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去年高質量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任務,獲省通報表揚
維護森林資源安全 筑牢綠色生態屏障
■我市各林區懸掛5000套“燈籠”,守護全市近20萬畝松林,實現重點防控區域全覆蓋,大大遏制松材線蟲病的蔓延。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累計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作業面積61.63萬畝,清理病枯死樹30.45萬株,飛防5萬畝。
■2020年1月,我市首次召開現場技術培訓會,將防治先進技術科普到一線、科普到基層,為全市推進防治工作夯實基礎、筑牢根基。
■維護森林資源安全,筑牢綠色生態屏障。近年來,全市松材線蟲病防治取得新成效,助力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推動“示范區”“排頭兵”以及“兩個河源”建設貢獻林業力量。
■文/圖 本報記者 劉昕
通訊員 謝偉龍
核心提示
河源是林業大市,是廣東重要生態屏障及珠三角重要飲用水源地,生態保護工作對全省生態文明建設而言,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去年以來,我市在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高度重視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緊緊圍繞年度防治目標任務,提前科學謀劃、加強組織保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創新工作方式、細化防治辦法、強化監管執法,持續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治攻堅行動,嚴格落實疫病防控主體責任,緊緊把握科學預防、源頭治理、疫木清理等防治全環節,創新開展鄉鎮護林員防治松材線蟲病試點、扎實開展防治攻堅,形成政府主導、保障給力、措施得當的長效防治機制,維護森林資源安全,筑牢綠色生態屏障,全市松材線蟲病防治取得新成效,助力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推動“示范區”“排頭兵”以及“兩個河源”建設貢獻林業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累計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作業面積61.63萬畝,清理病枯死樹30.45萬株,飛防5萬畝,對標對表高質量完成了省下達的年度防治目標任務,堅決遏制重大林業有害生物蔓延擴散態勢。2021年2月4日,省林業局發出《關于表揚2020年林業重點工作表現突出單位的通報》,我市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獲通報表揚,河源市林業局位列榜首。
一個主導
政府主導,層層落實防控責任
晨曦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在郁郁蔥蔥的林海。
河源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全市森林覆蓋率位列全省前三,是廣東省重要的生態屏障。綠色是河源的底色,也是河源的核心競爭力。在高質量發展中維護生態資源安全、筑牢生態屏障是市委、市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對河源百姓鄭重的承諾。
松材線蟲病擴散蔓延迅速,能導致大量松樹枯死,對我國松林資源、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近年來全市各地雖然加強了松材線蟲病防治控,但疫情依然對我市松林構成嚴重威脅,全力推進防治工作刻不容緩。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針對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市長、分管副市長多次對我市松材線蟲防治工作作出具體批示,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責任,并按照“屬地管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模式,實行政府與林業部門“雙線責任制”,不斷加大工作和保障力度,確保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治取得雙下降的明顯實效。
2019年11月上旬,省林業局專題部署了松材線蟲病防治“百日攻堅戰”。2019年11月12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吹響號角,召開全市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會議,要求以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為抓手,全力守住生態底線、維護生態安全,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早部署、早準備,并積極爭取各級資金投入,通過監督追責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全力扎實推進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
隨后,市林業局在全市林業工作會議上,專門就推進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進行了部署;2020年11月,我市專門召開全市松材線蟲病除治工作推進會暨防控技術培訓會,將全市各縣區參與防治工作的林業主管部門、技術人員等相關人員召集起來,通過授課指導、現場觀摩等形式,向一線工作人員普及防治知識,扎實有序推進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這也是我市首次召開現場技術培訓會,將防治先進技術科普到一線、科普到基層,為全市推進防治工作夯實基礎、筑牢根基。同時,各縣區政府出臺了相關實施細則,將責任壓實到鄉鎮,層層傳導壓力,級級明確責任。
兩個保障
資金保障與創新方法雙管齊下,為防治夯實基礎
