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市新冠感染率呈上升趨勢
但整體處于低水平可控狀態
○本報訊 記者 楊寶如 近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當前我市新冠病毒感染雖呈上升態勢,但整體仍處于低水平流行階段,疫情形勢平穩可控。數據顯示,2025年第19周報告病例數較去年同期下降43%,截至第19周累計報告病例數較去年同期下降85%,預計本次疫情上升幅度不會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從我們監測的數據來看,近期我市新冠病毒陽性率有所上升,但整體形勢可控。”市疾控中心應急傳防所所長高淑萍介紹,通過變異株監測,目前我市流行的優勢毒株為NB.1。NB.1由之前流行的JN.1變異而來,同樣屬于奧密克戎,其致病力與毒力較以往毒株未見明顯變化。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采取多項有力措施。高淑萍表示,市疾控中心已在哨點醫院、各級醫療機構及學校等集體單位全面開展癥狀、病原學、變異株、重癥病例、聚集性疫情等多維度監測,并定期分析研判。同時,按周、月、季度對呼吸道傳染病數據進行深入剖析,科學預測趨勢并及時向相關部門提出防控建議,每月則會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健康風險提示。其中,5月發布內容就重點聚焦新冠病毒感染的疾病特點與預防方法。
咳嗽、反復發燒、頭痛……身體發出這些“警報”時,究竟到什么程度應該就醫?省人民醫院河源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黃斌對這一疑惑給出解答:患者若出現低燒、咳嗽、鼻塞等較輕癥狀,可居家對癥用藥,但應避免疊加多種藥物,防止肝損傷,老年人及基礎病患者用藥需遵醫囑。一旦出現持續高熱(≥39℃超過3天且退燒藥無效)、呼吸困難(呼吸頻率≥30次/分鐘、血氧飽和度≤93% 等)、意識模糊、無法進食等,或孕婦出現高熱不退、胎動異常等,嬰幼兒出現持續高燒、呼吸急促等情況,需及時就醫。
市疾控中心提醒,新冠病毒感染傳播途徑與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相似,個人防護仍是關鍵。市民日常需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