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市司法局踐行初心使命譜寫新篇章

奮力推動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1-07-01 10:45:42 來源:河源日報


■2020年9月30日,市司法局、普法辦在公園東小學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民法典》教育大課堂活動。

傳承紅色基因。市司法局在阮嘯仙紀念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

核心提示


深化改革,守正創新。市司法局改革重組以來,按照“一個統籌、四大職能”工作布局,堅持更高站位、更寬視野,著力統籌全面依法治市,扎實開展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河源、法治河源,譜寫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新篇章。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后法治中國建設深入推進的第一年,市司法局上下同心、銳意進取,強法治、優服務、抓改革、保穩定、促發展,著力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司法行政鐵軍,推動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我市“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更精準的制度供給、更優質的法律服務,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黨建工作】


以黨建引領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市司法局始終堅持政治統領、黨建引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推動政治建設和司法行政業務融合發展,實現同頻共振,全面激發隊伍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凝心聚力,筑牢思想根基。堅持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和“首題必政治”學習制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堅定不移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市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司法行政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闊步前行。持續推進律師行業強基、領航、聚力、先鋒“四項工程”,把黨對律師工作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到律師工作和律師隊伍建設中。


防控疫情,黨員沖鋒在前。積極踐行初心使命,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主動服務疫情防控大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法治力量。起草了《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的意見》,為市政府貫徹落實省人大決定,依法防控疫情提供了決策參考和法治保障。組建防控疫情法律服務志愿團,針對疫情下出現的勞動用工、醫患關系、行政處罰、租賃合同、遺囑、繼承等法律問題,廣泛開展法治宣傳,免費為人民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市司法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全局73名黨員干部職工下沉到村(社區)一線,參與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工作。逐家逐戶走訪排查,累計多輪次排查7000多戶次、2萬多人次。


守正創新,推動事業發展。全面落實機構改革任務,按照“一個統籌、四大職能”(統籌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承擔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和公共法律服務職能)工作布局,推動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事業改革發展。推動建立完善市、縣黨委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進一步加強黨委對法治建設工作的領導,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出臺《河源市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動紫金藍塘司法所全力打造“中華第一所”,全面加強基層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弘揚革命先烈精神,成功將阮嘯仙紀念館打造成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在全省首創司法鑒定法律援助合作機制,為需要司法鑒定的弱勢群體提供免交、減交或緩交鑒定費等服務。


【黨史學習教育】


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有機結合同向發力


市司法局把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堅定司法行政黨員干部的政治信仰,以政治忠誠帶動紀律作風進一步好轉、素質能力進一步增強、隊伍形象進一步提升,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河源、法治河源鍛造一支“四鐵”“五硬”司法行政鐵軍。


深入開展政治教育,筑牢政治忠誠。采取黨組理論中心組、“三會一課”、專家授課、編印“口袋書”等形式,深入開展“四史”學習。開展黨組書記上黨課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筑牢思想根基,增強政治自覺;舉辦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黨史學習教育暨隊伍教育整頓培訓班,組織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干部職工、律師共400余人參加培訓;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知識測試,進一步檢驗干部職工黨史知識學習成效,達到了以考促學、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目的。


深入開展紅色教育,堅定理想信念。通過現場教學、舉辦講座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汲取智慧力量。組織干部職工到阮嘯仙紀念館、阮嘯仙故居參觀學習,重溫入黨宣誓,舉辦“延安整風”專題講座,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等,緬懷革命英烈,傳承紅色基因。


深入開展教育整頓,純潔司法行政隊伍。突出抓好筑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四項任務”,扎實推進學習教育、查糾整改、總結提升“三個環節”,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堅持學習教育貫穿始終,落實自查自糾、組織查處、專項整治,開展律師、公證和司法鑒定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動教育整頓成果轉化為促進司法行政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努力鍛造新時代司法行政鐵軍。


【我為群眾辦實事】


情系民生 心系群眾


市司法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全面落實各項司法行政便民、利民、護民措施,豐富服務載體,提高服務質量,積極主動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


開展主題法治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學黨史跟黨走·我為群眾辦實事”“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今年以來共開展法治進鄉村約200場,法治進社區90多場,法治進企業50多場,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萬余份;開展民法典專題學習宣傳126次,組織集中宣傳和教育講座500余場次。將民法典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花朝戲、木偶戲等進行有機融合,創作法治劇目,在各鄉鎮演出,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深入基層。


