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激活文旅融合發展“新引擎”
○本報訊 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薛宇航 黃鸝鳴 近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陀螺,在萬綠湖風景區龍鳳島的展演吸引不少游客圍觀。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展演活動,推動非遺項目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東源以開展“非遺年”系列活動為契機,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激活文旅融合發展“新引擎”與“新動力”的一項創新實踐。
今年以來,東源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深化文旅融合發展,著力建機制、搭平臺、塑品牌,聚焦“五個領域”,加快推動文旅產業回暖復蘇,全面促進文旅市場活起來、火起來,力爭全年實現旅游接待總人次增長7%以上、旅游總收入增長7%以上。
非遺文化旺人氣。東源以開展“非遺年”活動為契機,推進非遺進景區,從4月開始,每月組織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大學生表演隊到景區開展客家山歌等非遺專場展演,讓非遺在景區得以保護、傳承、推廣,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推進非遺進農村,利用各種節日,鼓勵開展春節漳溪畬族鄉汶水塘捕魚節等農村地方特色活動,讓非遺“活”起來,帶動人氣“旺”起來;抓好非遺項目申報,力爭全年新增5個縣級非遺項目、5名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形成1—2個非遺傳播品牌;打造非遺研學基地,在縣科技文化中心建設非遺研學體驗館。
文旅融合添活力。東源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生態文化、移民文化等資源,大力推進“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按照“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的工作思路,指導南園古村網紅咖啡館等景區(點)、民宿加大宣傳推介,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標;力爭今年建設河源首家“水岸果樹”大型無動力樂園,打造集農耕文化、高端露營、兒童拓展等于一體的農文旅綜合體,實現文化市場和旅游市場蓬勃發展。
景區創建提品質。東源以A級旅游景區創建為抓手,進一步加強景區建設和管理,創新業態亮點、提升景區層級。全力推進萬綠湖風景區爭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力爭黃龍巖景區下半年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加快推進蘇家圍·東江畫廊國家4A級旅游景區整改提升,持續發動南園古村等條件成熟的景區、鄉村旅游點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力爭年內新增國家3A級旅游景區1個以上。
精品旅游創特色。東源堅持規劃引領,致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精品旅游新載體。力爭9月底前完成全縣旅游資源普查工作,科學布局康養度假等特色旅游業態;致力精品創塑,將紅色文化等資源串珠成鏈,推動“客家古韻·東江詩篇之旅”等4條旅游路線申報2023年“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路線,打造休閑康養鄉村旅游新樣板。
民宿發展立品牌。東源圍繞市場需求、游客需求,全域布局、多點發力,積極探索具有東源特色的民宿發展新路子。開展東源十佳民宿評定工作,培育一批示范民宿;謀劃設計東源民宿品牌IP,統一LOGO形象標識;堅持差異化發展,加大品牌民宿精準招商力度,打造一批不同主題特色的創意民宿,力爭年內打造特色化鄉村旅游民宿點5個以上、招引3個以上民宿項目落地;引導和鼓勵具有一定收入規模的民宿個體經營戶申請登記為企業,推動民宿納統;加大龍頭民宿培育,推動民宿精品化、產業化、集聚化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