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國家稅務總局河源市稅務局

春秋十載 踔厲奮發“稅月”新程

2022-09-19 09:57:06 來源:河源日報

9405e8e1ff6eea06aacd231528d0ecc8_0919004_001_01_s.jpg

■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通過V-Tax遠程視頻輔導形式,幫助企業辦稅繳費。資料圖片

811312530c7d07d6433a88769f0ced0b_0919004_001_02_s.jpg

■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為企業送上《水產業稅費優惠政策指引》。資料圖片

273d6030a0cbb2b625dfd3d528aa2b61_0919004_001_03_s.jpg

■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走訪全國人大代表、連平縣順意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謝舒雯,共謀稅收發展合力。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時間丈量著發展的進度,也標示出攀登的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作為黨和國家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稅收事業也走過了不平凡的十年。

十年來,從全面實施“營改增”到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從減稅降費到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從跑“馬路”到“網上辦+掌上辦”……春秋十載,國家稅務總局河源市稅務局(下稱市稅務局)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工作要求,忠誠于“為國聚財 為民收稅”的職責使命,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乘勢而為、踔厲奮發。

十年,3600多個日日夜夜,那些義不容辭舍我其誰的擔當,自我革命激濁揚清的勇氣,一往無前永不懈怠的定力,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執著,共同構筑起河源稅務人的精神豐碑。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征途已開啟。市稅務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十年累積的堅實基礎、十年沉淀的開放胸懷、十年孕育的蓬勃文化,勠力同心推進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服務大局 退稅減稅降費落到實處

稅收是經濟的晴雨表。十年間,河源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591.4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273.99億元。數字變化的背后,離不開十年來河源稅務部門落實落細稅收領域改革任務,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努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出臺一系列退稅減稅降費政策,為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市稅務局將落實退稅減稅降費政策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探索實施“短平快優九個一”工作法,特別是在今年落實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中,堅持“快退稅款、狠打騙退、嚴查內錯、歡迎外督、持續宣傳”五措并舉,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快享,有效引導社會預期,助力市場主體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后勁。2019年—2021年,河源累計新增減稅降費52.38億元。2022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地實施,1—7月,河源累計新增減稅降費4.87億元。

回首這些年退稅減稅降費的歷程,稅收收入的“減法”變成了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企業的一路發展壯大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減稅降費實實在在減輕了公司的負擔。‘真金白銀’的稅收紅利使公司有了更多資金投入到生產中,減稅降費成了我們增強企業實力的‘底氣’。”河源德潤鋼鐵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許衛國有感而發:“這幾年來,受疫情和市場的影響,現金流緊張,幸好有留抵退稅‘輸血’又‘活血’。在減稅降費政策的支持下,2020年,公司在紫金縣藍塘鎮開始異地技術改造,2021年享受了留抵退稅4471萬余元,全部用于項目支出。今年4月,我們又收到了留抵退稅金額12538萬元,真是為我們企業維系和擴大生產規模‘雪中送炭’!”許衛國面露喜悅之情。

退稅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也是促進就業、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稅收支持力度,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小微企業也是受益主體。

河源市江東新區全程精工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金屬制品、機械設備、計算機配件等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企業。近年來,企業整體經營情況下滑嚴重,成本大幅增加。該企業財務負責人伍宇翔介紹,今年年初形勢就不容樂觀,企業已經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了,還好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大禮包”來得很及時,僅上半年企業就享受了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稅費等共58.75萬元,尤其是延緩繳納稅費政策,真的是讓企業心暖。

不僅如此,各類市場主體、廣大人民群眾也都是退稅減稅降費紅利的受益者。比如,2018年以來的個人所得稅改革使工薪階層100%受益,2020年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又給不少企業減輕了壓力。

與時代共進,與發展同頻,市稅務局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持續發力。除了落實落細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外,十年間,市稅務局堅持以稅咨政,深入挖掘稅收數據“金山銀庫”,形成分析報告300余篇,多次獲得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肯定;緊跟市委、市政府部署,及時出臺各項稅費服務指南,今年,圍繞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培育“五大產業”的決策部署,第一時間編制五大產業稅費優惠政策系列指引,切實加大稅收對產業興市行動的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力度。

