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美共贏籃球聯賽激情揭幕
傳統文化與現代體育交融共舞
■1月30日,2025河美共贏籃球聯賽揭幕賽在龍川縣佗城鎮亨渡村隊和佗城鎮高澗村隊之間展開,兩隊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緊張激烈的籃球對決。
■客家非遺民俗巡演增添節日氣氛
■微情景劇《趙佗回河源》趙佗扮演者劉東文現場向大家派發紅包,送上新春祝福。
■2025河美共贏籃球聯賽開幕式現場
籃球競技碰撞千年文脈,一場新春文體盛宴在古邑龍川佗城上演。1月30日,2025河美共贏籃球聯賽在龍川縣佗城鎮學宮廣場揭幕,賽事集體育競技、非遺展演、文化體驗于一體,吸引了數千觀眾。
亞運會冠軍助陣 為揭幕戰開球
1月30日,2025河美共贏籃球聯賽揭幕戰在千年古邑龍川縣佗城鎮打響。揭幕戰由龍川縣籃球推廣大使、亞運會冠軍曾冰強開球,進一步點燃了賽事的熱情。
曾冰強,出生于龍川縣鐵場鎮,自幼熱愛籃球。他曾就讀于龍川一中,并在大學期間效力于廣東工業大學男籃,擔任隊長和主力大前鋒。2018年,曾冰強在雅加達亞運會三對三男籃決賽中與隊友攜手擊敗韓國隊,勇奪冠軍。
近年來,曾冰強不僅代表河源參加省男籃聯賽,還積極擔任龍川縣籃球推廣大使,致力于推動家鄉籃球事業的發展。
曾冰強表示,很高興看到家鄉的籃球賽事舉辦得這么火爆,作為龍川縣籃球推廣大使,今后將為龍川縣籃球事業發展作更大的貢獻。
“趙佗”在現場發紅包 為球賽助興
在2025河美共贏籃球聯賽的現場,還有一幕特別吸引觀眾眼球:由市委宣傳部指導、河源日報社精心策劃制作的7集微情景劇《趙佗回河源》趙佗的扮演者劉東文,身著戲服來到開幕式現場,與當地居民和游客共慶新春,并向大家派發紅包,送上祝福。
劉東文是龍川縣老隆鎮人,特意從廣州趕回來參加這次活動。他表示,能在春節假期抽空參與這樣的體育盛會,并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感到非常高興。
活動現場,劉東文受到廣大觀眾和游客的熱情歡迎。他熱情地與觀眾互動,給觀眾送上紅包,里面裝有佗城特產——佗城大包子領取券。憑借這些領取券,觀眾可以前往指定包子鋪領取美味的大包子。
觀眾們沉浸在領取紅包的歡樂氛圍中,歡聲笑語不斷。
據介紹,劉東文不僅參演了《趙佗回河源》,還曾在多部知名影視作品中亮相,包括電視劇《狂飆》《獅子山下》以及電影《蔡李佛2010》《讓子彈飛》。
龍川非遺巡演 助陣籃球賽開幕
開幕式現場,客家非遺民俗巡演成為一大亮點,吸引了眾多居民和游客前來觀看,現場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巡游隊伍從龍川學宮廣場出發,環繞佗城鎮歷史文化街區(百歲街—中心街),途經考棚、南門碼頭、蘇堤、北門廣場等地,最后回到學宮廣場。打頭陣的是微情景劇《趙佗回河源》中趙佗的扮演者劉東文;隨后,瑞獅迎春隊、龍舞豐年隊、靈偶賀歲隊、馬燈歡歌隊、魚躍龍門隊、扇舞風華隊依次登場,展示了舞龍舞獅、打馬燈、木偶戲等當地非遺代表性項目。壓軸的是來自佗城中學的醒獅隊,為活動呈上了精彩的表演。
巡游過程中,演員們身著絢麗多彩的服飾,伴隨著歡快的音樂,以精湛的技藝和熱情的表演,將龍川的鄉土民俗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柏斏駹敗毖赝鞠蛐∨笥褌兎职l糖果,表演隊即興表演,引得游客和居民紛紛駐足觀看。年輕人們拿出手機記錄這精彩瞬間,小朋友們歡快地拍手跳躍,老人們看到這喜慶的傳統表演,笑得合不攏嘴。
“今天好熱鬧,過年的氣氛滿滿的!”前來探親的李先生偶遇巡演隊伍,認為這樣的活動很好地宣傳了當地的非遺文化。從深圳回家鄉過年的葛女士感慨地說,活動極具感染力,仿佛找回了童年的感覺。
據悉,此次巡游隊伍由藝術團為班底,聯合龍川縣體育舞蹈協會等群眾文藝團隊、佗城當地的民間藝人以及學生藝術團隊共同組成,共8個方隊100多人參與。
穿越千年學宮 “沉浸式”體驗開筆禮
活動當天,一場別開生面、極具傳統韻味的開筆禮祈福儀式在龍川學宮舉行。身著傳統漢服的孩童們“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學堂,沉浸式體驗開筆啟蒙之禮。
