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將以“六大行動”為抓手,在全縣開展“干部能力提升建設年”行動——
搭建“賽馬”場 培養“千里馬”


核心提示
廣大黨員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力量。近日,東源縣印發《東源縣“干部能力提升建設年”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列出了“干部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
根據《實施方案》,東源縣將以干部能力提升為重點,圍繞市委、縣委中心工作搭建“賽場”,以全面開展“大學習提能”“大培訓蓄能”“大調研聚能”“大練兵賦能”“大比武增能”“大督查激能”等“六大行動”為抓手,持續健全“選、育、管、用、掛、帶”機制,探索建立干部全鏈條培養的“東源模式”,建立領導干部能力提升、年輕干部優中選優的“賽馬”機制,讓各鄉鎮同臺競技、賽道比拼,在“亮曬比促”中不斷提升黨員干部履職能力,實現黨員干部政治能力、改革創新能力、綜合決策能力、依法辦事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六個能力明顯增強”,奮力開創東源各項工作新局面。
搭建學習“賽馬”場
提升黨員干部專業素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執政能力建設是黨執政后的一項根本建設。黨的執政能力的高低,歸根結底取決于廣大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而干部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溫故知新”。東源縣將全面開展“大學習提能”“大培訓蓄能”“大調研聚能”行動,在學理論、學政策法規、學本職業務的基礎上,突出培訓內容精準化、培訓形式多元化、結果運用實效化,提升改革創新能力、提升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提升群眾工作能力。
在“大學習提能”行動中,《實施方案》要求堅持把精準把握、用好用活政策和明晰法規、依法決策作為提升履職效能的關鍵環節來抓,堅持把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將推進法治建設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探索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每日推送法律知識和典型案例、每年不少于2堂法治專題教育課,扎實推進政策法規“六進”活動,推動學法用法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同時,以鄉鎮、部門為單位每月至少舉辦1次“業務大講堂”,領導干部帶頭上講臺講政策、講業務,提升干部專業素養。建立“傳幫帶聯引”制度,提升業務培養的實效性,爭做業務流程清、業務規定明、業務操作熟的“業務通”“活字典”“多面手”。
在“大培訓蓄能”行動中,各鎮、各部門制定個性化的干部培訓方案,推行“訂單式”培訓服務,扎實開展政治理論、組織建設、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執紀執法、應急管理、信訪維穩等個性化、精準化、系統性培訓。科學運用干部培訓網絡學院、“兩微一端”等現代“云”平臺,探索推行“線上+線下”“請進來+走出去”“集中研學+個人自學”“課堂+實踐”同步推進模式,通過專家授課、專題輔導、案例分析、互動交流、分組研討、知識測試等方式,變“封閉型”為“開放型”教學,提升培訓教學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大調研聚能”行動中,實行領導包課題、干部下基層、走出去學習、沉下去蹲點,分專題深入對標單位、基層一線、矛盾現場開展調研,切實把重大改革推進慢、重大平臺載體引進難、重大項目(產業)落地難、歷史遺留問題破解難等堵點問題找準找實,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搭建成效“賽馬”場 較量黨員干部“真功夫”
《實施方案》提出,東源縣將圍繞鄉村振興提質增效、項目建設推進落實、四個組團創先爭優開展“大比武增能”行動。
在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大比武中,持續開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亮燈”管理,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督查和日常監督,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深入開展鎮村黨組織書記、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大比武”活動,按照村內練、鎮內比、縣內賽逐級練兵、逐級比武,通過專題培訓、實地觀摩、脫稿述職、你問我答、群眾評價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動工作。以“整鎮推進、整縣提升”為抓手,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工作,積極參與第三屆“鄉村振興大擂臺”比賽活動,以組織落實工作情況、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效果、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工作狀況、群眾企業社會參與程度為重點進行全面PK,建立健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長效機制。
在項目建設推進落實大比武中,實施營商環境改革領跑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各級各單位建立健全項目建設推進落實“無障礙”保障機制,為項目開工建設掃除一切障礙。強化政企互動交流,每半年開展1次“政企面對面”專場活動,建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首席服務專員”機制,提供“保姆式”“店小二”服務。圍繞重點項目建設,扎實開展以“比質量規模、比推進效率、比產出效益、比項目入庫、比服務效能”為主要內容的項目建設推進落實大比武活動,助推“工業倍增升級攻堅年”各項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在四個組團創先爭優大比武中,定期組織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建立揭榜掛帥工作推進機制,簽訂“軍令狀”,引導各組團各鄉鎮強優勢、塑特色、找差距、補不足,組織廣大干部比發展思路、比發展舉措、比發展效率、比發展成果,推動建立健全責任落地見效閉環工作機制。
搭建一線“賽馬”場 提高黨員干部工作能力
“堅持在‘賽馬場’上選‘千里馬’,在實踐實戰中選實干家。”《實施方案》提出要全面開展“大練兵賦能”行動,圍繞這一行動,東源將從業務、實踐、基層三個方面開展大比武。
在業務大練兵中,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建立實用制度、提高工作效能,實行重點工作清單化、項目化,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權限、目標任務、工作標準。組織干部立足本職崗位開展業務練兵、業務競賽和工作交流,持續落實“面對面”解決群眾問題工作機制,嚴格執行重要崗位實施輪崗制和組織人事干部、執法人員、專技人才任前考試上崗制,不定期開展能力抽查測試,建立健全獎懲機制,讓干部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養。
在實踐大練兵中,堅持實踐歷練、跟班操練,選派年輕干部到征地拆遷、招商引資、債務化解、經濟審計、政務服務、糾紛調解、項目建設等領域實踐歷練,對年輕干部安排不少于1個月的時間到紀委監委(巡察)、縣“兩辦”、組織部門、信訪督查等部門進行學習、鍛煉,錘煉作風、提升能力。建立干部跟班學習制度,采取組團式、專項式、實操式跟班學習模式,精心選派一批干部到發達地區、對標單位、上級業務部門跟班學習。
在基層大練兵中,圍繞市領導聯鎮包片抓落實工作和縣委“八大重點任務”攻堅破難,推動干部多崗位鍛煉形成制度化、常態化,重點對工作經歷單一的優秀干部進行交流輪崗,暢通鄉鎮、縣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之間干部交流渠道,推動優秀干部在多崗位上歷練提高本領、增長才干。建立干部“三線一崗”鍛煉機制,扎實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疫情防控等“一線提能、火線考驗”活動,通過集中提供項目課題領辦,讓干部到基層一線錘煉、項目一線磨煉、維穩一線鍛煉、急難險重崗位考驗。
同時,東源還將開展“大督查激能”行動,構建黨政一體督查格局,逐步建立干部考評情況數據庫,注重定量與定性、考人與考事、過程管理與年度評定、組織考核與群眾評價相結合;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把考核結果與干部崗位管理、薪酬激勵、職稱評聘、提拔任用、職級晉升、評優評先結合起來,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健全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對存在容錯糾錯情形的,及時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容錯免責,推動形成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誤的干事創業環境。
■策劃:李成東 張小龍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劉昕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