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鐵皮銹跡”到“白墻黛瓦”,紫金縣義容鎮鐵皮棚整治有妙招
“四動工作法”解鎖鄉村“顏值密碼”
■本報記者 彭沖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晨光漫過紫金縣義容鎮敞亮的街巷,白墻灰瓦的客家民居、統一規整的招牌與新植花木相映成趣,孩童背著書包穿行村道,老人們圍坐家門閑話家常——這幅和美圖景,正是“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的生動注腳。
隨著“百千萬工程”縱深推進,義容鎮以城鄉風貌管控為抓手,聚焦鐵皮棚亂建現象,創新實施高位推動、示范帶動、全民發動、保障聯動“四動工作法”。通過持續攻堅,累計拆除鐵皮棚、樹脂瓦、鋁板等違建318處,騰退空間33711平方米,鄉村風貌從“整治”邁向“提質”,群眾在家門口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高位推動,推進有章法
統籌全局方能握指成拳。在義容鎮,經風雨侵蝕,不少鐵皮棚頂脆化剝落,部分支架扭曲變形,更有違規搭建直接阻斷消防通道。“鐵皮棚超期服役,看似遮風擋雨,實則存在不少安全隱患。”義容鎮相關負責人說。
整治初期,村民認知偏差成為最大阻力:有人不屑一顧,有人觀望徘徊,更有部分群眾抵觸情緒強烈。義容鎮黨委、政府以“一盤棋”思維破局,迅速成立由鎮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劃分3個工作專班,制定“一戶一檔”實施方案。依托信息工作群建立日調度機制,每日更新進度表,將責任細化到個人,通過掛圖作戰、銷號管理確保整治有序推進。
鎮領導帶頭下沉一線,動員大會、現場推進會、專題協調會接連召開,從政策宣講到矛盾調解,從難點攻堅到長效規劃,高位推動鎮村干部以“釘釘子”精神辦實事、解難題。
示范帶動,破冰有方法
以點帶面才能激活全盤。義容鎮以“示范帶動”破題,探索出“先易后難、以點帶面”的攻堅路徑,撬動全域整治的杠桿效應。
整治初期,鎮村干部逐戶丈量登記鐵皮棚位置、面積與安全隱患,建立“一戶一檔”動態臺賬,量身定制“一棟一策”方案。關鍵節點,公職人員、黨員干部與人大代表主動亮身份、作表率。鎮村干部率先拆除自家銹蝕棚頂,帶動鄰居跟進;黨員帶頭清理占道棚架,為街巷拓寬讓出空間……通過“干部自拆+親屬聯動+群眾觀摩”的鏈式效應,讓群眾看到拆除后環境變美、空間敞亮的效果,主動配合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全民發動,整治有合力
同心同向方可聚沙成塔。“陳叔,銹蝕的鐵皮遇大風容易掀飛,安全隱患太大了。”“您看這效果圖,拆除后的屋頂既美觀又敞亮。”在義容鎮鐵皮棚整治期間,6支由鎮村干部組成的“入戶宣講隊”逐戶走訪。隊員們帶著測量數據、改造方案和實景效果圖,耐心細致將安全隱患講透。對此,義容鎮大同村的李阿姨感慨:“最近幾個月天天見他們挨家挨戶宣講。聽得多了,慢慢就明白是為群眾好。”
為凝聚共識,義容鎮創新“三級聯動”模式:村“兩委”干部包片宣講、鄉親能人現身說法、宗族長者調和矛盾,將“法理剛性”與“鄉情柔性”深度融合,將短期的“拆改難題”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加速引擎”。
保障聯動,聚力有支持
全程護航才能行穩致遠。在義容鎮鐵皮棚整治現場,鎮村干部的承諾擲地有聲:“您放心,專業施工隊全程防護,拆完立馬安排防水補漏。”為消除群眾顧慮,該鎮構建“全鏈條服務保障網”:組建3支專業化拆除隊伍,同步成立防水補漏專班,從拆除到修繕實現“一站式服務”。同時,組建“民情直通車”服務隊,隊員們揣著“問題清單”挨家挨戶回訪,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場建檔、限時銷號,徹底打消群眾“拆后之憂”。
整治攻堅更需借勢借力。依托央企中鐵廣投助力紫金縣“百千萬工程”的契機,義容鎮與企業聯合成立專項工作組,針對鐵皮棚清拆后裸露墻體及灰舊墻面,通過科學規劃色調與質感,實施集中批白美化工程,讓斑駁墻面重煥整潔風貌。
從“鐵皮銹跡”到“白墻黛瓦”的改變,見證著義容鎮久久為功的治理定力。在“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重要階段,該鎮將繼續聚焦基礎設施“補短板”、深耕風貌提升“強特色”、錨定民生福祉“提品質”,系統化推進美麗圩鎮建設與鄉村風貌示范帶打造,讓安全有序、古韻新彰、宜居宜業的鄉村振興圖景,成為三年攻堅答卷上的生動注腳。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