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DeepSeek有何風險?
近期DeepSeek的爆火,讓我們對人工智能的突破性進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卓越的知識問答、長文本處理、代碼生成和數學能力等引起大眾熱議,甚至已有不少博主或者平臺利用DeepSeek進行盈利。然而DeepSeek是否可以隨心使用?究竟有無風險?我們需要注意什么?為此,廣東達倫(河源)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彥紅進行了相關普法。
記者:下載DeepSeek,用戶需要注意什么?
李彥紅:需要注意警惕識別仿冒網站、釣魚網站等。這些山寨網站利用相似的域名和界面來誤導用戶,用來傳播惡意軟件、竊取個人信息、域名搶注、流量引導、誘導用戶授予其后臺運行和使用無障礙服務的權限或誘騙用戶購買虛擬資產等。對此,市民可以通過DeepSeek官方網站或正規手機應用商店下載安裝相應APP軟件,警惕和防范針對流行APP軟件的電信網絡詐騙話術。
記者:利用DeepSeek創作,有何風險?
李彥紅:利用DeepSeek進行創作,比如撰寫小說、編纂學術論文、進行文案創作、生成短劇或小說視頻等,以此來賺取平臺流量費和廣告收入。依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七條規定,可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應當依法開展預訓練、優化訓練等訓練數據處理活動,遵守以下規定……(二)涉及知識產權的,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識產權”。然而,DeepSeek生成的內容可能涉及未經授權的他人創作內容,甚至即使不輸出生成的內容,但DeepSeek在未經許可下使用了具有版權的訓練語料,也可能造成侵權。因此,利用DeepSeek進行創作往往存在版權風險,從而引發侵權糾紛。
記者:該如何規范DeepSeek合理使用?
李彥紅:第一,開發者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提供的服務和內容合法合規,完善AI生成內容知識產權的合規審查流程,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第二,用戶應當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創作時應當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并撰寫獨創性內容,避免使用未經授權的內容進行創作或營利活動。第三,使用平臺應當提供AI檢測功能,并提供投訴舉報處理渠道,對判定為疑似AI生成的內容進行標簽提示、通報或下架等處理。第四,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不斷完善關于人工智能規范的相關法律體系,營造良好健康的數字世界。(梁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