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 擘畫振興藍圖
—致讀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持續推動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干部要抓緊提高“三農”工作本領。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行動,培育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樣板。
鄉村振興,久久為功。為進一步展示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成效,展現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歷程、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即日起,河源日報社聯合河源市鄉村振興局推出《鄉村振興》專刊,發揮黨報優勢,堅持涉農特色,增強服務黏性,讓廣大基層干群更加深刻理解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為我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鳴鑼開道、鼓勁助威,同心協力推動河源鄉村振興進程。
乘勢而上,我市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2021年,是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全市鄉村振興系統以培育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樣板為目標,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突破口,整體謀劃、深化拓展,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成效漸顯。
1 持續健全鄉村振興工作體制機制
★建立市縣鎮村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體系。
★堅持市領導聯鎮包片抓鄉村振興工作制度。
★實施組團式幫扶,共選派597名駐鎮干部、56名金融助理、140名科技特派員、106名大學生志愿者進駐95個鎮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2 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明確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現行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建立健全防返貧監測機制,堅決守住了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出臺全市扶貧資產管理辦法;全市確權扶貧資產項目7246個、金額25.34億元。
3 支持助推農業產業提檔升級
★支持河源燈塔盆地農高區建設。將燈塔盆地規劃建設放在“一區四帶”的首要位置,在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深化改革上給予項目傾斜。
★支持服務現代農業發展。以1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平臺,持續完善“基地+脫貧戶”“合作社+基地+脫貧戶”利益聯結機制,落實信貸、保險、用地等創業創新扶持政策,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支持培育發展美麗經濟。累計創建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個、示范點1個,打造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10個、示范點31個。
4 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逐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美麗宜居村680個、特色精品村34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15條縣級鄉村振興示范帶、95條鎮級美麗鄉村風貌帶和美麗鄉村精品帶,美麗鄉村實現由點到面、連線成片的初步跨越。
5 持續探索基層治理模式
★加強治理體系建設
★加強鄉村自治建設
★加強平安法治建設
★積極培育文明鄉風
2021年亮點成績單
1.河源市鄉村振興工作得到國家鄉村振興局、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充分肯定;
2.東源縣順天鎮獲省第二屆鄉村振興大擂臺“十強鎮”榮譽稱號,東源縣成功申報國家現代農業示范縣;
3.龍川縣佗城鎮楓深村、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4.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獲評“省十大美麗鄉村”;
5.紫金縣“紅色紫金—蟬茶飄香”入選全國“百條紅色茶鄉旅游精品路線”;
6.連平縣忠信鎮司前村、龍川縣黃布鎮宦境村入選2021年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
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全文共8個部分
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
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
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
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
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文件指出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復蘇脆弱,氣候變化挑戰突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極為繁重艱巨。
黨中央認為,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文件提出
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
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
■王亞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