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廣州大學生暑期實踐 探尋東江水路歌

2023-08-21 09:54:09 來源:河源日報

63165985de308c8ce84e7508fdfe45a5_hyrbs0821003_002_01_s.jpg

■廣州新華學院的“尋路東江筑夢非遺”社會實踐隊隊員前往源城區源南鎮河紫路水上新村尋訪“前水上居民”,了解東江水路歌。 受訪者供圖

“惠陽河水白茫茫,穿對草鞋就上江。七女有情來相會,水口井中結鴛鴦……”在源城區源南鎮河紫路水上新村的一幢小院里,傳出一陣悠揚的歌聲。

暑假期間,廣州新華學院的“尋路東江筑夢非遺”社會實踐隊(下稱實踐隊)走訪源城區源南鎮河紫路、江東新區古竹鎮、臨江鎮等地,開展了為期13天的“東江水路歌”調研之旅,將其調研內容進行視頻記錄、錄音和歌詞整理,獲評2023年廣東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全國重點團隊。

從零基礎到熟練傳唱 他們始終在路上

實踐隊的12名隊員來自全國各地,沒有一人會講客家話。盡管出發之前,他們已經做了不少前期工作,但來到河源時,還是一頭霧水。“指導老師吳良生給了我們一個方向,就是到河紫路社區居委會求助社區干部,尋找‘前水上居民’。”隊長劉思媛說。

現年78歲的陳貴興曾是水上公社的船隊隊長,手下管理著五六十艘船。“我從小就跟隨父母出船,他們都很喜歡唱東江水路歌,耳濡目染中,我也喜歡上了。”他說,對于常年行船的人來說,水路歌不僅是出行指南,也是生活調味劑。

循著線索,實踐隊一路尋訪,江東新區古竹鎮、臨江鎮亦是他們的探訪之地。從1首到10多首,他們收集到的東江水路歌詞越來越多。聆聽老人們的哼唱,東江水路歌的旋律不斷深入隊員的心里。“我是山東濰坊人,之前聽不懂客家話,這段時間下來,我都學會唱東江水路歌了。”隊員于沐炫說。

整理調研成果 助力東江水路歌傳播

實踐隊考證出了一份較為完備的惠陽到老隆河段的水路歌歌詞注釋版,以便大眾理解與傳播。

“三洲小嶺人和順,細女出來杠檳榔。” 劉思媛舉例,三洲、小嶺均為地名,“杠”為“迎”,“檳榔”則是“賓郎”,大概是指男方家里來的賓客。

此外,他們還舉行了一場東江文化交流座談會,對水上公社、水上小學、水上民俗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并整理成匯報材料。

吳良生表示,接下來,他們將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陳菊芬教授以及源城區文化館合作,對東江水路歌進行深度整理,用音樂劇的形式將其搬上舞臺,讓更多的人熟知東江水路歌。

(本報記者 曾敏)

    上一篇:?大學生暑期三下鄉齊繪多彩鄉村畫卷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