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事務中心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當前公路重點工作有機融合
奮力推動我市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建的國道205線市區東移項目古云特大橋
■升級改造后的國道238線和平段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百年歲月崢嶸,百年初心如磐。今年以來,市公路事務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部署,積極組織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當前公路重點工作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的參與熱情,注重提高黨史學習教育質量,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積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努力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奮力推動我市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優異工作成績獻禮建黨100周年。
學史力行充分發揮公路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作用
學習百年黨史,感悟真理力量。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市公路事務中心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制定教育實施方案,制作工作清單作戰圖,并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進一步明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細化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安排。
以“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黨史學習教育活學活用。市公路事務中心組織本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線觀看河源脫貧攻堅題材紀錄電影《厚土之上》,參與“河源市黨史知識線上問答活動”“粵學黨史·粵愛黨——打卡廣東紅”小程序等,動員鼓勵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充分利用線下陣地和“學習強國”、學法用法平臺等線上學習平臺開展黨史個人自學,引導激勵更多黨員群眾參與黨史學習教育,營造了濃厚學習氛圍。
宣傳陣地建設是做好宣傳工作一個重要基礎,更是貫徹好落實好黨史學習教育的有力體現。為進一步營造人人關心黨史、人人學習黨史、人人宣傳黨史的良好氛圍,市公路事務中心制作了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展板,籌劃打造黨史教育宣傳走廊,努力為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提供良好環境。
質勝于華,行勝于言。黨史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今年以來,市公路事務中心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積極謀劃一批全局性、戰略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推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城市過境段、產業園區段等路段升級改造,完善市域綜合公路網絡,努力提升公路等級和通行服務水平,著力構建河源陸路“12131”交通圈,不斷完善與“雙區”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抓好規范化養護管理指導工作;切實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防范化解和交通安全問題整治工作,不斷完善公路安保設施,進一步提升城鄉公路路況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為“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發揮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作用。
全力打造“暢、潔、綠、美、安”城鄉公路交通環境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為群眾辦實事”不僅是一句叫得響的口號,更是一個承諾。今年以來,市公路事務中心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聚焦職責、學史力行,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
市公路事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及時梳理形成“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確定國道205線熱水至埔前段改線工程、粵贛高速公路順天互通立交建設工程、開展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及掛牌整治工作、為一線養護工人解決飲水難問題、開展防汛救災搶險應急演練等5個項目為“我為群眾辦實事”民生項目,并明確項目完成時限和責任人。
國道205線熱水至埔前段改線工程全長36.2公里,總投資48.21億元,采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技術標準,兼顧城市主干道功能,設計時速80公里。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優化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布局,快速有效緩解市區過境交通壓力,還能有效擴大城市架構,促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推動沿線產業園聯動加速發展,帶動兩側土地高效益開發,對將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項目于2020年7月開工建設,計劃工期3年,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約3.4億元。
粵贛高速公路順天互通立交建設工程,是粵贛高速公路新增連接順天鎮縣道166線的服務型互通立交。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燈塔盆地核心區對外聯系的重要樞紐,可與周邊的高速公路及已建成的主干線相互連通,大大提升燈塔盆地核心區出行條件,為燈塔盆地加快“融深”“融灣”,引進更多有實力的現代高新技術農業企業創造有利條件。項目于今年4月開工,計劃今年底前完工,目前已完成駐地建設、完成清表及約80%征地拆遷,開展路基土石方和涵洞等工程施工。
按省、市統一部署,市公路事務中心把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及掛牌整治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重點做好管養路段全面排查,加大對標志標線、安全防護措施、危橋加固、穿村過鎮路段整治力度,推動各項安全工作落到實處。按照計劃,6月底前,將完成縣鄉道與國省道平交路口“一清一燈一帶”、國省道沿線村道路口“平安村口”建設及四車道以上國省道穿村過鎮路段增設中央隔離設施等排查整治任務,12月底前將全面完成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及掛牌整治工作。
為群眾辦實事,就是主動把目光放在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上,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應。得知因天旱少雨,連平縣忠信公路養護中心的職工日常飲用水無法保障后,市公路事務中心籌集4萬元用于幫助支持忠信公路養護中心打井,以解決該中心長期飲用水困難問題。目前,忠信公路養護中心正在組織開展打井工作。市公路事務中心還積極開展防汛救災搶險應急演練,有效提升了公路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協調處置能力,為汛期道路安全保暢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本報記者 郝曉楠 通訊員 陳文雄
