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234”工作思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專訪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鐘建政
■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我市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今年鄉村振興 工作目標
2022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要點和任務清單。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進一步釋放農村發展活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鐘建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全市鄉村振興系統將按照“緊盯一個目標,守住兩條底線,突出三項重點,落實四項舉措”的“1234”工作思路,推動河源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確保487戶2094名
監測對象達到穩脫貧標準
記者: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了要突出培育“五大產業”、實施“七大行動”的主攻方向。對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行動,市鄉村振興局的行動目標是什么?
鐘建政:今年,全市鄉村振興系統將緊扣市委“培育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樣板”總目標,以擔當實干、攻堅克難的決心,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等重點工作,推動河源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記者: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為貫徹落實兩條底線任務,市鄉村振興局有哪些舉措與目標?
鐘建政: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做好“三農”工作、穩定“三農”基本盤,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是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底線。緊扣“保供固安全”目標要求,將保障糧食安全底線納入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重點內容,積極支持配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土地流轉等工作,督促基層政府扛起糧食安全責任,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確保糧食安全生產。
二是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聚焦農村人口中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等“三類人群”,堅持因人因戶施策,確保487戶2094名監測對象達到穩脫貧標準,確保農村低保標準是去年的1.5倍,并動態監測已脫貧人口中的特困人員、“三留守”人員、因疫因災遇困群眾等為重點的防返貧對象,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決守牢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以“一區四帶”示范帶動鄉村振興
記者:為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市鄉村振興局將如何系統謀劃今年重點工作?
鐘建政:在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項重點工作,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
一是突出抓好鄉村發展。將燈塔盆地的規劃建設放在“一區四帶”的首要位置,支持燈塔盆地創建國家級農業高新區。以1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載體,重點扶持24個特色產業專業鎮、124個特色產業專業村的發展,引領帶動更多農戶從中增收獲益。借鑒美林油茶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合作模式,完善農業企業聯農益農機制,引導更多優質企業發展振興鄉村產業。
二是突出抓好鄉村建設。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厚植河源農村的亮麗底色,讓全部鄉村達到干凈、整潔、有序標準。2022年,全域實施“五美”專項行動,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園”,確保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1%以上,60%以上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50個行政村建設成為特色精品村;要整改不少于900個問題戶廁、新建不少于20個公廁,并按照公廁每年不超過1萬元/個的管護資金,持續加大管護力度;要確保農村污水治理率達到50%以上、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合格率90%以上;要實現15條縣級鄉村振興示范帶取得明顯成效,每個鎮加快建設1條以上的美麗鄉村風貌帶或美麗鄉村精品帶。
三是突出抓好鄉村治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落實基層組織建設三年(2021—2023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頭雁”工程,持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鄉村建設,總結提煉龍窩鎮“五老一賢”工作法和“積分+”治理模式,推廣順天鎮“一戶四聯”和“三個一”工作機制,打造更多國家級、省級鄉村治理示范鎮村。
建立健全鄉土人才管理體制機制
記者:對于推動今年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市鄉村振興局有哪些具體舉措?
鐘建政:全市鄉村振興系統將繼續完善體制機制、宣傳引導、要素保障和督導考核四項機制,科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保取得實效。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完善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制定《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清單》,建立完善鄉村振興專項組分析會商機制,引導各級各部門繼續高位推進鄉村振興。
二是強化宣傳引導。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村民座談會、外出鄉賢會“三會”的方式,向群眾廣泛宣傳、講解鄉村振興戰略和黨的各項惠農政策。在鄉村規劃、建設、管護等工作中,充分聽取和采納群眾意見建議。重視鄉土人才培養,建立健全農村工匠、科技特派員等鄉土人才管理體制機制,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三是加強要素保障。進一步完善要素保障機制,始終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使用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將最強的力量、最好的資源、最多的資金、最優的服務向農村傾斜,切實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
四是嚴格督導考核。持續細化完善鄉村振興每月檢查、季度亮燈、年度考核和第三方監督的評估體系,加強日常跟蹤調度和管理,每月以不打招呼、隨機抽查的方式,到農村一線暗訪督查,獎優罰劣、激勵奮進,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上新水平。
■總策劃:曾淑梅
■總統籌:楊建平
■采寫統籌:范建國 趙鋒 董偉偉
■編輯統籌:李天鴻 劉遠朋
■采寫:本報記者 王亞嬌
■攝影:本報記者 肖斌
■制圖: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