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10年走出一條產城融合發展新路
產城之變 風鵬正舉
■河源國家高新區新貌。河源工業在一次次的蝶變和跨越中實現新的騰飛,奏響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文:本報記者 陳鵬
■圖:本報記者 馮曉銘
天剛蒙蒙亮,在河源國家高新區工作、生活10多年的程彩容和往常一樣,來到江灘公園徒步健身。“這里景觀長廊、游玩設施、自行車道、休閑餐飲等配套一應俱全,家門口就是天然的‘健身房’。”談起近10年河源國家高新區的變化,程彩容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截至目前,河源國家高新區累計落戶企業超450家,其中規上企業134家;學校、醫院、酒店、交通等配套齊全;濱水公園、江灘公園成為網紅打卡點;白鷺島公園以及體育綜合體、圖書館等年內可交付使用……
一園崛起,多園爭輝;產城之變,風鵬正舉。近10年來,河源產業功能定位日益清晰,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城市品質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更加完善。
【安居樂業】 來了就是客家人,河源有我更精彩
2011年從深圳來到河源中光電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工作的程彩容,目前擔任該公司模組部生產總監。“剛來時,忙完工作沒有地方可去,天黑也不敢出門,一到周末就想著蹭公司領導的車回深圳。”談起剛來河源時的印象,程彩容深有感觸地說,“盡管當時房價很低,但高管們都不愿意在這邊買房。”
來了就是河源人。程彩容骨子里就有種不服輸的勁,加上吃苦耐勞,一步一個腳印,這一干就是10多年。在程彩容打拼的時光里,河源國家高新區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個人成長到企業發展再到園區之變,沒想到河源國家高新區發展那么快。我在這買了房,現在一家人都在這邊工作生活,小孩也在園區內上幼兒園,我們成了新河源人,感到很幸運、很滿足。”程彩容說。
同樣在中光電通訊公司工作的倪毅比程彩容早來河源國家高新區6年。“剛到這里時,雨天兩腳泥,晴天一身灰。”倪毅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發展,河源國家高新區吸引了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學校、醫院、酒店、交通等配套設施日益完善,濱水公園、江灘公園、鄰里中心等成了企業員工露營、游玩的打卡地。“目前,我們企業高管幾乎都在河源買了房,其中八成是在河源國家高新區買的。”倪毅說。
“10多年前這里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現在你再看,晚上7時至10時,比市區還熱鬧。”河源國家高新區商會會長劉長濤告訴記者,原本只能簡單通行的道路變成瀝青柏油、寬闊暢通、花木林立的“幸福路”;璀璨的夜燈為大街小巷披上了華麗的“新裝”,點亮了城市夜空;區內有學校6所、醫院2所、四星級酒店1家、公交專線6條……
【產業發展】 推進產業興市行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是城市發展之魂。當工業園區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便有了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程彩容所在的河源中光電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手機顯示屏為主的企業。2011年,剛落戶河源的河源中光電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年產值是1000萬元,4年之后躍升為40億元。今天,它已是躋身國內前三的中小尺寸液晶模組制造商。這看似神話般的業績背后,是河源國家高新區積極推動企業創新驅動發展、企業技術革新的結果。
作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區,截至目前,河源國家高新區已累計落戶企業超450家,形成了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和水經濟、機械與模具三大主導產業集群,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產業集群。“去年,我們園區以占全市0.2%的土地,創造了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外貿進出口總額的1/3。”河源國家高新區管委會投資促進局負責人說。
眼下,我市正聚焦增量升級,扎實推進產業興市行動,壯大主導產業、激發企業活力,提升園區效益……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城市之變】 打造宜業宜居的高質量產業新城
沒有教育、衛生等功能配套,產業發展就會失去基本依托。“產城融合,既要抓‘產’的集聚提質,也要抓‘城’的優化升級。”劉長濤說。
驅車行駛在園區,濱水公園、江灘公園、體育綜合體、圖書館等項目,逐一落子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的“棋盤”上。濱水公園,兒童游樂區、江邊觀景臺、高空瞭望臺、云邊泳池、音樂臺階、自行車道等配套應有盡有,市民們或徒步健身、或親子休閑、或隨心漫步,構成了一幅顏值“亮眼”、氣質“潤心”的和諧畫卷。
“潤業公司在這片熱土上默默耕耘、辛勤‘勞作’,開發建設項目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見證了河源國家高新區從產業新城到產城融合的發展和變化。”河源市潤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嘉君說。
“按照產業所需、科學有序、適度超前原則,構建宜業宜居生活環境,確保開發建設到哪里、配套設施就覆蓋到哪里。”河源國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河源工業發展主戰場、經濟增長主引擎、創新驅動主陣地,河源國家高新區在變與不變中砥礪前行,努力打造宜業宜居的高質量產業新城,進一步拉大城市發展框架,奏響了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安居”與“樂業”齊步,河源國家高新區可謂是河源產城融合發展的樣本。
江東新區城市起步區面貌日新月異、高鐵新城建設如火如荼、產業園區項目落地開花,吸引了一批實力強勁的商貿服務業、工業等項目搶灘落子。
東源縣成功創建廣東省文明城市,入選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名單,圍繞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范疇,啟動建設示范性項目,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城市。
和平縣加快打造“六個十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六大服務業”,加快全域全面“融灣”“融深”,全力打造“產城融合”“城園互動”的和平樣板……
站在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排頭兵的歷史新起點,河源正闊步前行,奮力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