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解放軍炮兵營戰士傅成林:

感念黨恩情意長 一顆紅心永向黨

2021-05-20 09:51:06 來源:河源日報

■傅成林受訪時回憶戰爭往事

■傅成林在天津戰斗中獲得的獎項證明書

■傅成林(左一)與戰友在塔山阻擊戰后的合影

近日,源城區下角丘屋巷56號,一位九旬老人戴著老花鏡認真地翻閱著自己的黨員證。察覺到訪客的到來,老人臉上揚起溫和靦腆的笑容。眼前這位老人是參加過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解放華中南戰役的老兵。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44軍130師直警衛炮兵營直屬連排炮兵——傅成林。得知市委老干部局負責人、河職院的青年學生前來探望,傅成林感動不已,“感謝黨和領導的關懷啊,黨對我的恩情比天高,我是怎么也還不完的。”

16歲義無反顧地踏上革命的道路

1931年10月,傅成林出生在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榆樹鄉農旺村的一戶貧農家庭,共有姐妹兄弟6人,母親在他十一二歲時便病逝了。由于家里沒有田地,傅成林的父親只能去開荒種地,實在沒有吃的時候,他就到處去挖野菜、撿谷糠(谷物的皮)。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他的父親還經常被日本人抓去做勞工。傅成林則因年紀小,就去給地主打長工。

“九一八事變”拉開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序幕,東北人民陷入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中。傅成林幼年便蒙上了一層陰影,每每內心感到辛酸凄涼時,便哼唱起民間歌謠《松花江上》,然后眼淚止不住地流。“九一八、九一八,脫離了我的家鄉,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一堂?”采訪中,說到此處,傅成林又輕輕唱起這首歌,眼中帶淚。

抗日戰爭勝利后,傅成林家分得了幾分薄田,生活有了好轉。但國民黨企圖消滅中共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獨占東北。1947年10月,務農歸家途中,傅成林見村里正在招募士兵,便放下鐮刀加入了東北民主聯軍。因傅成林年紀小,他就從營長李子壽的警務員開始做起。

就這樣,年僅16歲的傅成林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談起他的革命初心,他只道:“中國共產黨將我從貧窮苦難的日子里解救出來,為報這份恩情,我便跟著黨,希望能解放全中國,讓全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

炮兵少年數次沖鋒陷陣,在槍林彈雨中英勇作戰

1948年,傅成林所在的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參與到解放東北的戰斗。看著同伴們都在前線作戰,傅成林按捺不住心中迫切的想法:上前線,與戰友們一起戰斗。4月,傅成林便主動請纓到前線作戰,轉為第7縱隊130師直警衛炮兵營直屬連排炮兵。9月12日,傅成林隨東北野戰軍主力參戰遼沈戰役。9月底,東北野戰軍主力在錦州城外駐守,對錦州國民黨守軍形成合圍之勢。為保障主力奪取錦州,東北野戰軍分別在漁山、塔山橋、塔山堡、白臺山、北山一線構筑野戰工事,阻擊“東進兵團”,傅成林所在部隊被分配到塔山堡進行陣地防御。

據傅成林回憶,10月10日至10月15日,國民黨軍“東進兵團”對塔山堡實施輪番進攻。傅成林所屬連排一共3架移動炮臺,頑強抵抗國民黨軍的火力。在一輪炮火過后,準備轉移的傅成林見到炮兵營二連連長在指揮作戰時,被從天而降的炮彈炸得粉身碎骨,連同整個營地都被炸毀。傅成林顧不上傷心難過,連忙驅馬轉移。不想,隨后又一顆炮彈落在不遠處的小山坡。馬受到驚擾,不受控制。沒有馬就沒法運送物資,著急的傅成林緊緊抓著韁繩,不肯松手。然而17歲少年瘦弱的身軀怎能阻攔住高頭大馬?他硬生生地被拖行了半里路才停下,隨即陷入昏迷,幸而被戰友發現,帶回臨時營地,保住了一條性命,馬也未曾丟失。11月2日,遼沈戰役結束,東北野戰軍解放了東北全境。因年輕的傅成林在塔山阻擊戰中英勇奮戰的出色表現,組織為其記了一大功,并頒布軍功章。

1948年11月下旬,東北野戰軍奉命入關,計劃會同華北軍區部隊及地方武裝打響平津戰役。傅成林隨部隊一路追擊國民黨軍從葫蘆島、沈陽、山海關、漢沽、塘沽到楊柳青,并在天津城外待命。1949年1月2日至13日,東北野戰軍各攻擊部隊基本肅清了天津外圍據點。

1949年1月14日,東北野戰軍預備對天津發起總攻。凌晨時分,我軍趁天還未亮,國民黨守軍防御警惕性較差的時段,派出部隊里年輕靈活、身形瘦小的士兵搶先渡河贏取先機。一聲令下,傅成林便與戰友們沖向天津城,顧不上齊腰深的護城河,忘記了自己還是個“旱鴨子”,一直往前沖。在戰友的幫助下,傅成林連滾帶劃地渡過河,一刻也不敢停歇,狂奔在布滿地雷和鐵絲網防御工事的地段,途中身上多處被鐵絲劃傷,并在周邊接連的地雷爆炸中陷入昏迷。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傅成林搖頭嘆息:“每跑一步,都有戰友踏到地雷,隨即就是轟天雷響,心里明白又有戰友壯烈犧牲了,但也要忍住悲痛完成突擊任務,后來一顆地雷在身邊炸響,我也很快失去了意識。”天津解放后,傅成林因在戰役中的英勇表現,獲得組織頒布的臨時獎章證明書,又立了一大功。

1949年3月11日,東北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3月下旬,傅成林隨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自華北一路南下,先后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華中南戰役,并立小功。9月,在炮兵營支部書記張永吉的介紹下,年滿18歲的傅成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1年,組織上安排傅成林先后帶職參加了廣東惠陽海豐縣、河源縣土改工作。1953年,傅成林轉業到河源后,便定居于此。1992年3月,傅成林正式離休。

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為祖國的美好未來努力奮斗

傅成林的一生參加過不少重要戰役,也獲得過很多榮譽。但他最惦記的,仍是那些曾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們。當傅成林拿起老照片,逐個介紹站在他身旁合影的戰友,欲與記者訴說過往的戰斗畫面時,便情不自禁地激動起來。他流著淚回憶道:“想起當初當兵時候,還未出東北,同隊的戰友就犧牲了一半,我現在還非常懷念與戰友在一起的日子……”

提起離休后的生活,傅成林表示,深深感受到當今中國的變革與發展,國家實力日益增強,自己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他的大兒子傅進良說,父親每天6點左右便起床,端坐在電視機前看節目,最喜歡通過央視13套和央視9套觀看新聞時事和歷史紀錄片,偶爾還追抗戰劇,一邊看著黨和國家的欣欣向榮,一邊深切懷戀過去那段浴血奮戰、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以寄托一顆紅心永向黨的衷心。

在談到對當代青年黨員的期待時,傅成林表示,戰爭意味著生死存亡、勢不兩立,它是異常殘酷的,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則是以無數先輩的血與淚為代價換來的,青年黨員應當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為祖國的美好未來繼續努力、奮斗終生!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傅成林還深情表達了對黨的祝福:“建黨百年是大事喜事,祝愿祖國永遠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文/圖 本報記者 許競楠 ■統籌/本報記者 凌麗 ■策劃/趙鋒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