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堅守正義繪畫卷 砥礪奮進正當時

——我市檢察工作綜述

2022-10-15 10:55:00 來源:河源日報

6cf62c5221ed05c6ffece0a89b085d7d_1015013_001_01_s.jpg

■7月5日,市檢察院舉行首屆河源市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

fb6543440c64f458af74157847b6440b_1015013_001_02_s.jpg

■市檢察院在河源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法治宣傳活動。

10c3ec35f96433e61edbb371c8583dee_1015013_001_03_s.jpg

■5月30日,市檢察院檢察官到河源市第二中學為該校200名女學生上防侵害法治課。

f7c2ada52385406912d4fdd3a17063bb_1015013_001_04_s.jpg

■4月22日,市檢察院與市河長辦、市林長辦共同簽訂《關于建立河湖長、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的實施方案》。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檢察機關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依法履行檢察職責,堅持檢察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與群眾所急所盼共振,各項檢察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我市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基層治理、傾情守護未成年人成長,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平安生活的新期盼;堅守主責主業,強化法律監督,持續做優刑事檢察、做強民事行政檢察、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努力使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持續推進檢務公開,深化公開內容,檢務公開工作不斷取得新發展和新進步……

砥礪奮進結碩果。市檢察院先后榮獲“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零酒駕示范單位”“全市‘平安單位’”等榮譽稱號。

■組稿: 本報記者 劉燁華

通訊員 賴勇生 肖玲玲

聚焦中心服務大局 助力高質量發展

當好社會治理的“穩定器”。近年來,我市檢察機關立足職能,辦理了一批大案要案,為社會和諧和民心安寧注入“穩定劑”,并在平安河源、法治河源建設中展現 “四大檢察”的新擔當和新作為;堅持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依法辦理了龔某恒等27人、彭某等19人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重大涉黑案件。辦理的李某軍等16人涉黑案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典型案例。

我市檢察機關始終持續聚焦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決維護民生民利,以更優的檢察履職服務保障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19年8月、2020年10月,市檢察院連續兩年舉行的檢察開放日都與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皥远ú灰浦С置駹I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依法懲治涉企犯罪的同時,主動適應民營經濟發展司法需求,堅持“為大局服務 為人民司法”工作理念,堅持依法打擊涉企刑事犯罪與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并重,依法整治侵害民營企業的各類違法犯罪,并主動加強與工商聯和民營企業的溝通聯系,進一步健全機制、協同發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檢察力量。

今年7月28日,河源市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管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聯席會議在市檢察院召開。市檢察院將著力強化檢察機關在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中的主導職責,在企業合規領域進一步落實公正司法要求,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和企業家守法合規經營,努力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綠色發展”直接關系著發展的質量和可持續性,是有利于子孫后代、千秋功業的大事,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我市檢察機關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加大預防和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各類犯罪力度,為我市實現“綠色發展”保駕護航。今年4月22日,市檢察院與市河長辦、市林長辦共同簽訂《關于建立河湖長、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的實施方案》。建立河湖長、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動服務保障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舉措。我市檢察機關以建立協作機制為契機,把服務保障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深入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緊密溝通協作,共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建設貢獻力量。

2017年到2021年底,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捕破壞生態環境犯罪 307件514人,起訴403件672人;監督偵查機關立案18件。加大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力度,共辦理該類案件244件,發出檢察建議143份,督促修復、治理被損毀污染的林地、耕地、水域31477畝,處理生活垃圾、固體廢物24554噸,挽回經濟損失1.4億余元。市檢察院還主動與深圳、韶關、梅州、惠州及江西贛州等地檢察機關建立公益訴訟協作機制,推動加強東江、新豐江、韓江流域生態環境區域保護。

踐行為民初心 護航民生幸福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我市檢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民生領域問題,加大執法司法保障力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法為盾,保護少年的你。市檢察院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派出辦案工作經驗豐富的檢察官到學校講授法治課,深入推進法治宣傳進校園活動。深化開展“預防關系未來——禁毒檢察課堂”活動,用法治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通過組織未成年人旁聽毒品案件公訴庭審接受現場教育和警示教育,禁毒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課堂,線上線下同步宣講等方式,積極拓展禁毒宣傳網上課堂、學校課堂和社區課堂,教育青少年學生珍愛生命、堅決抵制毒品,促進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今年5月30日,市檢察院袁威威檢察官以法治副校長的身份,為河源市第二中學200名女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防侵害法治課。此次防侵害法治課獲得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和歡迎。

我市檢察機關注重將教育感化挽救貫穿辦案始終,推行“代理家長”制度,推動建成5個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證救助中心,并同步落實多元化救助措施。市檢察院辦理的黃某侵害未成年人案獲評“廣東省十大刑事抗訴優秀案例”,辦理的周某輝救助案入選“全省檢察機關十大最溫暖人心的司法救助案件”。創新開展毒品案件公訴庭審課堂,獲評全省優秀普法項目、2018年度市“平安杯”社會治理創新大賽一等獎。

