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立德樹人擔使命 鑄魂育人守初心
■ 今年中考百日誓師會
■ 每年一屆的秋季校運會
■ 今年的元旦文藝匯演
■ 學生參加2020年班際籃球賽
核心提示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下稱新城初級中學)創辦于2008年秋季,前身為龍川縣附城中學,位于縣城東江河畔205國道旁,是一所公辦縣直初級中學。學校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3021平方米。有教學樓2棟、宿舍樓1棟、綜合樓1棟?,F有教學班43個,在校生2752人,教師184人。其中專任教師178 人,90%以上教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結構配備合理,師資力量雄厚,其中高級教師57人、中級教師126人。
在校長鄧德貴看來,學校的發展,離不開龍川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龍川縣教育局的悉心指導。近年來,該縣先后投入1300多萬元,用于學校硬件建設,不斷完善學校功能場室,使學校各項設施達到規范化標準。學?,F有多媒體教室1間,電腦語音室2間,物理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各2間及生物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閱覽室各1間,全部教室配備教學互動一體機,完全適應現代化方式教學,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成長環境。
【成績】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為與時俱進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煥發行穩致遠的生命力,一直以來,新城初級中學扎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成績喜人。
自開辦以來,該校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據統計,考取龍川一中的學生有425人,考取龍川實驗中學、田家炳中學和隆師中學的學生有1658人。學校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市、縣各類競賽活動,成績顯著,獲得縣級以上表彰的教師有136人次、學生有328人次。
學校先后榮獲“河源市2013年度初中教學質量進步獎”“龍川縣2013年度高中學校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高考表彰二等獎”“龍川縣2013年度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優秀單位”“龍川縣2014年度高中學校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高考表彰一等獎”“龍川縣2014年度學校工作綜合考核三等獎”“河源市2015學年度—2016學年度平安校園”“2018年龍川縣學校(幼兒園)年度工作綜合督導考評中學組三等獎”“2019年龍川縣平安校園創建先進單位”“2020年河源市文明校園”等稱號。
【特色一】
師德師風建設詮釋教師使命
師德是教師的立業之基,從教之要。對此,新城初級中學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爭做“好老師”活動。該校堅持黨建引領,要求全體教師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準確領會新時代教師職業道德基本要求,全面提升師德素養,建設高素質的一流教師隊伍,營造優秀教師良好教育生態,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甘做龍川教育事業發展的筑夢人。
同時,該校通過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充分調動各年級教學骨干的積極性,保證教師的快速成長與提升。豐富的教研活動,為學校新老師提供了學習的機會,為青年骨干教師提供了交流提升的契機,也為教研教學能力過硬的優秀教師打造了一個展示的平臺。
在完善師德師風、教學教研能力培養體系的基礎上,如何建立健全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校長鄧德貴給出了答案。該校教師工資與教齡、職稱掛鉤,建立教師工資聯動增長機制,隨著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待遇也不斷提升。同時,該校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讓學校發展葆有持久動力,培養一批中堅力量,為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構建“青年生力軍”。
【特色二】
良好校園文化培育時代新人
鄧德貴介紹,新城初級中學秉承“以‘孝德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樹立“以德立身 勵志成才”校訓、“勤學善思 德才兼備”校風、“立德樹人 愛生如子”教風和“崇德好學 勤于反思”學風,有力推動學校培根鑄魂工作。多年來,學校傳承優良傳統,大力建設校園文化,多年來為社會各界培育了眾多優秀人才。
精良、先進的設施設備也促進了校園文化有效傳播。走進新城初級中學的教學樓,記者看到校內的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閱覽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正值課后的興趣活動時間,學生們有的在練習畫畫,有的在安靜地閱讀課外書籍······享受課后的放松,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
鄧德貴表示,未來,學校教職工將腳踏實地,敢于擔當,勇做教育改革發展的開拓者和建設者。將繼續抓好教育科研,開展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扎實提高辦學水平,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具有家國情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特色三】
創新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
分組教學、小組合作、CBA教學模式……走進新城初級中學課堂,新穎高效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贏得了前來交流的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以分組教學為例,不同于傳統的教育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形成“組內成員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記者看到,在該校的一節特色語文課上,教師以情境導入開始,學生自學并開展組內疑難討論,最后由教師點撥重點難點和鞏固練習,并由小組成員在班內分享展示成果。在由老師引導的基礎上,整節課堂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老師盡心盡力地教,學生也興高采烈地學,氛圍活潑熱烈。
“在分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組織個性化教學,針對每個學生的問題給予個別化指導。由此,課堂教學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師生互動更加頻繁。”新城初級中學數學老師羅海青說。
據了解,分組教學方式在學生中反響良好,因為這種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甚至不同的興趣分成幾個小組,對不同的組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符合學生的能力和要求,照顧了學生的差異。同時,也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校長訪談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校長鄧德貴:
做一名有情懷的校長 辦一所有溫度的學校
“辦一所高質量學校不容易,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更難。多年來,通過不斷摸索,新城初級中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越來越成熟的、能切實滿足學生成長和發展需求的教學體系?!睆慕?5年,在新城初級中學校長鄧德貴心中,無論角色怎么轉變,他為人民教育事業傾情奉獻的信念沒有變。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教學工作管理者更是如此。一直以來,鄧德貴堅持以“做一名有情懷的校長,辦一所‘有溫度’的學?!睘榧喝危c教職工深入交流,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并立足學校實際,大膽改革創新,努力把學校打造成學生向往、家長放心、群眾滿意的學校。
2019年,鄧德貴來到新城初級中學任校長,如何推動、引領學校教育工作繼續前行,是擺在他面前的頭等大事。為了自己摯愛的教育事業,他很少有時間照顧家庭及親人,每一個工作日都安排得滿滿的,節假日加班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為辦好一所學校努力奮斗,我一直秉承的就是要做一個有情懷的校長的信念。”鄧德貴說。
經過充分調研分析,鄧德貴立足學校實際,大膽改革創新,著力推行內部精細化管理,大力推行CBA教學模式與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改革,以小群體教學法為基礎,順應學生個性化發展,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在落實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我們將學生工作處和團委兩個相對獨立的處室有機結合在一起,拋開傳統的以問題為中心的德育工作思路,大膽創新、開拓進取,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挑選了有干勁、有魄力的年輕干部,增設了課改中心,強力推進課堂改革,打造高效課堂?!编嚨沦F說。
校長的人格和教學水平對學校道德管理和教學管理影響深遠。2019年12月,為更好推進名校長工作室各項工作,提升名校長工作室全體成員的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名校長的示范輻射作用,經縣教育局同意,“鄧德貴名校長工作室”遷移到新城初級中學,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如今,新城初級中學的社會形象和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明顯上升,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不斷提高。這些變化都離不開鄧德貴的辛勤付出,學校的廣大師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鄧德貴表示,未來,他將努力為優秀學校管理者搭建發展平臺,引領工作室成員提升校長領導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帶動、輻射作用,為區域基礎教育發展再添新動力。學校將繼續堅持把教學落到實處,做好教學、科研和課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打造成為老百姓信得過的優質教育品牌。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通訊員 余洪科 攝影:本報記者 鄧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