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源城區

中共源城區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建設綠色崛起現代化樞紐城區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源城實踐

2025-01-17 11:24:16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記者 李建華 林梓楷 特約記者 呂鵬 日前,中國共產黨河源市源城區第八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2024年工作,全面部署2025年工作。

會議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澳門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審議了區委常委會2024年傳達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況、抓黨建工作情況的書面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河源市源城區第八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決議》。

會議指出,做好全區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8”具體安排,按照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推動經濟持續穩中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現代化樞紐城區,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源城實踐。

會議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決戰收官、“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也是“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大考之年。區委決定,繼續開展“作風提升年”和“攻堅落實年”行動,全面從嚴抓作風,持之以恒抓攻堅,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水平、實現新突破。

要突出“融灣”“融深”,強化經濟體制機制改革牽引作用,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立健全協同發展模式,構建推進改革落實閉環機制,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有效。

要突出“百千萬工程”,加快提升鎮域承載力、加快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加快推動典型培育提質、加快推進綠美源城生態建設、加快促進資源要素導入、加快促進社會力量賦能,推動城鄉發展更加協調。

要突出制造業當家,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集群,深入實施“拓空間”行動,深入實施“大招商”行動,培優育強重點企業,推動產業實力更加強勁。

要突出穩增長促消費,鞏固發展傳統商貿業,加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布局新服務業態,推動商貿和服務業態更加繁榮。

要突出公共服務提質增效,加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文化強區建設,推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要突出平安源城、法治源城建設,扎實推進依法治區,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推動社會大局更加平安穩定。

要突出全面從嚴治黨,永葆對黨忠誠政治本色,構建堅強有力組織體系,建設敢為善為干事隊伍,推動政治生態更加清朗。

會議研究部署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按照本次會議工作安排,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以“穩”應變、以“進”固穩,推動經濟向上向優向好發展。

會議要求,要聚力全域全面“融灣”“融深”,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帶動,優化營商環境,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進一步提升改革開放水平。要聚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全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提升耕地保護和糧食保障能力,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深化城鄉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持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和治理能力。要聚力推動制造業升級增效,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推動主導產業集群增量有新提升,特色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培育壯大有新提升,園區載體平臺競爭力有新提升,招商引資和工業投資質效有新提升,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有新提升。要聚力提振消費,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拓展消費空間,打造消費新場景,豐富文旅體產品供給,大力促進服務消費,持續釋放消費增長潛能。要聚力擴大有效投資,全力抓好重點項目以及園區、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擴大投融資渠道,提升項目投資量、實物量、工作量。要聚力推進綠美源城生態建設,深入開展綠美源城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堅決打好“三大保衛戰”,營造綠色低碳發展生態,把綠色潛能轉化為發展動能。要聚力財政科學管理,狠抓收入組織工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深化財政管理改革,提高財政資金資源配置效率。要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加強民生兜底保障,深入實施民生工程,持續優化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要聚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范,筑牢公共安全防范屏障,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源城、平安源城。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