做好公益訴訟,守護公共利益。我市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紅色革命資源保護”“森林資源領域”等專項活動為契機,結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大力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市檢察院“加強公益訴訟助推公共衛生治理”項目榮獲2020年度市“平安杯”社會治理創新大賽一等獎。

2017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430件,立案36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25份,提起公益訴訟61件;努力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司法狀態,行政機關采納整改率達100%。今年6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貞琴率檢查組到我市開展《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執法檢查,高度肯定了我市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

為弱勢群體“撐腰”,傳遞司法溫度。全市檢察機關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依法嚴厲打擊涉農犯罪,加強對困難群體合法權益保護,對涉案扶貧對象和陷入生活困難的被害人或近親屬加大司法救助力度。

今年3月份,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國家鄉村振興局以“檢察機關與鄉村振興部門加強司法救助協作”為主題聯合發布10個典型案例。其中,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河源市人民檢察院、東源縣人民檢察院聯合辦理的張某英、羅某飛國家司法救助案入選。在此案中,我市檢察機關主動對接鄉村振興等部門,開展針對性綜合幫扶,羅某飛的鄉村茶園在得到全方位幫扶后轉型升級,帶動村民勤勞致富,被救助人的生活面貌煥然一新。今年初,紫金縣檢察院舉行全市首次集中式辦理司法救助案件和發放司法救助金活動,對5 戶30人因刑事案件遭受傷害、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集中發放司法救助金共計35.4萬元。

善于監督精準監督 守護公平正義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為新時代檢察工作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中央《意見》,堅守客觀公正立場,把法律監督貫穿司法辦案全過程,進一步彰顯社會公平正義。

今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深入踐行能動檢察,牢牢把握業務指標“風向標”作用,補短板、強弱項、樹品牌、促提升,推動案件質量持續向好。今年1-9月,案件質量指標排名全省第四。

堅持協作共贏,加強與法院、公安、司法行政及有關行政執法機關的溝通聯系。主動與沒有設檢察院的河源國家高新區、江東新區和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對接,開展“檢察護航民企發展”系列活動,建立服務“三區”的“檢察長和檢察官專人聯系機制”;在公安機關設立了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實現全覆蓋,每周二員額檢察官在公安局值班,登錄警綜系統,建立值班日志,對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進一步加強;健全少捕慎訴慎押配套機制,與公安、法院、司法聯簽《關于建立刑事案件賠償保證金提存工作機制的規定》;印發了《河源市檢察機關降低審前羈押率工作指引》,全市刑事案件訴前羈押率降至目前32.58%,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穩步上升至85.71%,市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我市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的專項報告。

近5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共監督立案94件、撤案24件,追加逮捕207人,追加起訴112人,追訴漏罪174人;依法審查刑罰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15246件,糾正違法和不當變更刑罰執行430人,監督糾正罪犯脫管漏管50人;依法辦理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218件、執行監督案件142件,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訴或提請抗訴32件;受理審查行政訴訟監督案件33件,辦理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157件。

強化改革創新驅動 打造過硬檢察隊伍

全市檢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扎實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檢察質效不斷提升。牢牢抓住司法責任制這個核心,制定完善檢察官權責清單,組建以員額檢察官為核心的新型辦案組織,實現“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近5年來,全市入額院領導帶頭辦理案件2717件。

全面完成人員分類管理、內設機構等改革任務,落實“捕訴一體”機制。加快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建設,完善落實檢察官業績考評制度,新型檢察權運行機制逐步健全,辦案質效進一步提升。全面落實“案-件比”為核心的案件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倒逼刑事檢察案件質量提升。

全市檢察機關以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為導向,堅持嚴管就是厚愛,不斷深化思想淬煉、實踐錘煉、專業訓練,著力鍛造“信念堅定、司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過硬檢察隊伍。

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大力踐行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檢察官職業道德。

今年,市檢察院制定落實《關于進一步激勵我市檢察干警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深入開展“全員閱讀·書香檢察”讀書學習交流、“踐行能動檢察·鑄就工匠精神”業務分享、“青春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黨日、“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演講比賽、首屆河源市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暨刑事檢察崗位練兵等活動37場次,隊伍干事創業熱情進一步激發。

據了解,近5年來,我市檢察機關共有168個集體和592名干警獲得市級以上表彰,其中有7個集體和50名干警獲得省級以上表彰,涌現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盧維科等一批忠于職守、司法為民的先進典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今后的檢察工作中,我市檢察干警將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不斷開創檢察工作新局面。

    數字報
    Top