作為我市水經濟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農夫山泉在收到稅務部門專屬納稅服務團隊第一時間送上門的政策指引后,其財務經理周小媛表示:“這本《水產業稅費優惠政策指引》真是及時雨,送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把適用于水經濟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歸納總結成冊,讓企業可以精準高效享受政策紅利,太貼心了。”好政策只有真正落實到企業,才能發揮最大效益。據統計,農夫山泉今年以來共享受了9次優惠政策,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11個稅費種,享受稅額減免逾900萬元,切實為農夫山泉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資金支持。

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市稅務局將繼續推進退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快準穩好落到實處,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地服務地方發展大局。

蹄疾步穩 稅收改革邁上新臺階

十年來,稅制改革層層深入、落地見效,始終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更好地發揮了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增值稅改革的持續深化大幅降低納稅人稅收負擔;企業所得稅制度的不斷優化,實施了覆蓋創業投資、創新主體、研發活動等創新全鏈條的稅收優惠政策;資源環境稅制的推進,守護著河源的綠水青山;個人所得稅改革,更是惠及每一個河源人。

“我們公司2016年初成立后,完整享受了“營改增”改革帶來的政策紅利。一方面通過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規范取得進項成本發票,增加我們的抵扣稅額,降低稅負;另一方面充分適用國家出臺的進項稅額加計抵減、農產品發票據實扣除、支持疫情防控等優惠政策,讓我們獲得感滿滿。”河源巴登新城投資有限公司福朋喜來登酒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16年以來,該公司享受各項增值稅優惠政策,減免稅額187.49萬元。

征管業務變了,責任擔當沒變。親歷十年稅制改革的東源縣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的徐紅虹對此深有感觸,“回望十年改革,從最初的國地稅合作到機構的合并再到業務的深度合成,我們在堅持以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的改革過程中,推動了業務受理從線下到掌上、從繁瑣到簡易的徹底轉變,推動了征管效能從‘上機’到‘上云’、從‘以票控稅’到‘以數治稅’的結構性提升。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改革創新背后,是全體河源稅務人面對‘進退流轉’的面不改色、是面對攻堅克難的夜以繼日,改革的十年是我們這一代稅務人用青春澆筑的十年。”十年稅收征管改革,合作、合并、合成是三個關鍵詞。

2015年12月,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要求,原河源市國稅、原河源市地稅全面加強合作,圓滿完成方案提出的6個方面96項改革任務。

2018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掛牌成立后的國家稅務總局河源市稅務局開啟了“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目標建設。

2021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推動稅收征管的第三次變革,通過執法、服務、監管系統優化,推進業務流程、制度規范、信息技術、數據要素、崗責體系的融合升級。至此,以中辦、國辦三次發文為重要里程碑的稅收征管改革藍圖繪就。

“國地稅合并后,辦稅繳費更加便捷、快速了,辦稅大廳工作人員能更加貼心、暖心、專心地做好納稅服務,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以更加細致的宣傳和更加明晰的解讀,將稅收優惠政策精練化、濃縮化、便捷化,第一時間提供到納稅人手上,給予企業最大限度的稅收支持,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全國人大代表、市農村創業青年協會副會長、連平縣順意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謝舒雯表示。

規范便民 納稅服務更有獲得感

“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提檔升級、各項減稅降費優惠政策落實落細、“稅愛未來·便捷100+”稅費服務進村(社區)覆蓋全市1441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的十八大以來,市稅務局始終把納稅人、繳費人的需求和期盼放在心里,著力推進稅費服務創新,著力營造更加優質的稅收營商環境。

十年來,宣傳輔導的持續升級,將稅費政策及時準確地傳遞到每個納稅人、繳費人手上;申報方式持續改進,讓報送的資料更薄、環節更少;不斷拓寬的網上辦稅繳費渠道,使辦稅繳費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精準的分級分類管理實施,把該放的放下去,該管的管起來……2021年全省納稅人滿意度專項調查中,河源稅務部門得分提升幅度居全省第一;在河源營商環境評價中“納稅”(一級)指標在全市16個計分指標中排名第一。

