墨重彩書寫的是在全省首創“反向飛地”概念。

所謂“飛地經濟”,是指兩個相互獨立、經濟發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區打破原有行政區劃限制,通過跨空間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兩地資源互補、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區域經濟合作模式。

“飛地經濟”發展模式打破了區域擴張的傳統方式,為經濟發達地區突破土地資源約束、拓展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布局,顯現產業的集聚功能和集約效益,同時通過共享共用優越的區位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一流的服務環境,促進土地合理規劃、高效利用,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2月28日,廣東省首個“反向飛地”園區——河源龍川(寶安)科技創新中心揭牌,兩地由此實現了從“單向飛地”向“雙向飛地”的轉變。該中心利用寶安區的人才、區位、資金等優勢,解決龍川本地企業整合創新資源能力弱、推進科技創新成本高等問題。同時,推動有意向落戶深圳寶安的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等高端項目落地科創中心,生產基地落地龍川縣,建立“前店+后廠”“總部+基地”“研發+生產”“創新+孵化”寶龍產業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奮力打造為龍川企業“融灣出海”的橋頭堡、寶龍共育未來企業的加速器、寶安新型對口幫扶協作的示范點。

對于這一創新舉措,深圳北大科創園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鄧仲明認為,深圳有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但用地空間有限,采取“深圳總部+龍川生產基地”模式,可以很好地發揮發達地區與山區各自優勢,補齊各自短板。

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業入駐該中心。這一“孵化在深圳、轉化在龍川”的產業招引和培育新路徑,實現山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向奔赴,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的區域合作共贏新路。

重大產業項目紛至沓來 持續打造產業高地

12月12日,來自深圳的袁先生再次來到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實地了解自己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今年,袁先生聯合其他股東在工業園投資1億元建設一家體育設備生產公司。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他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十分有信心。

龍川縣全力提升服務質效,營造舒心創業、安心發展的優良營商環境,讓每一位投資商專心創業,這既是企業家紛紛來龍川投資的重要原因,也是龍川打造工業強縣的根基所在。

今年,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新開工建設項目11個,投資總額超18億元;建成新投產項目13個,預計全面達產后工業產值超16億元;籌備建設項目18個,投資總額超50億元。

如今的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客商投資的沃土。政策紅利疊加資源優勢,為到龍川縣投資興業的企業帶來了充分保障和更多可能性。

“4+1”主導產業的布局,為高質量招商引資奠定基礎和前提。龍川縣招商方向直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和橫琴、前海、南沙的優質產業轉移,龍川縣委、縣政府多措并舉宣傳推介龍川的優勢、產業、政策、服務及發展態勢,主要領導帶隊招商,對重大項目、重點客商親自談、親自招、親自服務,縣直相關部門圍繞重大項目認真履職、全力服務,形成強大合力,有效促進項目洽談和落地。

憑風借力,以招商落實項目;破浪前行,以投資帶動發展。近年來,龍川縣組織招商人才走出去,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積極對接資源、謀劃項目,采用開放性思維和高效服務,為龍川代言。龍川切實按照“企業為尊、項目為王、畝均效益”的招商策略,嚴把項目準入關,通過“走出去,引進來”“以商引商”“鄉賢招商”“政府招商”等一系列舉措,招引優質項目落戶園區。同時,龍川縣聚焦主導產業,積極對接“4+1”主導產業的國內外品牌企業,通過招引補鏈延鏈強鏈企業,持續培育產業鏈條,提高園區產業集聚率。

另外,龍川努力提升服務企業能力水平,持續完善園區企業“網格化”服務制度,由園區領導包片掛鉤服務企業,定期到訪企業進行深入交流;將企業家所提的訴求、困難列入清單,以清單明任務、解難題,做到精細化管理,確保每家企業有人跟,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建設、生產等方面的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持續開展“園區免費公交”“健康體檢進企業”“園區籃球杯”等惠企利民活動,增強企業和園區工人的歸屬感。

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經濟強。展望未來,龍川縣將持續做好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工作,聚焦“4+1”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產業培育培優,進一步強壯產業筋骨,突出重大項目和重點產業輻射帶動作用,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把構建現代化產業集群作為主攻方向,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組稿:本報記者 蘇勇軍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劉睿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