■圖/ 本報記者 馮曉銘市公路事務中心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當前公路重點工作有機融合
奮力推動我市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建的國道205線市區東移項目古云特大橋
■升級改造后的國道238線和平段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百年歲月崢嶸,百年初心如磐。今年以來,市公路事務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部署,積極組織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當前公路重點工作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的參與熱情,注重提高黨史學習教育質量,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積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努力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奮力推動我市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優異工作成績獻禮建黨100周年。
學史力行充分發揮公路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作用
學習百年黨史,感悟真理力量。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市公路事務中心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制定教育實施方案,制作工作清單作戰圖,并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進一步明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細化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安排。
以“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黨史學習教育活學活用。市公路事務中心組織本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線觀看河源脫貧攻堅題材紀錄電影《厚土之上》,參與“河源市黨史知識線上問答活動”“粵學黨史·粵愛黨——打卡廣東紅”小程序等,動員鼓勵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充分利用線下陣地和“學習強國”、學法用法平臺等線上學習平臺開展黨史個人自學,引導激勵更多黨員群眾參與黨史學習教育,營造了濃厚學習氛圍。
宣傳陣地建設是做好宣傳工作一個重要基礎,更是貫徹好落實好黨史學習教育的有力體現。為進一步營造人人關心黨史、人人學習黨史、人人宣傳黨史的良好氛圍,市公路事務中心制作了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展板,籌劃打造黨史教育宣傳走廊,努力為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提供良好環境。
質勝于華,行勝于言。黨史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今年以來,市公路事務中心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積極謀劃一批全局性、戰略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推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城市過境段、產業園區段等路段升級改造,完善市域綜合公路網絡,努力提升公路等級和通行服務水平,著力構建河源陸路“12131”交通圈,不斷完善與“雙區”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抓好規范化養護管理指導工作;切實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防范化解和交通安全問題整治工作,不斷完善公路安保設施,進一步提升城鄉公路路況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為“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發揮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作用。
全力打造“暢、潔、綠、美、安”城鄉公路交通環境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為群眾辦實事”不僅是一句叫得響的口號,更是一個承諾。今年以來,市公路事務中心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聚焦職責、學史力行,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
市公路事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及時梳理形成“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確定國道205線熱水至埔前段改線工程、粵贛高速公路順天互通立交建設工程、開展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及掛牌整治工作、為一線養護工人解決飲水難問題、開展防汛救災搶險應急演練等5個項目為“我為群眾辦實事”民生項目,并明確項目完成時限和責任人。
國道205線熱水至埔前段改線工程全長36.2公里,總投資48.21億元,采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技術標準,兼顧城市主干道功能,設計時速80公里。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優化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布局,快速有效緩解市區過境交通壓力,還能有效擴大城市架構,促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推動沿線產業園聯動加速發展,帶動兩側土地高效益開發,對將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項目于2020年7月開工建設,計劃工期3年,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約3.4億元。
粵贛高速公路順天互通立交建設工程,是粵贛高速公路新增連接順天鎮縣道166線的服務型互通立交。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燈塔盆地核心區對外聯系的重要樞紐,可與周邊的高速公路及已建成的主干線相互連通,大大提升燈塔盆地核心區出行條件,為燈塔盆地加快“融深”“融灣”,引進更多有實力的現代高新技術農業企業創造有利條件。項目于今年4月開工,計劃今年底前完工,目前已完成駐地建設、完成清表及約80%征地拆遷,開展路基土石方和涵洞等工程施工。
按省、市統一部署,市公路事務中心把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及掛牌整治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重點做好管養路段全面排查,加大對標志標線、安全防護措施、危橋加固、穿村過鎮路段整治力度,推動各項安全工作落到實處。按照計劃,6月底前,將完成縣鄉道與國省道平交路口“一清一燈一帶”、國省道沿線村道路口“平安村口”建設及四車道以上國省道穿村過鎮路段增設中央隔離設施等排查整治任務,12月底前將全面完成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及掛牌整治工作。
為群眾辦實事,就是主動把目光放在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上,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應。得知因天旱少雨,連平縣忠信公路養護中心的職工日常飲用水無法保障后,市公路事務中心籌集4萬元用于幫助支持忠信公路養護中心打井,以解決該中心長期飲用水困難問題。目前,忠信公路養護中心正在組織開展打井工作。市公路事務中心還積極開展防汛救災搶險應急演練,有效提升了公路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協調處置能力,為汛期道路安全保暢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本報記者 郝曉楠 通訊員 陳文雄
■圖/ 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