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級”項目卓翼科技河源一期投產
滿產年產值超百億元 助力河源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卓翼科技車間生產線
■卓翼科技工廠外景
■員工食堂
■工作人員正在篩查產品
■工作人員在探討業務
昨日,坐落于河源國家高新區的河源電子信息產業巨頭——卓翼科技河源一期項目正式投產,市四套班子領導共同見證。
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動工、當年投產。一期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超20億元,二期項目滿產后可實現年產值超100億元,實現“卓翼信心”和“河源速度”的強強聯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成果喜人、意義重大、令人振奮。
卓翼科技實力之雄厚、規模之龐大、效益之優良,屬河源國家高新區近年來招商引資項目中的佼佼者。河源項目達產后,將年產手機1.2億部,助力河源國家高新區2025年突破手機產量2億部,是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提出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目標后的標志性項目。項目的順利投產,將進一步加快河源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步伐,充分發揮以重大項目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助力河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和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全面融入“兩個合作區”建設,系統提出“六個抓”工作部署,提出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河源國家高新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上來,勇擔責任、真抓實干、奮力爭先,聚力推動園區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邁出堅實步伐。
“航母”級項目卓翼科技一期試產 全面投產可實現年產值超百億
備受關注的卓翼科技河源一期項目正式投產,這是河源國家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落實河源建設“示范區”“排頭兵”的成果體現。
卓翼科技河源項目的投資體量令人振奮。卓翼科技是全球電子制造服務商50強、深圳市工業500強、深交所A股上市企業,從事通信、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等3C產品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在移動終端、網絡通信、智能家居、可穿戴、自動化及消費產品領域,向全球客戶提供設計、開發、生產、技術支持等優質服務。卓翼科技河源項目投資額超50億元,未來二期項目全面達產后產值保守估計超100億元,有望在不久后的將來成為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產值最大、社會效益最好的企業。
剛剛落成的卓翼科技河源一期項目有一座現代化廠房,具備現代化生產設備、先進的生產工藝流程、嚴謹的品質管理體系,以及舒適的員工工作生活環境。卓翼科技河源一期項目占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試生產階段生產線有SMT線體9條,PCB日產能可達成2.7萬片,組、包線各12條,產品日產能可達成2.5萬臺。據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期項目計劃年內建成SMT和組裝各24條生產線后,預計在2022年完成約20億產值,相當于新增100家規上企業。
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新民表示,感謝河源市委、市政府以及河源國家高新區的大力支持,各級領導和部門的關心扶持,以及卓翼科技團隊的奮斗,讓卓翼科技河源項目的建設順利開展、如期投產。項目的正式投產,表明了企業對投資河源的堅定信心和決心,也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堅強支持和河源國家高新區的大力推動,這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回顧歷程,市委書記林濤會見卓翼科技董事長陳新民一行,堅定卓翼科技落戶的決心,市長何國森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東豪多次實地調研,全力推動項目落地建設,住建、人社、供電、工信等部門積極服務,為卓翼科技項目排憂解難。河源國家高新區作為招商服務主要責任單位,把服務卓翼科技項目發展作為頭等大事,上下一心,主動作為,成立了以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卓翼科技項目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分管負責同志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壓實責任,分工合作,全面提升服務水平,推動項目順利建設。河源國家高新區建立了專項檢查服務機制,班子成員每周現場檢查督促,每周通報項目進度,安排專人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困難問題,做到問題不過夜、建設不停滯、服務全方位。
項目簽約后,雙方就合同洽談、項目選址、裝修方案、落地形勢、廠房裝修、員工招聘、設施配套等落地細節進行推進,并且就招商政策、裝修任務等難點進行攻堅克難。河源國家高新區主要負責同志定期檢查項目的廠區道路、生產車間、倉庫、辦公、住宿等裝修進展情況,針對裝修廠房、辦理營業執照、開通水電氣、招聘員工等方方面面的實際問題提供高效的解決方案,以超常規機制、超常規速度、超常規服務推進,確保卓翼科技一期項目能夠“拎包入住”如期試產,幫助項目早日達產發揮效益。
下一步,河源國家高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保障,打造與珠三角同等水平的營商環境,為卓翼科技和廣大入園企業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全力支持企業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發展壯大。
河源國家高新區樹立“搶灘”意識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產業是國家七大新興戰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河源市實施“工業立市”戰略以來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河源國家高新區是中國首批電子信息行業重點推介產業園區,也是省級手機生產基地,全省唯一的權威平臺——廣東省通訊終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落戶在此。據了解,自2004年第一家電子信息企業西可通信落戶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快速發展,已形成電子信息這一主導產業,已落戶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約100多家,匯集了中興、美晨、西可、中光電、華冠、阿里巴巴等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集聚效應。
河源國家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擁有涉及手機整機、手機顯示屏、芯片、電池、PCB、攝像頭、結構件、手機配件等一系列完整的產業鏈條,2020年實現規上產值328億元,約占園區規上總產值70%,占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的73%。
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安排上來,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精神,主動參與、主動支持、主動服務,努力為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高新區新的更大貢獻。
在具體行動上,河源國家高新區大力抓好招商引資,打造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條。一是緊抓珠三角地區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外溢等機遇,做深做細做實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拓寬招商引資方式,全方位收集有效項目信息,完善招商項目庫,加強優質項目儲備,實現資源共建共享,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的手機及上下游配套制造業,建設以手機為主的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二是抓好產業配套,加速培育壯大手機產業集群,依托廣東省通訊終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產業配套硬件支撐;大力引進一批電子信息產業的產學研和孵化機構,先后引進廣工大(河源)研究院、深大灣區(河源)研究院、葉聲華院士工作站、天和半導體研究院,孵化企業60多家,有力推動了電子信息產業鏈生態建設。三是創新招商模式,在全市率先與落戶企業簽訂對賭協議,如落戶企業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協議中投資強度、產出強度、稅收強度等方面的要求,可獲得一定的獎勵,堅定企業投資決心,加速企業建設發展。
河源國家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志中表示,卓翼科技的投產將吸引一大批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落戶聚集河源國家高新區。河源國家高新區將圍繞中興通訊、西可通信、卓翼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進行電子信息產業精準招商,形成聚沙成塔、聚木成林的效應,全力在今年實現電子信息產業產值400億元、5年內達到千億級產值的發展目標,為河源全面融入兩個“合作區”建設,實現“示范區”“排頭兵”建設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陳志中表示,下一步,河源國家高新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樹立“搶灘”意識,堅持“項目為王”,在電子信息產業鏈供應鏈上發力,補鏈、延鏈、強鏈,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一是加強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高端項目的引進,瞄準產業鏈上游和高端產業、龍頭企業,重點引進在電子信息領域具有高端技術、規模品牌、發展前景的高端產業項目,特別是人工智能、5G、機器人、智能家電、超高清顯示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二是加強電子信息產業人才引進,加大“河源市促進人才優先發展若干措施”“高新區促進人才發展實施意見”等人才引進政策的宣傳力度,力爭引進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產業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三是加強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建設,重點推動區內電子信息骨干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強產學研合作,建設一批技術研發基地、技術創新中心等新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高電子信息企業的科技研發能力,實現5G、智能家電、機器人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文/本報記者 鄧燕琴 特約記者 聶燕民 通訊員 鄧智杰
■圖/本報記者 黃贊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