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推進“共富農場”建設,打響特色共富品牌
讓“土特產”搭上深圳“專車”
■蓮農們忙著采摘成熟的蓮蓬,處理好的蓮子即將搭上“專車”發往深圳。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本報記者 曾敏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悠悠夏日,蓮韻飄香。眼下正值蓮子收獲的季節,走進東源縣仙塘鎮觀塘村太空蓮農文旅基地,蓮農們正忙著采摘成熟的蓮蓬,一幅人花相映的生態畫卷盡收眼底。
“我們基地的太空蓮子口感鮮甜,很快就能搭上‘專車’銷往深圳,根本不用愁銷路了。明年我們要擴大種植面積,到時候顧客還能劃船采蓮蓬?!痹摶刎撠熑笋T小勇信心滿滿地說。
訂單從哪兒來?馮小勇說,多虧他們入選了東源“共富農場”項目。他口中的“共富農場”,是東源聚焦產業所要、市場所需、群眾所能開展的重要項目,通過整合土地資源,有序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墾,引導農企開展規?;?、標準化種植,同時以“訂單農業”方式穩定市場銷路,推動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探路開源
培育10個“共富農場”
當前,東源縣部分地區農業產業還存在“零、散、小”的問題。農業生產如何打通技術、資金、購銷等“關節”,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要打破農業發展的局限,顯然不能單靠農民個體。
今年初,東源想到在“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更高層次的“綜合合作”——培育10個“共富農場”,聚焦優勢資源整合,迭代升級為農服務,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出新路子。
探索培育“共富農場”的構想提出后,東源馬上開始實踐。該縣借助深圳結對幫扶優勢,引進深圳市綠森源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稱綠森源公司)建設“共富農場”。目前已成功建設4個“共富農場”,通過以銷定產、以銷促產的方式,促進農業發展。
據悉,“共富農場”由政府引導、企業共建,單個面積要求不低于50畝,分為撂荒耕地開發和現有農場盤活兩種類型。其中,撂荒耕地開發類型指的是,召集縣、鎮、村各級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土地所有者、后方單位參與共建,因地制宜種植糧食、水果、油茶等農作物;而現有農場盤活類型則分別以土地、資金、市場等要素合作共建,根據當地土壤土質和農戶的種植習慣開展生產和銷售。
日前,作為“共富農場”之一的駱湖鎮水稻種植基地喜獲豐收。誰也想不到,去年這1076畝土地還是撂荒耕地,今年就已“長出”效益。這正是“共富農場”撂荒耕地開發類型的典型案例。
“我們在收割之前就已支付20萬元的預付款,稻米按國家指導價收購,包裝好的大米將上線‘綠森源’小程序?!本G森源公司董事長王勤文說,有了穩定銷路,駱湖和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可增加年營業額80萬元至100萬元。
共富共享
讓農民有更多收益
東源“土特產”搭上深圳“專車”,生產符合“圳品”標準體系要求的食用農產品,關鍵在于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我們會為‘共富農場’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對農場采取統一種植、科學生產、系統管理、統一品牌、開拓銷售渠道、集中銷售等措施?!蓖跚谖恼f,如此才能支持更多“土特產”進入深圳市場。
駱湖鎮檸檬莊園曾因管理經營經驗不足,生產產品缺少規范,導致花生、水稻、紅薯等農產品嚴重滯銷,發展一度陷入危機?!靶姨澘h里推行‘共富農場’,綠森源公司介入以后,為我們提供農藥、肥料供應商和生產商資質證件備案等,實現全流程規范安全生產?!痹撉f園負責人馮日煥說,生產規范后,他們將以訂單農業模式進行種植,將產品交由綠森源公司進行銷售。
農產品銷售是增收的基礎。“共富農場”的訂單式農業正是其發展的亮點之一。農場與綠森源公司簽訂種植協議,約定種植面積和品種,通過全過程精細化的田間管理,為農場擴大種植規模提供保障。
一端連接田間,一端連接用戶的“綠森源”小程序則為農產品銷售增添了強大助力。“我們的小程序可以生成專屬獨立通道,顧客可根據幫扶地區、幫扶品種、采購金額等進行私人定制,加上行業領先的儲藏運輸體系,我們有信心讓東源的優質農產品成為‘圳品’?!蓖跚谖恼f。
蓮子熟了,水稻熟了……農企和農戶的日子越發紅火?!拔覀兊哪繕耸且粋€‘共富農場’至少帶動10人就業,達成50萬元以上的年銷售額?!睎|源縣有關負責人說,希望早日實現農民、集體、企業多方共富共贏的目標。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