身著傳統服飾的學童們整齊排成兩列,從學宮廣場踏進學宮,臉上洋溢著好奇與期待。儀式在莊嚴的古樂聲中拉開帷幕。在學宮前,敲鐘三響,寓意為孩童們開啟知識大門。走進明倫堂,開筆禮正式開始。
首先是正衣冠環節,學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整理衣冠,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開啟學習之旅;接著是朱砂明智環節,老師手持毛筆,蘸上朱砂,在孩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寓意開啟智慧,從此眼明心亮,好讀書、讀好書。在擊鼓鳴志環節,學子們依次登臺,奮力擊鼓,每一聲激昂的鼓聲都承載著他們的理想與志向。接著,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子們手握書卷,共同誦讀《弟子規》,聲音洪亮,整齊劃一,然后進入啟蒙描紅環節,學子們開啟文房四寶,學寫“人”字。
“人字筆畫雖少,但一撇一捺間有乾坤。一撇立德,一捺立身,希望你們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崩蠋煷敬窘陶d,提醒孩子們字要認認真真地寫,人要堂堂正正地做。在老師的示范與指導下,孩子們認真書寫“人”字,一筆一畫,開啟了識字求學的第一步。最后,儀式在全體師生向先師孔子行拜師禮、同窗之間作揖互敬中落下帷幕。
“百家姓”上墻面 姓氏文化大放異彩
龍川縣隆師中學學生呂鳳家住佗城鎮,前來觀賽的她發現,學宮廣場外圍一排的紅色小燈籠“暗藏玄機”每個小燈籠都貼上了不同的姓氏。
在學宮廣場入口處的姓氏文化展示區,一塊《百家姓》的展板詳細介紹了佗城百家姓的起源、遷徙軌跡以及家族文化,讓觀眾們對佗城獨特的姓氏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佗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目前該鎮常住人口中有179個姓氏,為“中華姓氏第一村”。佗城古城歷史記載的古祠堂有89間,每間一姓,現仍存48間祠堂,且還有40多座姓氏宗祠遺址,被譽為“中華古祠堂博物館”。
為了展現佗城獨特的姓氏文化,主辦方精心設置了布滿一面墻的姓氏燈籠,將該鎮179個姓氏貼于燈籠上,形成了一面喜慶且文藝的文化墻?!昂芷?,而且非常有創意。”呂鳳一邊尋找著自己的姓氏燈籠,一邊與同伴聊起自己的家訓。市民張先生帶著孩子來看籃球賽,意外地發現了這里豐富的姓氏文化,他表示這對于自己和孩子來說,是一次非常特別的新春體驗。
據了解,此次籃球聯賽通過舉辦籃球賽事及一系列配套活動,不僅為廣大籃球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更將傳統文化融入活動,進一步推動了當地文化、旅游和經濟的發展,讓人們在新春佳節期間,感受到了運動與文化的獨特魅力。
文明觀賽 讓籃球賽更有序
文明觀賽,體現的是龍川市民素養。在賽事現場,處處可見公安民警、醫務人員、志愿者等放棄春節假期休息時間,在現場提供保障服務。
整個比賽現場,公安民警時刻堅守崗位,確保觀眾和參賽人員的人身安全;志愿者們認真為大家提供引導、咨詢等服務,確保賽事順利進行。
在觀眾席上,幾乎看不到隨意走動、大聲喧嘩的現象。觀眾們都自覺遵守觀賽秩序,尊重每一位運動員和裁判的付出。當精彩的進球出現時,觀眾們毫不吝嗇自己的掌聲和歡呼聲,為球員們加油助威。
文明觀賽的氛圍不僅體現在觀眾的行為舉止上,還體現在對賽場環境的愛護上。觀眾們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桶,比賽結束后,現場幾乎看不到垃圾遺留,真正做到了“人走場凈”。這種良好的習慣和意識,不僅展現了觀眾的文明素養,也為賽事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整潔、舒適的環境。
“文明觀賽是我們每一名觀眾應盡的義務,要做到有序入座、不起哄、不打鬧、不亂扔垃圾等,以良好的觀賽環境為賽事增光添彩。”從市區趕來觀賽的葉先生表示。
■本版統籌:蘇勇軍
■文/圖:本報記者 蘇勇軍 鄒茹玉 楊堅 孫紅 楊李維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