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與醫療服務協調“雙驅”
去年河源新生兒增量明顯
□本報記者 楊寶如 張平
去年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出生數量超5700人,較上一年增長3%,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其中,一胎占比40%,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意愿顯著提升。
市人民醫院去年新生兒出生1342人,比2023年增加287人。
市婦幼保健院:
超5700名新生兒誕生
“去年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出生數量超5700人,較上一年增長3%,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市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部副主任醫師韓金秀介紹,在新生兒性別結構方面,男女比例達到118∶110,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生育胎次分布上,一胎占比40%,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意愿顯著提升,凸顯出生育政策調整背景下家庭生育選擇的新變化。
據介紹,去年該院產婦群體呈現出新特征:超高齡產婦人群數量增加,懷孕面臨更多挑戰,分娩風險大幅攀升;預產期年齡達到及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群體規模呈整體擴張之勢。在分娩方式選擇上,部分年輕產婦出于對順產劇痛的畏難情緒、缺乏對分娩流程的科學認知,再加上僅計劃生育一胎、力求“速戰速決”等因素考量,選擇剖宮產意愿表現更為強烈。
“我院通過強化醫護精英團隊、開展孕期知識科普講座、上線多元線上課程等系列扎實舉措,全力提升醫護人員專業造詣,筑牢母嬰安全防線。”韓金秀介紹,該院多次組織開展高齡產婦精細護理、剖宮產精湛手術技巧等專項特訓,向準媽媽群體全方位普及孕產知識,助力其樹立科學孕產理念。
此外,市婦幼保健院還大力推廣分娩鎮痛貼心服務,切實舒緩產婦分娩劇痛,為產婦提供更為人性化、舒適化的分娩環境,讓新生命的降臨之路充滿溫暖與安心。
市人民醫院:
“80后”成三孩生育主力
市人民醫院去年情況也相似。記者從該院獲悉,去年新生兒出生1342人,比2023年增加287人,增長27%。這一數據背后也是政策與醫療協同發力的成果。
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郭芳表示,之前因為疫情而推遲生育的家庭開始恢復生育規劃。同時,國家三孩生育政策開放、市人民醫院產科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等,更是為這些家庭吃下“定心丸”,年輕一代生育意愿也隨之提升。
“通過觀察發現,隨著三孩生育政策的開放,高危高齡產婦逐漸增多,其中‘80后’成為三孩生育的主力軍。”郭芳介紹,面對這一趨勢,該院為高齡產婦量身定制全流程醫療服務方案。孕前,精細的身體檢查全面排查潛在風險;孕期,密切的產檢跟蹤與個性化營養指導確保母嬰健康;分娩時,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嚴陣以待,護航每一位高齡產婦順利生產。同時,她建議,對于高齡產婦,務必要做好孕前檢查,科學備孕,定期產檢,聽從醫生建議。
近年來,我國人口生育水平持續走低,在郭芳看來,當今社會,出生人口數量與社會經濟發展、婚育觀念變化和社會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她建議,應進一步完善生育政策體系,持續提升生育服務水平,圍繞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出臺相關補貼和優惠政策,強化生育、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多方面支持措施,積極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環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