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立足民生、勇于改革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葉春雨
2024年以來,和平縣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立足民生、勇于改革,扎實有效開展衛生健康各項工作,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縱深推進醫共體建設,激活創新發展新活力。結合“萬名醫師下鄉”工程,先后選派三批優秀醫務骨干38人到基層分院掛職副院長,進行駐點精準幫扶,通過“傳幫帶”持續提升分院服務能力。2024年縣域內醫療機構實行了33項檢查檢驗項目結果互認,要求同類檢查項目不得重復檢查,出具互認報告單256944份。2024年醫共體總醫院選定縣域內較多發的四種癌癥(肝癌、胃癌、肺癌、鼻咽癌)作為早癌篩查病種,已完成手機調查問卷39020人次、完成醫學檢查10504次。2024年《多措并舉、因院施策開展個性化幫扶工作》案例被評為全國第二屆醫共體建設優秀案例。
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激發基層服務新動能。和平縣積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優質服務基層行”創建工作,擴充專家庫人才,優化鄉鎮醫療資源配置,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服務水平。截至2024年底,向基層分院下沉專家118名,專家下鄉達10021人次,臨床帶教及查房3160次,組織基層分院人員進修學習171人次。目前,4所鄉鎮衛生院達到推薦標準,8所鄉鎮衛生院達到基本標準。東水鎮衛生院、上陵鎮衛生院、陽明鎮衛生院、彭寨中心衛生院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表揚。
落實鎮村一體化管理,夯實鄉村振興壓艙石。持續開展縣域巡回醫療服務,對于無村醫的空白村衛生站,繼續由轄區內衛生院選派合格的醫務人員提供巡診服務。持續建強急診急救“五大中心”,為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重大急性病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和平縣胸痛中心共接診胸痛患者7000余人次,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0余人次,轉診人次明顯減少,救治效率大幅提升,住院天數和費用明顯下降。同時,全力推進鄉鎮衛生院特色專科建設,上陵鎮衛生院中醫特色專科、下車中心衛生院五官科特色專科均投入使用。
“組團式”幫扶添動能,基層百姓有“醫”靠。深圳市人民醫院和深圳市寶安區中醫院分別與和平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建立“組團式幫扶關系”,通過傳幫帶、師徒結對帶教、輸送進修培訓等方式,從門診坐診、病房診治、危重癥救治、手術操作、課題研究、教學查房、多學科診療(MDT)、臨床技能培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幫扶活動。依托“組團式”幫扶,和平縣以縱深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抓手,推進縣級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據了解,深圳市人民醫院幫扶團隊下派7批共113名醫學博士、碩士等專業醫療人才到和平縣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完成專科門診超過5000人次、住院診療及會診超過2000人次、門診診療操作逾800例,婦產科、骨科三四級手術逾400例。幫助和平縣人民醫院新增開設了脊柱外科、腫瘤專科、高危妊娠專科等20個專科專家門診;指導開展適宜診療技術81項,包括顯微鏡頸椎手術、脊柱側彎畸形矯正、超聲胎兒畸形篩查等。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下派5批共25名醫學博士、碩士等業務骨干到和平縣中醫院開展幫扶工作。其中,開展學術講座80余次、教學查房560次、門診接診6735人次、義診60余場、疑難病例討論120余例。在該醫院的幫扶下,和平縣中醫院開展中醫適宜技術11項、新診療技術11項,新開設門診12個,縣中醫院胸痛中心通過省級認證,治未病科被評為省中醫特色專科。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