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進一步強化醫療器械產業質量監管
保障群眾用械安全 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期召開的全市醫療器械質量安全監管會議透露,去年我市在開展醫療器械質量安全提升、專項領域整治、創新綜合監管、法規科普宣傳、業務能力培訓、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共檢查企業2180家,責令限期整改151家次,責令停業經營企業1家,注銷經營許可證12張,標注備案憑證27張,檢查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1家,檢查一、二、三級醫療機構覆蓋率100%,有效地消除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全市未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和次生性安全風險,確保了全市人民用械安全。
2024年,我市醫療器械監管將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科學把握安全與發展、監管與服務、風險與責任、體系與能力的關系,按照“風險管理、全程管控、科學監管、社會共治”的工作原則,深入開展醫療器械監管工作,聚焦安全風險隱患、強化重點產品監管、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完善監管工作機制,努力實現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監管效能有效提升,市場環境持續優化,監管體系和機制持續優化,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按照“講政治、強監管、保安全、促發展、惠民生”工作思路,進一步強化醫療器械全鏈條、全過程、全生命周期質量監管,切實落實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監管責任,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用械安全。
徹查違法線索 嚴控風險隱患
按照《河源市2024年醫療器械生產監督檢查實施方案》要求,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對無菌和植入性、國家創新產品等高風險產品,以及醫用防護、集采中選、醫療美容、輔助生殖、青少年近視防治等社會關注度高的產品將進行重點監管,深挖徹查違法線索,嚴控風險隱患。
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對全市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開展全覆蓋全項目檢查。其中,對國家集采中選產品于3月底前完成全覆蓋全項目檢查;對省級集采/省際聯盟集采中選產品和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對象,9月前完成全覆蓋全項目檢查;對轄區內2023年國家、省、市抽檢不合格企業要開展全覆蓋全項目檢查,此項工作于10月底前完成;醫療器械注冊人委托生產的監督檢查于9月底前完成全覆蓋檢查。
據悉,年底前,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對轄區內經營企業主要負責人、基層監管人員開展全覆蓋培訓,督促企業按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按時完成自查報告和上報2023年度“兩品一械”年度醫療器械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數據。同時,將加強重點品種、重點企業、重點環節的監管,并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全面防控質量安全風險。
強化日常監管 提升監管效能
強化醫療器械使用單位日常監管,提升執法效能,全面推進嚴格規范文明執法。轉變執法理念、改進執法方式,推行服務性執法、柔性執法,依法推進輕微免罰、“首違不罰”,實現執法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扎實推進“粵執法”平臺運用,加強協調監督,不斷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做好案件工作督辦和業務指導,積極探索“案前指導、案中把關、案后評查”的案件監管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辦案程序和執法行為,確保案卷的合規性。加強交辦案件跟蹤督辦,確保案件流轉有痕、去向明確,并及時掌握案件辦理進度,提高交辦案件的辦理質量和效率。提高執法隊伍綜合素質,用好執法稽查“云課堂”,組織開展執法業務培訓課堂。
開展專項整治 保障用械安全
開展相關領域醫療器械整治工作。根據《廣東省2024年相關領域醫療器械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全面加強體外診斷試劑和避孕套、醫療美容、青少年近視防治、輔助生殖類醫療器械、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測能力和整治力度。
突出重點,做好各項專項整治,務求取得成效。持續深化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著力打擊重點違法行為,加大非法渠道購進藥品、非法制售醫美藥械、一類醫療器械非法添加、化妝品虛假宣傳生產等違法行為的執法辦案力度,完善重大案件、跨區域跨層級案件線索協同辦理機制,深入推進“網絡監測、行、刑三方貫通協同”打擊藥品網絡銷售違法犯罪新機制。
市市場監管局強調,要結合省、市2024年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及不良事件監測等環節的年度檢查計劃、方案以及專項整治工作的有關要求,加大部門協同聯動力度,聚焦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重點環節,明確執法工作目標,對全年“兩品一械”違法案件及移送公安案件進行督導,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嚴格執行國家藥監局、省藥監局有關醫療器械監管的工作要求,有序開展各項工作。(本報記者 張偉燕 通訊員 戴小茜 黃志華)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