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袁隆平到紫金
2021-05-23 09:40:00
來源:河源日報
■2005年12月15日,本報關于袁隆平到紫金考察超級稻制種工作的報道。
袁隆平院士有多個頭銜,多種稱呼,但大家習慣稱呼他為“袁老”。
2005年12月8日,時年76歲的袁老從深圳來到紫金,考察兩系法超級雜交稻制種工作。
捧著超級稻
像捧著自己的孩子
從深圳到紫金,要2個多小時的車程。此前,袁老到深圳時已經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長途的奔波讓他有些疲憊,顯得昏昏欲睡。但是,當記者跟他一提起雜交水稻時,就立馬在沙發上坐正,算數字,講歷史,滔滔不絕,臉上泛著紅光。
與紫金結緣,因為袁老領導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龍崗研究所于2004年10月30日,與紫金縣簽訂了兩系法超級雜交稻制種基地項目。
這一次,袁老是來看看這個項目的進展。
當時,紫金的鳳安、藍塘、九和等3個鎮在海拔20—100米的田地作為制種基地,達到350畝。
在紫金,袁老雙手捧著超級稻,仔細端詳著,像捧著自己的孩子……
袁老認為,紫金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他解釋道:紫金縣處在北回歸線上,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
客家菜,“好吃!好吃!”
袁老人很“可愛”。考察工作結束后,聽說紫金縣委書記是個象棋高手,袁老一吃完晚飯就拉著他,要殺兩盤。下棋的時候袁老嘴里一直念叨,“不能讓棋,不能讓棋哦!”
袁老還是個時尚達人,從紫金到深圳的車上,一直懷揣著時下最流行的MP3,塞著耳機,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
在紫金,袁老吃到了白切雞、客家燜豬肉、清炒白菜,他連說“好吃!好吃!”袁老沒有什么特別的飲食習慣,但是一碗白米飯,卻是必不可少的主食。
“他對土地有著最質樸的感情”,在紫金,所有和袁老接觸過的人都爭著和他拍照、簽名留念。
(綜合《深圳特區報》《河源日報》相關報道)
新聞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