開展律師為民服務活動。深化“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統籌安排律師資源,全市1439個村(社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律師顧問服務群眾58600人次,提供法律服務12939次,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倡導全市社會律師積極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每人兩宗,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引導律師結合“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送法進社區”法治宣傳活動,共組織律師開展法律宣傳活動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宣傳品500余份,接受群眾各類咨詢300余人次。成立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共為100多家民營企業出具“法治體檢”報告。派出公職律師、法援律師參與市領導接訪日接訪工作,為信訪人釋法解難,上半年共派出公職、法援律師陪同市領導接訪23次,接待來訪群眾5批45人次。


開展“公證、司法鑒定惠民生”活動。在全市推廣公證“最多跑一次”“主動上門”、郵寄服務、縮短辦證時長等9條便民措施。河源公證處“主動上門”服務案件63宗,郵寄服務985件,7個工作日內辦結公證業務1055件,實現“最多跑一次”985次。開通司法鑒定服務綠色通道,落實“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合作機制”,辦理為困難群眾減免司法鑒定費案件1宗。


開展“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動。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提供“當天辦”服務,開通農民工、涉軍、司法鑒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等。共為149名農民工、1名涉軍人員提供法律援助,處理“當天辦”服務案件260宗,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案件277宗。


開展遠程會見親情幫教工作。在全市6個遠程會見點增加號源,為市民提供省內監獄、戒毒場所遠程會見服務,實現“家門口”探監,發揮親情幫教作用。上半年,全市共辦理遠程會見974宗,最大限度發揮視頻會見系統效能,把惠民、便民的實事辦好辦實,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慶鐸表示,群眾利益無小事,服務群眾沒有終點。接下來,市司法局將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司法行政中心工作結合起來,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司法行政鐵軍,推動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我市“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更精準的制度供給、更優質的法律服務。


【黨員模范】


解決矛盾糾紛的“專家門診”


近年來,我市司法行政系統多次獲得各級榮譽及表彰,許多黨員干部在工作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以法律扶貧、以法治興民,做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法律守護者。連平縣忠信司法所所長吳鏡明,在司法行政崗位上工作了31年,2019年被評為“全國模范司法所長”,今年2月榮獲全國“平安英雄”榜月度亞軍。


2019年初,由吳鏡明發起成立的“老吳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成為了當地老百姓解決矛盾糾紛的“專家門診”,為忠信地區的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高度肯定。這間調解工作室善于化解“司法疑難雜癥”,調解成功率達到99%。


2020年12月18日,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虎到連平縣忠信司法所“老吳調解工作室”調研指導工作,認為“老吳調解工作室”是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的一個亮點,是一個群眾信得過、叫得響的品牌,應在全省推廣。


吳鏡明在工作中堅持公平公正、依法調解的原則,找準矛盾的焦點和情與法的結合點,把握調解工作的規范環節、細小環節、善后環節,特別是他創造的“四個方法”,已經成為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的利器。一是“巧借東風法”,指利用比較有威望的宗親、親戚朋友等人影響,通過多方努力,化解矛盾的方法。二是“對癥下藥法”,指緊緊抓住爭議背后的核心原因調解矛盾糾紛的方法。三是“趁熱打鐵法”,指對事實清楚或雙方當事人認識基本一致的糾紛及時調解,避免久拖不決使矛盾擴大或激化的方法。四是“降溫處理法”,指在當事人情緒激昂時,采用“背對背”方式處理,等到當事人情緒穩定后,因勢利導,再做調解的方法。


2021年上半年,老吳調解工作室成功調處各類疑難復雜矛盾糾紛93宗,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80多萬元,防民轉刑案件6宗,預防越級上訪案件6宗,成功實現了一對一、專業、免費、優質的法律服務。


據了解,近3年來,市司法局機關及一些先進工作者多次獲得上級表彰:2019年12月,市司法局獲全國普法辦表彰,被評為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2020年1月,河源市法律援助處獲司法部表彰,被評為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2020年1月,河源市河源公證處主任袁小玲獲司法部表彰,被評為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個人 ;2020年11月,市司法局獲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銀保監會等十部委表彰,被評為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集體 。


■組稿/攝影:本報記者 劉燁華 通訊員 曾秀蘭 陳健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