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現身河源卻不知路在何方
暫時無法獲取“路權”,物流企業盼望早日“駛入”群眾生活
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可以自主避讓行人、障礙物,但這輛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目前還只能在東源縣仙塘鎮鹽東物流園申通快遞集散中心貨區內反復測試。因為還沒有取得“路權”,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盡管已現身河源,但它卻還不知路在何方。
“投石問路”,購回無人
駕駛物流配送車反復測算
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大城市已試點無人駕駛出租車、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河源市申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周育軍看到深圳市龍華區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正式上路后,便前往“取經”,獲悉配送車上路可以解決快遞小哥派送區域距離網點較遠、多次往返配送效率低等問題。
該公司考慮到河源是山區城市,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一天內能多次往返城區和鄉鎮之間,不僅能及時將物件送到消費者手上,還能將農村地區的農產品第一時間帶到城市的快遞驛站進行銷售,這可是一件多方受益的事。
河源市申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購回兩輛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最高時速為40公里,可裝載600個至800個快遞小包裹,滿電續航140公里,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營。
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頭頂探測器,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配送車上配備4個激光雷達、14個攝像頭,用于感知識別紅綠燈、車道線、障礙物。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正式上路前,需要經過大量道路測試,不斷完善自動駕駛的相關算法。周育軍先讓配送車在貨區內反復行駛,待數據錄取完畢后,便讓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自主駕駛,均順利進行。
因東源縣仙塘鎮鹽東物流園申通快遞集散中心附近道路人流車流并不多,周育軍便試探著將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開到貨區外附近的道路做進一步測試及錄取行駛數據。這一過程配送車表現同樣合格,行駛過程中對障礙識別非常靈敏,如出現行人,車輛會減速停止,待到行人通過后,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才會再次開始行駛。
獲取“路權”進展緩慢,
配送車暫時無法正式上路
按照該公司最初的設想,先行購買的兩輛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正式上路運行良好后,將擴大投資,多買幾輛配送車投放到更多的物流線路,并希望以此推動河源物流行業提速升級,惠及更多消費者。
隨后,周育軍到東源縣相關部門咨詢如何辦理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正式上路運營事宜。他得到的回復是,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要正式上路,得先獲得“路權”,而批復“路權”涉及多個部門,難以靠某一個部門就能讓配送車合法合規正式上路。
該公司接著又到市相關職能部門咨詢,得到了同樣的回復,依據現行的相關政策難以直接作出批復,需要有部門牽頭協調處理,才有望正式得到批復。
據了解,這兩輛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是按照既定路線自動導航行駛,能夠主動避障行駛,可避免逆行、闖紅燈等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為了讓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上路更有保障,河源市申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選擇了含保險1000萬元的配送車,也就是說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可以根據責任劃分承擔相應的賠償。這款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有一套遠程安全系統,會有專門的遠程安全員監控車輛運行情況。如果車輛發生故障或者受困,遠程安全員會立即聯系當地的網格安全員。網格安全員接到通知后,會盡快趕到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故障點或受困點進行處理。
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廣東省河源市巨門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敏表示,目前,無人駕駛車輛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如發生交通事故,對責任劃分,也按現有規則進行認定。如果人為干預了無人駕駛車輛,如司機或維護人員等,則主要責任可能會轉移到其身上。實際情況應該根據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進行賠償處理。
現已近年底,物流量大幅上升,河源市申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盼望著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能早日有“用武之地”。
■本報記者 劉燁華 馮曉銘 吳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