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河源奮力打造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2024-08-08 11:33:42 來源:河源日報
■河源理工學校機器人實訓室,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操。


近年來,河源以創建廣東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為契機,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和制造業當家,立足本地產業發展需求,聚焦“1+3”產業集群培育,推動實施中職教育產教融合“6621”專項行動,進一步創新產教融合模式,加強人才精準供給,賦能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河源現代職業教育新體系,為河源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示范區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入選試點城市  河源產教融合按下“快進鍵”

今年3月,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市正式出臺《河源市中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6621”行動計劃(2024—2026年)》,為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加快形成中等職業教育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拉滿弓”。

2022年,廣東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名單公布,河源成為11個試點城市之一。按下了河源產教融合“快進鍵”,讓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真正成為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目前,我市已有20家企業納入省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儲備庫;河源市推進建設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2所,建設省級“雙精準”示范專業5個,申報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及實踐中心項目建設3項;協助本地企業申報專利61項,申報各級各類課題65項,共建省級工程中心12個,市級工程中心20個;本地實習實訓基地近180個,技術改造64項,全市年均培養技能人才1.5萬人,為本地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對照產業需求  加快與本地經濟聯動發展

產教融合是將教育與社會需求、產業需求掛鉤,實現教育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與價值鏈的有機銜接。

為此,我市職業教育全力對接河源電子信息產業、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生態旅游產業、現代高效農業等“五大產業”,有效對接“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靈活調整優化職業院校招生專業,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相契合。

與此同時,我市根據本地產業需求,積極推動高水平職校建設、專業群建設和省“雙精準”示范專業建設。如河源理工學校、河源市職業技術學校全力建設高水平中職學校;河源理工學校重點打造電子商務和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群,河源市職業技術學校重點打造計算機應用專業群;著力推動河源市衛生學校“護理”“藥劑”、河源理工學校“電子技術應用”“汽車運用”、河源市職業技術學校“幼兒保育”等省“雙精準”示范專業建設。

目前,全市高職院校招生專業覆蓋14個專業大類,建有6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全市中職學校開設應用電子與信息、醫藥衛生、裝備制造等13個大類57個專業,建有省級“雙精準”示范專業5個,基本對接河源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焦產教融合  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

產教融合要將教育和企業緊密聯系起來,這需要一個能連接企業和教育的紐帶。2023年12月,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由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在內的136個成員單位組成的河源職業教育集團正式成立,肩負起政校行企之間的橋梁作用,開啟了河源產教融合的新格局。

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為主線,河源市積極打造政校行企命運共同體及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目前,在相關部門支持下,我市職業院校與相關企業牽頭申報的河源市國家高新區市域產教聯合體、電子商務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現代園藝生產與經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等3個申報項目均已獲省教育廳同意推薦;申報的廣東省深河產業轉移智能裝備制造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河職院&中興通訊5G+智能制造場景應用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獲得省級立項。

此外,我市職業院校積極探索開展現代學徒制、訂單班、冠名班人才培養,實踐“校中廠”“廠中校”辦學模式,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扎實推進校企合作。本地中高職院校積極與中興通訊、客天下、農夫山泉等多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開展現代學徒制和訂單班培養,累計完成33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專業驗收工作,為企業發展、產業轉型持續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目前,我市產教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已初具規模。全市職業院校與省內外700多家企業實行了聯合辦學,校企共建本地實習實訓基地近180個,開辟校外實習實踐基地近1000個。其中,河源職業技術學院與河源客天下國際旅游度假區建立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習基地、與中興通訊(河源)有限公司建立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等6個基地協同育人成效突出,獲批為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實施精準培育  支持本地人才供給

6月27日,在市教育局、河源國家高新區、相關縣區工業園的大力支持下,河源理工學校成功舉辦“助力‘百千萬工程’  服務‘制造業當家’”政校企供需見面會,為學生和企業搭建了良好的溝通平臺,13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現場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769人。

這是我市職業院校實施精準培育、支持本地人才供給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擴容、提質、強服務”等職教改革措施促進下,我市職業院校招生就業實現“進出兩旺”,中高職院校學生精準培育成效明顯,畢業生就業率逐年穩步增長,初次就業(含升學)年均數近1.4萬人。在2023—2024學年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我市高職學生獲省級獎項99項、總數位列全省第二,中職學生獲省級獎項64項。

今年以來,市教育局通過深入實施中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6621”專項行動,推動全市中職學校加強與本地高新區、縣區工業園的互動合作。如河源理工學校、河源市職業技術學校與西可通信技術設備(河源)有限公司、廣東省西勤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等多家本地企業對接開展“訂單式”培養、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共建產業學院等合作項目,河源市衛生學校與廣東立國制藥有限公司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等。據統計,2024年全市中職學校新增本地合作企業33家,新增本地實習基地22個,開展“訂單式”培養1329人,新開設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無人機操控與維護、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等招生專業13個,以實際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服務制造業當家,為河源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示范區貢獻更多優質適配的人才資源。

■文/圖:本報記者 鄒茹玉

    上一篇:車主未駕駛車輛也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