廣東名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名格光電)是河源電子信息“專精特新”代表企業之一。談及近年來的辦稅體驗變化,公司財務負責人曾小花表示獲得感滿滿,“從以前的‘雙腿走路’到‘數據跑路’,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智慧辦稅帶來的變化我們看在眼里。現在手機上可以隨時隨地學政策,坐在辦公桌前就能網上辦稅、掌上辦稅,遇到難題還可用V-Tax遠程視頻輔導,尋求稅務人員‘一對一’幫辦,稅務部門的貼心納稅服務直達納稅人心坎。”

除了智慧、便捷的辦稅服務,直達快享的稅費優惠紅利也讓納稅人獲得感更強。自2016年投產以來,名格光電堅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自主研發、自主創新,成功突破國外行業技術壁壘,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偏光片全制程生產廠家之一,目前占有國內電表偏光片市場份額超五成。回顧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名格光電有關負責人胡娟感慨萬千,她表示,近三年公司獲得了400多萬元的稅費優惠減免,這是沉甸甸的幸福賬單,越來越及時、越來越精準的稅費優惠政策支撐了企業的發展壯大。近年來,市稅務局通過大數據匹配智能推送、成立專屬納稅服務團隊宣傳輔導等方式,讓稅費優惠政策“精準送、快速享”,幫助了更多企業樹立信心、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攻克“卡脖子”問題。

據統計,2022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以來,全市稅務系統共計上門走訪企業3596家/次,開展“線上+線下”政策宣講會66次,召開納稅人問計問需座談會32次,收集并解決納稅人訴求203條。

稅費服務沒有休止符,更無終點站。自2014年起,便民辦稅“春風”四季常吹、四季常新,折射出的是稅務人服務納稅人、繳費人始終不變的初心和目標。

“智慧稅務·春暖槎城”成果計劃便是今年市稅務局結合當地實際推出的又一舉措,包括“網格服務”全天候、“遠程幫辦”全覆蓋、“河源稅寶”精準送、“稅村聯動”創品牌等10項內容。

其中,“遠程幫辦”全覆蓋是市稅務局拓展“非接觸式”服務的主要發力點之一。在和平縣獼猴桃采摘、銷售旺季,針對獼猴桃種植企業普遍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和信息滯后等實際情況,當地稅務部門通過后臺大數據,對用票量較多的企業主動發起V-Tax遠程視頻輔導,以“遠程幫辦”的形式幫助企業完成發票開具、系統申報等涉稅業務,實現了辦稅繳費“零跑動”“快辦理”。“以前遇到涉稅問題只能通過電話、微信溝通,不夠方便直觀。”和平縣山角樂農場負責人表示,現在有了V-Tax遠程視頻輔導辦稅,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稅務人員的輔導,不用再花近三個小時來回奔波了,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

此外,市稅務局按照上級部署,連續5年開展“納稅服務體驗師”工作,目前全市已有來自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媒體、企業會計等各行各業的納稅服務體驗師149人,初步形成稅務部門與納稅人良性互動、合作共贏的發展機制。

多方攜手,才能畫出更大“同心圓”。十年來稅費服務日新月異、取得可喜局面離不開各方協同配合形成的合力。

“稅銀互動”守信激勵措施的推廣,讓更多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2018年來,共為河源的守信小微企業發放貸款2119萬筆,貸款金額26.77億元。

與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攜手開展的“春雨潤苗”專項行動,及時向企業推送涉稅風險點,提示提醒可能存在的風險,幫助小微市場主體做好風險事前防控。

在工信部門支持下開展的“中小企業服務月”,在疫情期間,通過建機制、定舉措、暢渠道,及時為中小微企業解決了“急難愁盼”問題,極大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

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是稅務機關和納稅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十年間,在稅務部門的嚴格監管下,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在服務和助力營改增、個人所得稅改革等重大稅收改革中發揮了有效作用,有效提升了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和獲得感。

■組稿:本報記者 郝曉楠 通訊員 李憶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