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龍川縣

龍川縣全力推進平安建設,夯實龍川平安之基

守護萬家燈火 提升群眾幸福成色

2025-01-21 10:40:56 來源:河源日報

88d4565207b228e745f823e9fe1f805c_hyrbs0121004_001_01_s.jpg

■龍川縣佗城鎮依托獨特的姓氏宗祠文化資源,創新性打造“祠堂議事”平臺,促進了矛盾糾紛的快速解決,促進一方轄區的平安與和諧穩定。

image.png

■龍川縣堅持打防管控,織密公共安全“保障網”。

80adf5861ff078ad2c8546a06548703c_hyrbs0121004_001_03_s.jpg

■龍川縣加大鎮綜治中心建設力度,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核心提示

全縣各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8.94%;“平安直聯”活動解決民意訴求74件;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0.3%,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8.9%;開展法治教育課357場次、受教育學生達10萬余人次……

過去一年,龍川交出了一份成果豐碩的“平安答卷”,用一組組數據將“平安”二字沉淀在如常歲月中、映照在萬家燈火里,以“平安底色”提升群眾“幸福成色”。

成績的背后,是龍川守護社會安定、人民安寧,護航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2024年,龍川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推進平安建設的重要抓手,持續深化“1+6+N”工作體系建設,一以貫之織密基層治理“服務網”,多元協同打好基層治理“組合拳”,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龍川,全縣政治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為龍川高質量發展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抓好年初安全生產

確保春節歡樂祥和

1月13日,龍川縣委工作例會召開,聽取安全生產、“1+6+N”等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龍川提出,各級各部門要增強維護安全穩定大局的責任感使命感,全力防范重點行業領域重大風險。要結合網格化智慧管控體系建設,持續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結合“7+2”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常態化落實交通安全“龍九條”、森林防滅火“十條措施”、周三平安夜訪、“周五交通整治”,深化“7+2”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成果,全面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對于春節期間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龍川要求常態化落實交通安全“龍九條”,針對人流、物流、車流急劇增加、重點時段路段道路交通管控壓力增大等情況,全面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和交通執法,強化“兩客一危一貨一面”等重點車輛安全監管,嚴格治理“三超一疲勞”,依法打擊各類非法營運等行為,為群眾創造安全暢通有序的出行環境。

另外,用火安全也是平安龍川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冬春森林火險等級高的情況,龍川要求加強火災隱患排查治理和防火宣傳,嚴格返鄉人員進山游玩、燃放煙花爆竹、野外燒荒取暖、生產用火等火源管控,加強高火險期間專業隊伍備勤值守及撲救物資機具、車輛保養,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夠迅速響應、高效處置。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增強群眾防火意識。強化應急值守和應急處置,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和信息報告制度,確保科學、高效處置各類安全事故。

國泰民安,是民之所盼。平安穩定,更是龍川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龍川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平安龍川建設牢牢抓在手上,走好風險防范、隱患排查、打擊整治“三步棋”,努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今年以來,龍川縣開展系統防范化解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全縣共出動檢查人員4400多人次,檢查企業(場所)1000余家,排查發現新增安全隱患470多項,整治710多項(其中復查整治260多項)。常態化開展“周三平安夜訪”,上一周共出動檢查組76個,檢查場所276家,發現并督促整改火災隱患72處,清理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1處。召開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全縣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及春運等工作,縣公安、交通部門開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夯實道路交通安全基礎。

連續四年開展專項行動 防范化解安全風險隱患

平安,是龍川縣黨委政府給全縣人民的莊嚴承諾。每逢華燈初上,行走于龍川的大街小巷,可見街頭閃亮的警燈與萬家燈火交相輝映。民警輔警、網格員、志愿者夜巡的鏗鏘步伐,為市民增添了一份踏實。

耕耘安全生產“責任田”。今年年初開展的安全生產行動,是龍川縣第四年開展系統防范化解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該縣以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落實落細各項安全穩定措施,堅決防風險、除隱患、補短板,確保全縣安全形勢平穩可控、社會局面持續穩定,為龍川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扎實開展治本攻堅行動。2024年,龍川縣印發了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制定了任務分工清單和推進路線圖,圍繞“九大行動”56項任務,抓緊推進各項攻堅任務落地見效。持續落實縣領導“一定時一隨機”“龍九條”“雙路長制”“三級預警”“消防安全周三夜查”“周五交通秩序整治日”等常態化工作機制,持續鞏固“7+2”百日攻堅成果。2024年,全縣累計出動檢查人員29萬人次,檢查企業(場所)59965家(處)次,排查整治隱患20640項。全縣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加大行業安全監管力度。制定印發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方案及任務清單,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持續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對全縣非煤礦山企業開展安全檢查,發現一般隱患7條、復查整改7條,隱患整改率達100%。對危險化學品管控更加精準,采取“執法監管+專家服務”模式,分步驟對全縣危險化學品企業進行全覆蓋安全隱患大檢查大整治工作。對工貿行業監管更加完善,對全縣金屬冶煉、粉塵涉爆和涉及有限空間作業等企業開展了日常檢查和專項執法檢查,責令整改隱患273處、完成整改273處,有效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

穩步推進應急能力現代化。深化網格化智能管控體系建設,將全縣24個鎮劃分為360個大網絡、1623個小網絡,完善網格分區,明確網格巡查范圍。持續構建“網格+”志愿服務模式,將餐飲、燃氣企業500名員工納入網格安全志愿者體系,壯大網格志愿力量。2024年,全縣共開展網格綜合巡查761818次,同比去年上升76.31%,新錄入風險要素39639個,實現對各個重點行業領域數據全覆蓋,風險動態管控,進一步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多元聯調聯處 點亮美好生活