保證資金投入是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的基礎。“河源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市林業局也加強了防治工作管理和督導,落實各項防治措施,防治任務也是完成得比較好。”省林業局防治檢疫處處長林緒平說。河源是林業大市,又與江西交界,是廣東省的綠色屏障,防治工作在全省防治工作中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近年來,河源不斷加大資金的投入,體現出河源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河源林業主管部門也主動靠前作戰,積極加強溝通聯系,強化督導和管理,落實各項防治技術措施,防治任務完成得較好。
記者了解到,2020年,全市共落實防治經費7414.72萬元,約為2019年的5倍,接近全省各地級市總投入的1/3,資金投入力度之大創歷史新高。此外,我市將松材線蟲病等林業有害生物納入了政策性森林保險投保范疇,2020年保險公司完成松材線蟲病已決賠款金額478萬元,立案未決賠款113萬元,共計591萬元。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特別是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多種防治方式相結合,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的同時,也要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方法和機制。記者獲悉,去年以來,我市結合年度資金落實情況,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斷創新,將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分為防治示范項目及面上除治統籌推進轄區內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防治示范項目實行年期績效承包,采取火燒、粉碎、套袋消殺、鋼絲網罩等方式處理疫木,通過誘捕器、飛機噴藥防治傳播媒介松墨天牛,2020年掛設誘捕器防治面積10多萬畝,飛機噴藥防治面積5萬畝。同時,我市對大樹古樹進行打孔注藥保護,2020年注射藥劑1.5萬支,保護松樹約3000株。
為確保防治工作更精準、更細化,我市還在全省率先開展護林員防治松材線蟲病試點工作,在全市選取5個鄉鎮進行試點,將護林員群體納入防治工作中來,不斷通過該群體擴大防治監管面積,每個鄉鎮給予20萬元資金補助。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累計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作業面積61.63萬畝,清理病枯死樹30.45萬株,飛防5萬畝。
多項措施
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渠道、提高除治質量、加強監管執法
導致松材線蟲病發生的病原是松材線蟲,但其自身并不能將疫情傳播蔓延,主要依靠媒介昆蟲松褐天牛在感病樹和疫木中羽化時,攜帶疫情傳播危害。因此,感病松樹及疫木是松材線蟲病傳播蔓延的源頭。去年以來,我市在積極探索有效滅殺松材線蟲技術和手段的同時,加大疫點和疫區治理力度,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制定除治方案,落實防治任務,強化目標績效考核,創新防治機制,推行工程治理和專業隊除治,及時清理疫木,采用套袋消殺、火燒、粉碎等方式進行除疫處理,從源頭預防、中期防治到后期清理等各個環節進行防治,全力扎實推進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打破原先防治工作以砍伐清理為主的被動局面。
“2號誘捕器捕獲松褐天牛18只。”“3號誘捕器還多些,有20多只,效果真不錯。”2020年5月,在我市各大林區防治點,技術人員不畏炎熱掛起了“燈籠”,和真正的燈籠比較,這些“燈籠”個頭稍大,高約1米,直徑30多厘米,下方還懸掛著透明的集蟲瓶。“燈籠”學名叫松褐天牛誘捕器,懸掛在誘捕器內的藥包,散發出特殊氣味,吸引松褐天牛等昆蟲。天牛“聞香”而來撞上檔板掉進集蟲瓶后,就再也飛不出去。此次,我市各林區懸掛5000套“燈籠”,守護全市近20萬畝松林,實現重點防控區域全覆蓋,大大遏制松材線蟲病的蔓延。
松材線蟲病傳染性極強,任何一點疏忽或質量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因此,加強質量監管尤為重要。我市率先在全省印發了松材線蟲病防治項目施工質量監督管理規定,采取扣分制對示范工程進行量化管理,印制了《施工質量監督管理情況表》,要求業主單位、監理單位加強日常監管并做好記錄,并建立了全市施工質量監管微信群,要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用水印相機APP拍照上傳工作動態;列入了“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事項,按規定進行檢查監督。通過一系列的監管措施,著力提高了防治質量與成效。
除自然傳播外,人為運輸攜帶疫情的松木及其制品是導致松材線蟲病傳播擴散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科學防治媒介昆蟲的同時,必須加強檢疫監管,杜絕疫木流失,強化聯防聯治。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以來,我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69人次,檢查企業(單位或個人)141個,檢查松原木580立方米,松木枋420立方米,電纜盤30個,包裝箱168個,卡板336塊,查處違規案件1宗。和平、連平等縣開展了疫木大清查行動,收繳疫木約100立方米,全部進行焚燒處理,有效切斷傳播渠道,守護生態安全。
接下來,市林業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省林業局的工作要求和部署,認真實施好“十四五”防治規劃,進一步增加投入、壓實責任、落實措施,全力遏制松材線蟲病傳播蔓延勢頭,力爭實現發生面積及病死樹數量“雙下降”目標,筑牢森林生態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