龍川結合實際,進一步整合基層黨建、綜治、消防、林業、應急等各類網格,細化成1773個綜合網格,優化網格運行機制,形成多部門參與合力,推動六方聯動,構建多元聯調聯處模式,不斷激發基層治理活力,切實把矛盾問題防范在前端、化解在源頭、消除在萌芽。

推動政法部門主動融入。建立法院調解平臺與鄉村、社區、網格對接工作機制,匯聚基層自治組織、網格員、調解員、志愿者等多方社會治理力量,與法院共同參與社會矛盾“前端”就地發現、就地調處、就地化解。建立檢察院領導掛鉤包片和檢察官掛點聯系鎮綜治中心工作體系,實現全縣24個鎮綜治中心檢察官掛點聯系“全覆蓋”,落實好信訪接待、人民調解、法律服務、司法救助、心理疏導等工作。建立法律顧問圩日值班制度,發揮村(社區)法律顧問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強基層法律知識宣傳、完善便民服務功能,提高涉法涉訴案件處結率,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強化“粵平安”云平臺信息化支撐。依托“粵平安”云平臺,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及風險隱患排查、重點群體巡查走訪等工作,推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流轉以及重點群體關注管控工作信息化。今年以來,全縣依托“粵平安”云平臺,上報網格事件3.89萬件,辦結3.87萬件,辦結率為99.5%。

發力多元共治,基層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以基層“小平安”筑牢社會穩定“大平安”。

“平安直聯”有成效。縣四套班子成員主動帶頭開展“平安直聯”活動,聚焦消防安全、平安穩定、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傾聽群眾心聲,解決民憂民困。縣直政法單位及信訪局班子成員、各鎮班子成員采取掛點直聯、夜訪直聯等方式下沉到村(社區)一線,實現基層治理由“群眾上訪”變為干部“主動下訪”,“一攬子”接訪、處理群眾訴求,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能。2024年,全縣累計開展“直聯”活動435場次,干部走訪接待群眾1264人,收集意見建議127條,解決民意訴求74件,化解矛盾糾紛58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9件。

政群溝通渠道更暢通。龍川創新打造“龍川民聲通”書記縣長信箱,以直接通過“龍川民生通”書記縣長信箱反映訴求,切實打通黨委、政府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去年,“龍川民聲通”書記縣長信箱共收到群眾來信723封,已回復和辦理672封,正在處理49封,辦理率達93.0%。

矛盾糾紛化解能力有效提升。依托縣、鎮綜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平臺,實現信訪、調解、仲裁、訴訟、法律服務等資源力量整合,以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為目標,切實做到為民辦事、為民解憂。去年,全縣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608宗,調解成功1591宗,調解成功率達98.94%。

創新開展社會治理。縣人民法院建立法院調解平臺與鄉村、社區、網格對接工作機制,受理訴前調解案件2086件,結案2017件。縣人民檢察院認真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受理涉法涉訴案件10件,三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率達100%。縣公安局建立“一村(格)一警”工作機制,社區民警全年有效處置警情512起。縣司法局建立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律師圩日集中值班制度,去年全縣值班律師共服務總數7148件次。

強化共建共治共享。創新推動網格志愿騎士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圍繞“社會矛盾糾紛”“治安違法犯罪”“安全隱患”等,發揮快遞員等新業態群體走街串巷的工作特點,協助網格員動態收集和反饋基層信息,排除安全隱患,逐步構建依靠群眾、群防群治的生動局面。

抓好平安建設,基層是關鍵,既要善堵漏又要善疏導。龍川聚焦精細化管理,把“基層”作為平安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打造“鶴鶴來”“祠堂議事”等調解品牌,建設了“麗家園”積分管理機制,以基層“小平安”筑牢社會穩定“大平安”。

打造“鶴鶴來”調解品牌。鶴市鎮充分發動“五老一賢”、退休黨員等10余名老同志成立調解委員會,創新打造“鶴鶴來”調解室,推動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2024年,“鶴鶴來”調解室成功調解糾紛共計32起,調解率高達95.8%,贏得了轄區群眾的廣泛贊譽。

“祠堂議事”矛盾糾紛化解見實效。佗城鎮依托獨特的姓氏宗祠文化資源,創新性打造“祠堂議事”平臺,由鎮綜治中心牽頭,會同鎮司法所、派出所、人大代表及專業律師等多方力量,深度參與村民議事。2024年,佗城鎮通過發揮姓氏文化力量調處矛盾糾紛30宗。

“麗家園”積分制,激發基層平安建設活力。通衢鎮玳峰村推行落實“麗家園”積分制管理新模式,積極發動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化解等鄉村治理工作。參與鄉村治理工作可獲得對應積分,積分達到50分以上可兌換大米、食用油等物資,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用“小積分”撬動鄉村治理“大動能”,進一步提升村民自治能力,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村民們矛盾少了,相處更和諧了。”不少村民表示,實施“麗家園”積分制以來,玳峰村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提升,村民參與弘揚文明新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愈發高漲,治安警情也明顯減少。

群眾在哪里,“平安建設”宣傳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目前,龍川全縣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24個、實踐站357個和實踐點70個,實現縣、鎮、村三級100%全覆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已成為“平安建設”宣傳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陣地。

■策劃:鄒靜 劉豪 甘國科 劉偉東 ■統籌:陳小玲 鐘劍銳 盧志勇

■組稿:本報記者 林梓楷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鄧峰 劉睿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馮曉銘 楊堅

    上一篇:全力打造現代化縣城示范樣板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